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月2號,連雲港市四個縣區的15名醫療精英,前往湖北武漢進行援助。他們現在的情況如何?記者通過連線的方式進行了採訪。

  Q:你們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啊?

  A:東海縣人民醫院 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連雲港市醫療隊領隊 劉舒:今天(2月4日)是我們在武漢的第2天,我們省裡面的領隊一直在和醫院對接,我們所有的隊員,就留在酒店。今天全天給我們做了培訓,下午就對我們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培訓操作,然後一個一個過,進行穿脫防護服的考核。扎頭髮的話,一個是不太方便,另外一個,碎髮容易掉出來,他們要求所有的頭髮都必須要包在裡面。而且新型冠狀病毒喜歡在潮溼的地方,頭髮裡面都隱藏細菌。

  Q:所以頭髮都剪短了?都是要剪短頭髮嗎?

  A:東海縣人民醫院 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連雲港市醫療隊領隊 劉舒:沒有,自己願意,但是為了個人安全考慮,基本都剪了。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Q:武漢目前還需要什麼?到了之後做哪些工作?

  A:灌雲縣中醫院副主任護師 廖素香:現在目前知道的形勢還是挺嚴峻的,肯定是需要更多的人來支持武漢,包括物資這一塊也是緊缺的。我們現在已經到了武漢,戰鬥的信心滿滿的,我們要救治更多的病人。

  東海縣人民醫院 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連雲港市醫療隊領隊 劉舒:我跟省裡面的領隊對接完了之後,他給我的回覆是我們去的這家醫院是武漢的中法醫院,已經確定我們未來要工作的地點,也確定了是ICU的病房。武漢的ICU病房,那毫無疑問,收治的肯定是全武漢市最重、最危重的病人,我們在出發之前,省裡面的、省委的領導在動員會議上也一直跟我們這樣說的。我們進ICU病房了,如果說武漢是前線的話,那ICU病房就是火線。在業務方面呢,領隊跟我們說了,我們肯定是在三級甲等醫院的指導下來進行工作,然後他們給我們具體的工作安排。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Q:有沒有信心來打好這次的戰役?

  A:灌雲縣中醫院副主任護師 廖素香:這個肯定是的,我們既然報名,主動報名來的肯定是信心十足,肯定想最快的時間、最短的時間打贏這場戰役,是吧?

  Q:你們家裡的親屬,是不是對你們也是特別的擔心?你們對他們有哪些想說的?

  A:灌雲縣中醫院副主任護師 廖素香:想說的還是請他們放心吧,我們是經過規範培訓的,也是嚴格按照培訓的流程來的。我們也不敢大意,請我們的家鄉包括我們的親友一定要放心,我們的這個團隊,一個不落地帶回家。

  2月5日,記者連線在武漢戰鬥的

  東海4名醫護人員!

  “今天我是13點的班,但是11點我們就要集合出發,因為路程比較遠,另外換防護服的時間也比較長,馬上就要投入戰鬥了。”2月5日10時許,記者視頻連線相隔千里之外、正在支援湖北武漢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東海縣人民醫院ICU病房護士長劉舒,“不好意思,不能多聊了,我現在得抓緊吃點飯。”

  2月2日,通過層層選拔,來自縣人民醫院的劉舒、孫克豔、黃傑玉和縣中醫院的石瑩共4名護理人員響應省衛健委《關於組派危重患者救治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精神,於當日下午2時到達祿口機場集結,隨全省120名醫護人員乘坐包機飛往武漢,遠離家人、逆風前行,奔赴戰“疫”前線。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時間已過多天,她們在那裡吃住還好嗎?工作開展得怎麼樣?環境如何?……諸多問題,讓百萬東海人牽腸掛肚。為能進一步瞭解她們的生活和工作,融媒體中心記者連線了她們。

  “當天晚上近6點,我們才到武漢天河機場。中午忙著趕路,午飯都沒有吃,就吃了點飛機餐。”同行的縣人民醫院護士黃傑玉說,“因為帶的物資比較多,需要來回搬運。”

  隨著全省的120名醫護人員陸續抵達武漢,劉舒等4名人員被安排住進了當地的假日酒店內。“因此次執行的任務特殊,我們都住在單間,環境很好,飲食也不錯。”石瑩說,“吃過晚飯後,領隊都去開會了。”

  “當地非常重視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我們所有的行李都不能直接拿進房間,必須消毒完才可以。”石瑩說,“當天晚上忙到夜裡12點多才休息。”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醫護人員正在接受知識培訓

  “進入武漢後的所有早餐都是個人拎到自己房間吃的,不能相互串門。”劉舒說,“第二天10點,我們此次前來的所有人都要先接受國家衛健委安排的專門培訓,考核通過了才能進入病房。”此次江蘇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共120人,省衛健委醫政處的2名人員為領隊,其餘的118名醫護人員中,ICU醫生有18人,護士100人。

  “除了一些知識上的培訓,還有實操。”劉舒說,“全天都在培訓中,練習穿防護服。”為能儘快投入工作,我縣4名醫護人員不僅詳實記錄院感專家各種理論知識,還分別對著鏡子反覆練習穿防護服。

  “我們這批醫護人員要全部進入ICU病房,病房收治的是最重的患者,他們氣道都是打開的,隨時都會噴痰,我們也要隨時為他們吸痰。”談到即將面對的一線工作,劉舒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都是通過呼吸道傳播,風險非常大。所以我們穿防護必須要實操,光看是沒有用的。還必須要考核合格了,才能走上工作崗位。”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醫護人員正在進行實操訓練

  為儘快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國家將武漢同濟中法醫院作為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的定點醫院之一。“我們的工作地點就是這所醫院,思想上不敢有一絲的馬虎,脫防護服是最危險的步驟,稍有不慎就會被感染。”黃傑玉說。

  為確保萬無一失,孫克豔不得不剪去留了多年的長髮。“心疼是一定的,但是沒有辦法。剪掉長髮,是為了方便穿防護服,更好地保護自己。”就這樣,東海四姐妹每天練習穿防護服都達深夜10點多。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還好,我們東海4人都通過了實操考核,可以進入病房。”通過兩天的培訓後,劉舒等人被分到不同的小組內。“2月4日上午,我們江蘇團隊舉行了戰前動員大會,進行具體的工作安排。同時,還組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27歲的孫克豔作為第一批衝鋒隊員,下午1點集合進入武漢同濟中法醫院。3點醫院開始收治危重症患者。”石瑩說,“看著她出征打前戰,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反覆叮囑、反覆強調,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心裡也默默為她加油,也期待她為我們帶來前方的消息。”

  “從當天下午1點多到夜裡快一點,我才回到賓館。”孫克豔說,“進入病房就沒有喝一口水、沒有吃任何東西。長時間不進食,有點低血糖。”當記者想再多瞭解一些工作情況,孫克豔說,“太累了,想休息。”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這幾天工作安排都很忙,在同時間賽跑,不過請家鄉人放心,我們東海4名醫護人員的狀態都非常好,也很有信心。我們一定會在崗位上發揮專業所長,為病人提供專業知識,盡全力救治病人,不辱使命。”因要趕往醫院,手機不允許帶進病房,劉舒終止了連線,“我們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連線灌南援鄂醫療隊:“我們三個人不會給家鄉人民丟臉!”

  昨天中午,灌南縣援助武漢醫護工作人員樊金昌在百忙之中錄製的一個短視頻,在抖音上火了一把,播放量迅速突破了50萬。他在視頻中說:不管怎麼辛苦,他們都不會放棄的,不會給灌南人丟臉!一句話,感動了無數灌南網友,抖音評論也在短時間內達到了3000。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灌南援鄂醫護人員張春蘭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灌南援鄂醫護人員王媛媛

  “領導們放心,我們三個人一定努力把工作做好。在這裡我們代表的是整個灌南,我們不會給家鄉人民丟臉的。”這是灌南縣第一人民醫院援鄂ICU護士長張春蘭和其他兩位隨行的王媛媛、樊金昌2月2日晚上到達武漢後,發在護理部專用群裡的消息。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到達武漢後,張春蘭、王媛媛兩個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剪刀,互相剪去兩個人的長髮。剪掉長髮是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也是為了更迅速地穿脫隔離服,更好地投入戰“疫”。

一切安排妥當後,張春蘭撥通了老公的視頻電話,17個月大的二寶哭得撕心裂肺,哭著喊著要媽媽抱。張春蘭哽咽地說:“寶寶,媽媽這次是體驗坐飛機好不好玩,等下次帶你一起來坐,好不好……”7歲的大兒子強忍著眼淚說:“媽媽,加油,你是最棒的!”張春蘭心裡充滿了對兩個孩子的虧欠,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少得可憐。

  到達武漢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3日上午,張春蘭、王媛媛、樊金昌就一起和江蘇馳援武漢醫療隊其他隊員們進入了統一安排的崗前培訓,一天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培訓結束後因為有在重症科室工作的經歷,張春蘭、王媛媛、樊金昌三人被一同安排在了武漢同濟中發新城醫院重症監護室。張春蘭告訴記者,剛到武漢的時候大家都有些緊張,因為不知道武漢的具體情況。到了之後三個人不在同一個宿舍,不能隨意走動,只能各自在自己的房間。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按照排班順序,張春蘭、王媛媛和樊金昌三個人被安排在重症監護室的不同班次,自從2月4日正式上崗後,互相都沒有見過面,每天只能通過微信互相加油打氣:“加油,等回去了我們一起吃頓好吃的!”

  因為現在處於疫情高發期,張春蘭、王媛媛和樊金昌三人所在的醫療隊住的地方距離醫院很遠,每天上班9個小時加上乘車在路上的時間要花十幾個小時,只要能擠出一點時間,就想補點覺。張春蘭介紹說,醫療隊是按照部隊統一管理,上班時間不準帶手機,所有人都統一吃配送的盒飯。

  和張春蘭聊了十幾分鍾,實在不忍心再打擾她寶貴的休息時間:“你們的工作太辛苦了,趕緊休息一下吧!”

  “只要疫情早日過去,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先去領盒飯,吃完睡一會。”張春蘭發來這段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武漢前線,

  灌雲四名醫護人員視頻“見面”

  “莎莎,看你的樣子,鼻樑壓瘡了,抓緊處理一下啊”“對啊,趕緊護理一下,千萬不要讓它破了”“大家記得自己屋子的排風扇要確定開啟狀態。。。。。。”

  灌雲縣赴武漢前線抗疫的四位健康衛士廖素香、李豔、李莎莎、喬凌雲於2月5日凌晨一點,進入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ICU重症監護室戰鬥。他們被分在了四個組,不同班次,很少有重疊的休息時間。

  2月8日上午,好不容易四個人都在,有了一點空隙,但是為了相互的安全,特殊時期,只能採用特殊的見面方式,視頻連線總結三天來的工作,進行經驗交流,相互提醒,密切合作,共同抗疫。於是便有了開頭一幕。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四個人視頻連線總結工作,交流經驗

  每一天,我縣的健康衛士都需要全副武裝進入武漢同濟中法醫院重症監護室,蒙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中,與全武漢最危重的病人直接接觸,其中的危險是難以想象的。汗水浸透全身要忍耐,戴著厚厚的橡膠手套操作的不便我們也不得而知。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脫下防護服,手上深深的勒痕

  工作結束後,脫下防護服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脫一層噴一次消毒液,用75%酒精消毒鼻孔和耳道,每天用雙氧水漱口,脫下橡膠手套後手上深重的勒痕,鼻樑被護目鏡壓出瘡。。。。他們不叫苦更不叫累,每天都在用生命與病毒殊死搏鬥。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縣中醫院呼吸內科護師李莎莎被護目鏡壓出瘡。這樣的瘡口一旦破裂暴露在病毒環境中不可想象。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每天都要用雙氧水漱口

  和平年代

  正是有了他們

  這樣的健康衛士

  我們才能共享歲月靜好

  武漢加油!

  健康衛士加油!

  等你們早日歸來!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連線援鄂醫療隊|五層手套三層腳套,贛榆 “天使”剪斷長髮奮戰“疫”線!

  “這幾天很忙,始終在同時間賽跑,但我們一切都很好,也請家鄉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會平安歸來!”

  2月6日晚20時,記者連線贛榆區人民醫院派往武漢參與醫療救治工作的護士汪潔,她告訴記者,她們正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救援工作,江蘇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全體隊員都被安排到這家醫院的危重症監護室。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月2日從贛榆出發

  2月2日下午16時45分,汪潔與贛榆首批援鄂醫療隊的其他三名隊員詹麗麗、王迎東、徐林楠從南京起飛,經過兩個多小時,於當晚18時25分抵達武漢機場,再經過1個多小時的奔波,平安抵達武漢晴川假日酒店。2月3日上午,來不及休息的四人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培訓中。“經過國家衛健委專業培訓後,這也讓我們感受疫情救援一線的緊急。”,汪潔等4人被分到同一個科室內。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月2日從贛榆出發

  在2月4日上午舉行的江蘇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戰前動員大會上,汪潔與隊友們感到心潮澎湃,也更感責任的重大,這次馳援武漢,註定是一場‘硬仗’,對每個前來的醫護人員來說都是一場嚴峻考驗,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場硬仗。”

  “2月4日,是我上的第一個班。因為是危重症監護室,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那個監護室也是以前病房改裝的。第一天,開科收治患者,我們沒有數過一共接診了多少名患者,只知道接患者、做治療、抽血化驗、搶救……整個人好像是不知疲倦一樣,不停地工作。”汪潔告訴記者,護士4小時一班次,醫生6小時一班次,因為患者特別多,所以每一位醫護人員思想上不敢有一絲的馬虎,都必須穿得嚴嚴實實的。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穿脫防護服是最繁瑣,一次就需要一個多小時。”記者瞭解,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是每一位援鄂醫療隊員正常開展工作的首要保證。五層手套、三層腳套、一個護目鏡、一個面屏,一個都不能少。護目鏡如果有縫隙還得用紗布遮住。這樣全副武裝進入危重症監護室一個小時後,面屏上都是霧水,稍有不慎就會被感染。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穿著這一身“裝備”,汪潔和很多同事一樣,三個小時就感覺頭暈、胸悶,臉上更是被防護用品勒出深深的痕跡,雙手皮膚在消毒水和密閉的防護手套裡變得發白褶皺,長時間在面罩與厚重防護服的包裹下,她們的臉上出現了這些“天使的印記”,為確保萬無一失,汪潔和許多隊友甚至還剪去了留有多年的長髮。

  “心疼是一定的,但是沒有辦法。剪掉長髮,是為了方便穿防護服,更好地保護自己。”雖然不漂亮,但她們卻坦然接受,沒有一個人抱怨。因為,一想到許多急需救治的患者,自己所有的犧牲都算不了什麼,肩頭沉甸甸的職責和醫務人員的初心讓她們義無反顧的戰鬥在最危險的一線。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汪潔有一個剛滿2歲的女兒,在奔赴前線的日子裡,她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忙碌著,把對於女兒、丈夫的惦念轉化為無形的動力。“女兒需要我,但這裡更需要我。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就是我的責任。”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我們的狀態都非常好,也很有信心,一定會在崗位上發揮專業所長,為病人提供專業知識,盡全力救治病人,不辱使命。”這是所有贛榆援鄂醫療隊隊員的心聲。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加油吧

  最可愛的“天使”們

  贛榆的家鄉父老

  為你們守好後方

  等待你們凱旋

  傳紅旗精神

  巾幗志願者暖心助力 致敬白衣天使

  連雲港市婦聯在非常時期廣泛動員全市各級巾幗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要積極行動起來,力所能及,在投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展現港城巾幗的奉獻精神,為守護港城貢獻巾幗力量。港城巾幗志願者們說:“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要關頭,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們,我們也要以實際行動向奮戰在一線的她們表達崇高的敬意,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_

  △市婦聯今天也為這14位市三八紅旗手家庭分別寄去了省婦聯和省兒基會的“暖心包”等。

  連雲區西園社區巾幗志願者楊春英老師用一把小剪刀,歷時三天兩夜,創作出《白衣天使辛苦了》、《人民衛士》、《武漢加油》、《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等抗擊疫情題材的剪紙作品。她的作品《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傳遞出千千萬萬人一條心,像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的團結奮鬥精神,表達對參與抗“疫”人員的感激敬仰之情,激勵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以剪紙的形式為抗擊疫情貢獻巾幗力量!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首批援湖北戰疫的她們,榮獲“連雲港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連雲港市啟國巾幗志願者們暖心助力抗疫天使,她們承諾,發揚巾幗志願精神,志願為援鄂抗擊新冠肺炎女醫護人員的子女免費提供一年舞蹈藝術培訓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