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人面獸心,彷彿是一種人性與獸性的特殊共存。如同某種精神分裂,有時表現出來的是人性,有時則是獸性佔據上風。''

01. 人自身的''人性''與''獸性''

今天的人性與獸性有一個人人都可以輕易辨別的方式:你敢吃蝙蝠嗎?你敢吃那種深藏不露,面目駭人,看一眼圖片就起雞皮疙瘩的動物嗎?

但有的人是真敢吃。蝙蝠,穿山甲,黃鼠狼等等,這些人吃野生動物已經完全脫離了果腹的需要,他們是純粹的惡劣和貪婪。這種捕獵和殺戮,不同於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問題,而是純粹用屠戮來滿足慾望。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張野味菜單令人瞠目結舌


當那些可怕的讓人無法自拔的虛榮與貪婪,像病毒一樣侵佔思維的領土,人們就不會再有關於''我吃蝙蝠是否正確?''之類的考慮。他們只會像頭動物一樣咆哮,囫圇嚥下一切可以證明自己強大的生靈。他們用這種輕易毀滅其他生靈的方式,驗證自己假想中卓爾不群的江湖地位,就像武俠小說裡一個走火入魔的殺人魔頭,會為了一再確認自己的力量而瘋狂殺戮一樣。

從人變成獸,有時候就是有一個作惡的念頭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人內心也沒有絕對的''人''和''獸'',有的只是它們所佔不同的百分比。

假設,小紅的人性是90%,獸性是10%,那小綠就有可能是人性50%,獸性50%。而通常來說,巨大的快感、征服欲、虛榮和享樂所暗示的,都是人性中獸性的一部分。其實這些成分人人內心都有,只是每個人剋制它們的方法和結果不一而足,於是獸性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有了不同的體現。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性是人心裡溫和的一面,而獸性則代表了暴戾,並且溫和與暴戾都是人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的一生中有非常漫長的戰爭都是自我戰爭--對抗自身的獸性。

這就意味著,假如生活是一場武學修煉,我們就要修煉得越來越像一個人,而不是剛好相反。

02. 抵抗''獸性''的種種困難

但事與願違,武學修煉總是充滿了艱難險阻,第一重困難就是危險的獸性善於偽裝。

當人性的諄諄善誘的蠱惑我們,去做販賣野生動物這件明明不正當卻獲利頗豐的事有多麼划算和刺激時,獸性就偽裝成了獵奇和虛榮。

突然間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就被美化了:''反正我只是想嘗試點新鮮的而已,反正別人也有那麼幹的,這沒什麼。''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區


貪婪暴虐的獸性,就是這樣在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苗頭的點撥下,慢慢演變為烈火燎原。其實不僅是販賣野生動物,所有那些被呈現在觀眾眼前遭到唾罵的的''禽獸'',都是這樣一步步,一顆顆把美麗的毒蘑菇吃下去,壯大自身獸性的人。

沒想到吧,十惡不赦的混蛋也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但面對罪無可赦的人,我並不想給他們辯白的機會,因為他們極大概率會這樣解釋:''那個某某也是這樣,是某某叫我這麼幹的。''

這就是人性修煉的第二個大型困難:獸性的爆發,往往是因為有一個適合它成長的環境。

說來說去,''環境''還是由''人''造成的,只不過是另一部分的人影響了潮流的走向。

有人牽線帶頭,有人瞞天過海,有人心安理得,有人順水推舟。很多事情就這樣一步步由人與人組成的煉獄,排列組合成了一個真正的魔窟。

就算如此,還有人伸出一隻腳試探,想嚐嚐這裡面的滋味兒到底值不值得他拿命來換。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閉之前居然有人還公然販賣野生動物


此為人類本性之一:慾壑難填。

03. ''人性''的堅強復活

人身上的''人性''與''獸性''在每一個人的一生裡往往都是並駕齊驅,很難說誰一輩子都能讓某一方獨佔鰲頭,我們也無數次在大大小小的矛盾中不斷重溫二者的交鋒。但痛苦的一種是,當獸性長久的接管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甚至已經融入進了一個乾脆由''獸性''操縱的群體中時,我們卻突然幡然醒悟,一切都是錯的。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恩格斯:人類征服自然的每一次勝利,都遭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我們在獸性的控制下醒來,驚訝的發現自己活在了現世的彼端。內心的愧疚,自我的厭惡,環境的侵害乃至尚在掙扎的良知,無一不是瞄準我們的利器。

此時此刻,任誰都知道不能繼續泯滅人性與良知,任由獸性領導我們的生活。但一步步走出獸性怪圈的過程,一層層蛻皮的過程,無異於重新塑造一個人格。

這種將自身一切推倒重來,爬出魔窟重回人間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復活''。

''魔窟''在人間,''魔窟''並不遙遠,但敢於''復活''的究竟是少數。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復活》,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世界文學名著,多次被中國教育部列為中學生推薦讀物


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復活》就非常精確和完整的闡述了一個''人性復活''的經歷。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主人公自我救贖和冷眼閱世的複雜心理,以及對托爾斯泰借主人公之口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批判,都從多個層面表現了人身上人性與獸性的博弈。

《復活》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介於時代背景對社會各階層的揭露,更重要的是以文本形式開啟了人性回溯的反思。

結語

今時今日我再向大家推薦這本經典文學,除了其中蘊含的值得推敲的思想以外,更多的也是想提醒大家:我們應該管好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貪慾,管住人性的弱點,設置好人類的邊界。

不要被短暫的安樂迷惑,不要隨意觸發大自然潘多拉魔盒,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深思武漢肺炎源頭:我們與自身獸性的角逐對抗,從沒有完成過

希望經過這次疫情,人類能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