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讀軍校有錯嗎?

我們那些失去的青春


首先必須說明的一點就是送孩子去讀軍校本身並沒有什麼對或者錯。

因為這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判斷的。

從就業方面以及在學期間的福利待遇各個層面來看,軍校對於絕大部分今年學子來說可以說,算得上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當然不是最好的。


因為最好的得根據自己個人的長遠發展,長遠職業規劃來進行確定。 剛剛所說的就是單從就業率和在學期間的福利,這兩個層面來看,目前很少有,像讀軍校這麼高的待遇了。

當然前提是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缺乏這種毅力,也缺乏這種堅定的意志,所以很多年輕人恐怕不太適合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去選擇軍校。


尤其是選擇一些自己非常不感興趣的專業,那接下來幾年可能會過得非常痛苦,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要是從小沒有這種參軍報國的遠大理想的話,恐怕很難適應軍校的那種軍事化的生活節奏。

所以總的來說判斷,給孩子讀軍校好還是不好,最根本的還是得根據孩子的興趣,這樣子在高考填志願,或者是選擇專業的時候才能夠有所把握,也不至於讓孩子選擇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專業,為了導致他在大學期間變得頹廢。


其實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甚至可能比自己的孩子更加著急,反而自己的孩子對於自己未來專業的興趣,或者是對於未來職業的這種發展規劃並沒有非常明確的傾向。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會變得非常主動,而且在對於高考專業的選擇以及高考填志願的這個程序上面的把握,也是比孩子更加操心。


交大升學小博士


作為一軍校學生的家長感覺娃娃讀軍校沒錯。我兒是今年高中畢業參加高考的,高考成績上一所不錯的211是沒問題的,但從兩個方面考慮我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讓他讀了軍校,一是讀書期間家長經濟壓力大大減輕,二是現在大學生這麼多,畢業既失業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讀軍校就沒這種情況,特別是第二個原因,所以我們全家都支持娃娃上軍校,雖然兒子開始還是有點不情願,擔心軍校不自由,所幸經過這三個月的鍛鍊現在已基本適應了軍校生活。


用戶5724739268397


我兒子現在高二,2020年夏天就要考軍校,他現在讀的是海軍航空實驗班,就是培養戰鬥機飛行員苗子的班,有次他老師問他最喜歡幹啥,他說當個律師或者醫生,那為啥還在航空實驗班,他說多個出路,其實我的看法是有國才有家,所以如果孩子有能力考軍校,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人告訴我,艦載機飛行員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但是我的看法是啥工作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所以我支持孩子讀軍校,至於二次就業,說不準也是人生的另外一個機會!我看問題好像是偏暖了點吧


江南雨濛濛


我也一直強烈要求孩子考軍校,可現在的孩子想法跟我們那時候完全不一樣,說上軍校以後出不了國,創不了業,還很辛苦,我現在也想通了,除非孩子願意,不想去就不必強求,孩子以後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家長只能建議,而不要為他們做決定,要不原會適得其反,現在上軍校不比我們那個年代,從農村出來的誰考上軍校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前途一片光明,現在孩子擇業面廣,思想活跌,想法很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會去幹好,各行各行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何況現在軍隊是年輕的時候想走不讓走,年紀大了不想走不得不走,決大部分四十歲前面臨二次擇業,總至一條,尊重孩子初心,人生才不會後悔,家長也不會被怨。


jiangli夜雨


我兒子今年軍校大四了 等著分配去哪 說真的 我腸子悔青了 真不該逼著他去讀軍校 還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樣才不會後悔


守望者124679228


提前聲明:媒體上不適合交流這些話題。
既然能考上
軍校,肯定是品學兼優、體能智商過硬的高中學子,他們將人生志向選擇走進軍營、報效祖國、獻身國防,值得弘揚點贊,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既然能考上軍校,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成績,肯定也能考上“985”、“211”的好一本大學,其父母的心理落差就在這裡。

看問題要雙向思考,要從負面思考,考進好一本大學的,並不一定都能如願找到好工作,也有所學專業不對口的、與社會就業需求不適時的,難免四處碰壁,只能將就應付發展的,他們能發展的好嗎?還有人離職尋求個人發展的,如此大千世界,競爭激烈,沒個人脈關照或無資金墊底,人生就是滄海一慄,會被波浪而湮沒。

人的眼光都朝前看,在社會上發展,看準的是誰當了老總、誰又當了董事長,畢競這是少之又少的精英人才,概率很小。有的是今年發財,明年倒閉,最後窮困潦倒的大有人在。在軍營裡,軍校生國家包分配,起步就是正排級,月工資都6千以上,吃穿供給制,只要各項素質好,政治品德優秀,也能向師長、軍長、集團軍首長的職位上邁進。

人生就是“菜子命”,不論播種在哪隻要願意紮根,迎風傲雨,都能綻放花蕾,芬芳一路。

世間有勸人言語:有人騎馬有人騎驢,看看還有不如更不如,仔細分析人間百態:是強者在上弱者在下、不好不差在中間的階梯式組合,更是貧者勞動、富者享受的一種真實生活寫照。


文都楊稼


我上了四年軍校,感到上軍校沒有對錯之分,對於絕大多數青年學生而言,這是個不錯的選擇,能省去一大筆學費開支,工作分配不用愁,還能培養自身堅韌、剛強、吃苦耐勞、紀律觀念等優良品質。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青年學生適合上軍校。上軍校之前,父母要問孩子幾個問題:

你打心底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了嗎?軍校嚴明的紀律你能適應嗎?軍人職業代表著奉獻,要失去一些東西,你能接受嗎?軍人職業化之前,意味著以後面臨二次就業問題,你能適應角色的轉變嗎?


沒有軍隊經歷的人,回答這些問題可能十分理想化,沒有任何疑惑。但當你真正地瞭解軍隊生活、瞭解軍人職業以後,回答這些問題就會更加慎重。因此,做出選擇前,父母要讓孩子深入地瞭解軍人這個職業,之後,再來回答上面的幾個問題。

舉個反面的例子:

我以前在基層工作的時候,有個軍校剛剛畢業的新排長,到了基層後,對軍隊極不適應。整天鬧情緒,不參加工作,要求轉業。

後來,我找他談心,四年軍校都適應過來了,為什麼到了部隊就打退堂鼓?

他講,他在軍校的時候每天上上課,泡泡圖書館,體能訓練量也不大。可到了部隊就不一樣了,不但要把身後的二十幾個兵帶好,不能出問題,自己還要同樣參加各種專業科目、體能訓練,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基層還要養豬、種菜、站崗,自己沒有一點自由時間。更令他不解的是排長出營門都要寫請假條。

總之一條,他不想在部隊幹,無論單位怎麼處理他都能接受。

後來,各級領導反覆做他思想工作,都行不通。

無耐之下,單位做出了處理決定:給予他行政警告處分,責令他退還四年的軍校培養費,安排人員遣送回原籍,按戰士退伍處理(注意是戰士退伍而不是他要求的幹部轉業)

從當初的光榮入伍,到最後的落魄回鄉,不能不說他不僅浪費了四五年的大好時光,還讓父母顏面掃地。

據說,他回到地方以後自謀職業,乾的也不怎麼樣。

他也成了後來我們部隊新排長畢業培訓一個鮮活的反面典型。

所以說,如果孩子也是像上面的這位一樣極端,我奉勸還是放棄考軍校的想法,上個地方高校,找一份地方工作為好。


半知舍


觀察社會、熱愛教育,我是河北高考志願規劃劉老師。

高考填報志願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要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他應該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

在個別“口口聲聲對孩子負責”的家長眼裡,他總是把他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或者抱負,寄託在孩子身上,根本不顧及孩子自己的真實想法。孩子就讀後,發現不適應,委屈、抱怨也就不足為怪了。

題主的問題,關鍵點是孩子主動想報軍校,為國效力呢?還是父母強加給孩子報考的軍校呢?二種做法,高下立判!!

關於軍校適合什麼樣的孩子就讀,大家可以搜頭條號“劉老師淡定話志願”,我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滿意不要忘了關注、點贊和轉發呦~



劉老師淡定話志願


不管是從國家大局講奉獻,還是從個人利益得實惠方面,你送孩子上軍校都沒錯。因為部隊是個大熔爐、大學校,進去後可以讓孩子身心得到鍛鍊,心智會變的成熟,身體會變的強壯,再一個就是進入軍校讀書,就相當於入伍,免去學費,學員拿津貼,畢業後就是軍官,可以拿工資,就等於是直接就業了。

軍校是所有基層戰士夢寐以求的地方,是部隊指揮軍官的搖籃。軍校畢業就是軍官,就要到連隊帶兵,如果能力素質跟不上,怎麼能管理連隊戰士。要求戰士做到的,幹部必須要做到,所以軍校管理肯定很嚴格,是執行條令條例最嚴的地方。你的孩子剛入校,肯定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平時打電話聯繫的時候,要多鼓勵。學員的政治思想工作也是教學的一部分,會有教員幫助提高的,這個不用擔心。熬過了軍校生活,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發生轉變,到時會理解和感謝父母的苦心。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現在不是很流行這名話嗎,我想也非常適用激勵你孩子現在的狀態,奮鬥的青春更精彩!


方果的視界


送孩子上軍校本身沒有什麼對錯,只是可能孩子還沒有完全地適應和轉變,這需要一個過程,不用過於著急。

1.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主要是孩子也好、家長也好,一個是對軍校裡面期望得比較高,這個也與我們一些影視劇有關係,有些甚至是脫離生活的;另一個是軍校裡面管理是比較嚴格的,訓練也比較嚴格,有一些孩子在這方面比較弱的,可能會感到不適應。

2.比如有的孩子以前在高中成績很突出,家長和老師都很重視,但是到了軍校,成績只是一方面,軍事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跑五公里的時候大家都能合格,就你跑到最後,難免上心理上會出現不適應,有挫折感。

3.還有就是孩子對以後的任職、以後的分配感覺有太多的迷茫感,覺得自己以後的生活不歸自己做主,想去哪兒還不一定,特別對於指揮類以後還要帶兵,這對於偏內向的孩子來說想一想都覺得是一件難事,甚至想逃避、想逃離。

4.但是我深深地有一種感受,就是當人痛苦的時候,往往可能是進步最大的時候,能夠激發你內心當中的一些潛力,需要的你就是穩下心態,好好面對,堅持不懈,我們當年也有個兄弟大一、大二兩年五公里都不合格,但是到了大三就合格了,1次、10次不行,那麼100次還不行麼?

5.作為家長,還是要多鼓勵孩子,但是更多地還是孩子個人要走出來,很多時候別人也幫不了他多少,唯有靠自己,走出心理的困境,才能得到改變!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