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立學校,校長以下級別的領導有什麼好處?

一飛沖天下


有機會往上走。

在公立學校,論資排輩是晉升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然天子卓越、能力突出的人除外,空降的除外。普通人,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先是個小領導,才有機會晉升大領導,最後登上校長的寶座。成為領導層可以說是往上走的敲門磚和機會。

老話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樣也不要因為官小就瞧不上。再小它也是一個階層,領導層和一線從業人員之間隔的就像是六十分及格線,六十分和五十九分,雖然只差一分,但人卻被劃分成兩個教學面,一個及格,一個不及格。

領導不在大小,而在於有沒有機會做領導,如果有機會,千萬要抓住,雖然事多了一些,但機遇也增加了很多。

優先評優評先,晉升職稱。

評優評先是每個老師都惦記的事情,若是不僅代的有課還有其他行政職位,那麼更容易得到評優評先的機會,為晉升職稱做準備。

做老師或者做過老師的都知道晉升職稱是有名額限制的。有的學校可能連續幾年都沒有一個名額,等到有名額了,卻只有一兩個,而等著晉升的人卻一堆。對於一線普通的老師來說,若是教學成績再不給力,真的是完全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本來就僧多肉少競爭激烈,自己還能力不夠,怎麼可能會有晉升機會。若是打算拼工齡,就看看自己的前輩,你會發現有的到退休都只是箇中級,甚至有的到退休才晉升為中級。這還是在沒有暗箱操作的前提下,若是再有不正之風乾擾,估計就更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如果做了領導就不一樣了,會被優先考慮,哪怕是芝麻綠豆的小官,也比普通的老師有優勢。

優先選課,甚至可以挑選上課時間。

不同的科目,因為教學任務不一樣,教學時長也不盡相同,若是成了領導,有更大的選課範圍,比如選擇教學任務相對較輕,教學時長較短的副科。這樣自己有更多的空閒的時間去研究新的教學技能和方法,發學術論文,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我專業水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另外還可以選擇上課的時間,例如如果不喜歡早起,就可以把自己的課調到上午後兩節或者下午、晚上等。總之有點小權利,自己的時間就會相對的自由,更容易把碎片化的時間調整成整塊的時間,增加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

更多機會參加培訓,提升專業技能,接觸新型教學方法。

每年學校都會安排老師外出培訓,不過名額都有限制,越是好的培訓,名額越少。如果能優先被派出學習,就比其他同事更早的接觸教學新技能和了解教育新動向。回到學校之後,通過把自己學習到知識再講給沒有參加培訓的老師聽,不僅能加深自己的理解,還能在同事之間建立威信。

鑑於自己是第一個吃到麵包的人,更容易在教學中領先別人一步,獲得優異的教學業績。有拿的出手的教學成績,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絕對有益無害。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先別人一步知道剛出爐的專業技能,就等於佔盡了先機,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就像習慣於成功的人,更容易成功。

高層次的人可以看見低層次的風景,但是低層次的人看不到高層次的風景。不站在那個位置上,真還無法體會那個位置帶來的好處和麻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位置越高,看美景的優勢就越大,麻煩也越多。


職場飯


遵紀守法,上傳下達,執行力強,團結同事就會有好處!

切忌拉幫結派,營私舞蔽,投機鑽營!


吳心見


肯定有很多好處。看得見的有:少帶課,多拿錢,評職稱容易,經常出去開會學習,有上升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