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已有40餘個國家的航空當局對我採取的防控措施表示讚賞和支持

航安辦、國際司、飛標司、運輸司主要負責人就2020年1月民航安全發展運行情況、加強國際民航合作、民航相關防疫措施、民航退票政策等進行介紹和解讀,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以下為文字實錄:

民航局:已有40餘個國家的航空當局對我採取的防控措施表示讚賞和支持

梁楠: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民航局在國際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空運輸遇到嚴重挑戰。不少中外航空公司基於市場商業原因被迫削減航班。對此,我們充分理解,並積極處理相關航班的調整。同時,民航局迅速組織、審批包機解決由此產生的雙向旅客滯留問題。需要強調的是,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新冠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世界衛生組織不贊成甚至反對限制國際旅行和貿易。儘管如此,仍有一些國家採取了過度反應措施,例如要求暫停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或是採取了入境管制措施。這些政府行政指令和限制措施對全球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造成了負面影響,給有國際旅行需求的旅客帶來極大的不便,這其中既包括大量中國公民滯留海外,也包括大量外國公民難以回國。

  鑑此,民航局及時主動向國際民航組織通報中國政府以及中國民航對國際航班採取的防疫措施,並加強與通航國家的民航當局溝通協調,促請各國能夠按照相關國際組織的建議,謹慎考慮採取限制措施,特別是不應通過政府行政指令的方式要求航空公司停航,盡最大可能減少疫情對國際航空運輸帶來的消極影響。

  我們注意到,1月30日、2月4日,國際民航組織連續發出公告和新聞,敦促各締約國政府應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不採取限制國際旅行和貿易的措施,不強制實施與《國際衛生條例》不符的限制措施,避免導致對國際航空運輸不必要的消極影響。此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亞太航空運輸協會等航空公司行業組織稱讚中方應對疫情措施,呼籲各國政府不要過度反應。

  截至昨天,已有40餘個國家的航空當局予以積極回覆,對我採取的防控措施表示讚賞和支持。其中,埃塞俄比亞承諾不停航;柬埔寨表示願在關鍵時刻與中國人民一道共克時艱,不會通過行政手段禁止或削減航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丹麥、瑞典、挪威等國家明確,未通過行政命令對航空業務進行限制,並將進行持續評估;美國運輸部已批准國航北京-洛杉磯-舊金山與北京-紐約-華盛頓兩條串飛航線,滿足特殊時期提高中美航班通達效率的短期需求;俄羅斯表示,根據俄羅斯機場的衛生檢疫能力,保留雙方北京、上海、廣州與莫斯科的直達航線,確保不斷航;阿聯酋承諾保留北京航點;曾經暫停的巴基斯坦航線也於2月3日由南航恢復烏魯木齊與伊斯蘭堡兩點間的運營。多數國家表示,

目前的限制措施是臨時性的,疫情一有好轉,將積極考慮恢復航線航班。目前,中外航空公司繼續運營我國與46個國家之間的710條國際航線,每週客貨航班總班次為2610班,連接六大洲的120個城市。

  藉此機會,我們對民航業國際組織秉持公正立場,在特殊時期維護全球航空運輸系統正常運營,特別是支持中國國際航線穩定運營所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和感謝。向給予中國民航理解和支持的各國航空當局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