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導語:適度接收疫情信息之餘,該看劇看劇,該追星追星。


作者 | 沈丹陽

2020年剛開始,電影行業就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撤檔潮”,先是集體退出春節檔,現在又面臨著情人節撤檔:由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等人主演的電影《蕎麥瘋長》、李現與顧璇等人主演的《抵達之謎》、還有《喬喬的異想世界》《海獸之子》等紛紛宣佈暫停上映。據業內人士預測,其餘的情人節檔電影多半也會退出。


與電影行業同病相憐的,還有綜藝檔。

僅大年初一至初六幾天時間,綜藝的全網有效播放量便同比下跌了26.62%。受疫情影響,各劇組紛紛停工,錄製中與剛結束錄製的綜藝節目均被擱置。僅湖南臺而言,延續了20多年的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被停播,已播出的《我家那閨女2》《歌手·當打之年》《聲臨其境3》等,也都轉為錄播,沒有了現場觀眾的參與,互動效果與現場氛圍都大打折扣。

持續了很久的影視寒冬,因為疫情變得更加冰天雪地。

然而,一直只是個“弟弟”的國產劇集行業,卻在這期間悄悄崛起了。據云合數據統計,1月25日至1月30日,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量上漲了11.71%。

“宅在家裡只能看劇”、“各大衛視與平臺庫存量豐富,暫未收到疫情影響”,這似乎是劇集行業表現不俗的原因。

然而,拋開種種外界因素,春節檔的國產劇究竟咋樣?劇集的內容質量配得上它的播放量嗎?

在貓眼研究院公佈的最新劇集熱度周榜中,古裝劇與現代劇各佔半壁江山,勢均力敵。熱度前五的劇集中,《大主宰》《三生三世枕上書》《錦衣之下》佔據三席,但現代劇《愛情公寓5》《下一站是幸福》卻位列前三,後者更是高居榜首,其男女主角宋威龍、宋茜更是奪取了該周微博霸榜藝人的前兩名,累計在榜時長分別為198小時與165小時。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貓眼研究所

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春節檔的國劇有個共同的特點:喜劇當道,甜寵霸屏。

“姐弟戀+顏值偶像”是《下一站是幸福》剛上線時觀眾給它的標籤。輕鬆、生活化的劇情與快節奏、高糖度的愛情故事,很容易地為這部劇圈了一波粉。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有網友大呼男女主感情線進行的太快了,戀愛劇中的四要素“遇見、表白、接吻、滾床單”,在這部劇的前四集被全部完成,秒殺韓劇的“八集定律”。

更難得是,如此“瑪麗蘇”的情節並沒有被罵無腦,相反地,聚焦大齡剩女面臨的職場與生活壓力、真實細膩的拍攝畫面、男女主還算自然的演技等因素為《下一站是幸福》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如果說《下一站是幸福》超出眾人預期,成為收視黑馬,那《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熱播便是眾望所歸了。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青丘帝姬白鳳九與東華帝君之間,又甜又虐的愛情故事,早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時,便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於1月22日開播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仍由迪麗熱巴與高偉光主演,上演鳳九與帝君之間跨越了兩千年的三生緣。

據貓眼數據統計,該劇開播17日中7次登頂“貓眼熱度榜”,9次奪取日播放量冠軍。近日,觀眾期待已久的白淺夜華大婚劇情終於上演了,“楊冪客串”、“白淺大婚造型”等話題也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

與前兩部小甜劇相比,《錦衣之下》既沒有強大的卡司陣容,原著也算不上是超級大IP。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其播出歷程更是一波三折,早在2018年1月便已完成拍攝,卻在劇集行業步入影視寒冬後屢屢被延期,成了名副其實的“積壓作品”。好在一經播出後,《錦衣之下》憑藉譚松韻與任嘉倫濃濃的cp感和懸疑破案的劇情,硬是在同期多部愛情劇中衝出重圍,取得了不錯的反響,被觀眾稱為“明朝公務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疫情之下,人們每日都處於負面信息爆炸的環境中,加之延長的春節假期與居家減少出行的號召,使得觀眾們更傾向於觀看輕鬆簡單、易上頭、且甜度高的劇集。

回顧17年前的非典時期,愛情劇同樣是當年國民的“精神安慰劑”。

2003年3月20日,《金粉世家》在CCTV8黃金檔首播,陳坤扮演的金燕西高度還原了張恨水筆下北洋軍閥時期封建大家族的公子哥形象,其與董潔扮演的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戀愛、結婚、反目到離異的故事,刻畫出一部豪門貴族的興衰史。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大製作的背後,是香港設計師陳嘉怡,為劇中角色打造的花費上百萬的服飾與妝容,那時的董潔氣質出塵,劉亦菲高雅明麗。為打造唯美的愛情場景,劇組高價租賃了一塊種滿向日葵的土地,金燕西在花海中表白冷清秋的場景,配上經典的《暗香》,這一幕牢牢地定格在了觀眾的心中,經久不衰。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也是這一年,朱德庸代表作《澀女郎》改編的《粉紅女郎》在各大衛視播出。“結婚狂”“男人婆”“萬人迷”“天真妹”四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單身女性,以各自的故事演繹了當代男女間的友情觀、戀愛觀,與婚姻家庭觀。這部劇也因選角的成功、題材的新穎、加之劉若英、陳好、薛佳凝、張延等人純屬的演技,成為了很多人青春的回憶。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除了愛情劇之外,“咆哮帝”馬景濤與大眼睛寧靜合作的《孝莊秘史》、李亞鵬版的《射鵰英雄傳》、馬伊琍版的《還珠格格》,與鄧超主演的《少年天子》讓2003年的古裝劇市場百花齊放。現代劇中,孫儷和佟大為主演的《玉觀音》、林心如和陸毅主演的《男才女貌》也都掀起了一陣收視熱潮。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劉亦菲版的《天龍八部》、蘇有朋版的《倚天屠龍記》、鍾漢良版的《四大名捕》、以及張庭和徐崢主演的《穿越時空的愛戀》,有太多優秀的國劇在這一年與觀眾見面。劇集數量之多、題材之廣、內容質量之高,讓2003年的國劇實現了飛躍式的成長。

而17年後的春節檔,熱度有餘,質量一般。

雖然春節檔期間的幾部愛情輕喜劇均取得了不錯的播放成績,但整體來看並沒有哪一部真正“出圈”到成為國民劇。“劇情邏輯不縝密”、“節奏略顯拖沓”、“特效技能太假”、“畫面欠缺精緻感”等,仍是小甜劇普遍存在的問題。

疫情太苦了,乾了這碗“小甜劇”

圖源:豆瓣

除了刷屏的愛情輕喜劇外,玄幻古裝劇《大主宰》、民國劇《熱血同行》、戰爭劇《新世界》、胡一天版的《絕代雙驕》均順利開播。這幾部劇並未濺起很大的水花,口碑也是兩極分化,值得一提的是各位小鮮肉在各自作品中堪稱“整容般的演技”,也算滿足了各家粉絲對偶像的期待之心。

同去年同期口碑與熱度雙豐收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相比,缺乏頭部優質作品是今年春節檔劇集行業的另一大遺憾。

探究其原因,2018年中旬就開始的影視寒冬勸退了很多大製作劇組,雖然前幾年積壓的劇集庫存不少,但佳作極為匱乏。此外,“愛優騰”等視頻平臺在春節檔劇集上多采用了“獨播”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大範圍傳播。衛視劇中,表現優異的仍是往年的精品長尾劇《父母愛情》、《我的前半生》、《雞毛飛上天》等。符合當下疫情背景的醫療題材長尾劇《急診科醫生》,也在各大衛視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

疫情影響下,綜藝行業“過冬”,電影行業“渡劫”,劇集行業提前迎來了“小陽春”。

春節檔國劇的火熱,也得到了相關醫學專家的支持。

“疫情期間,市民適當焦慮是有好處的,有助於大家在心理上對疫情高度防範,但是焦慮情緒不能過度。”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謝斌醫生,在幾天前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道。

“該看劇的看劇,該追星的追星。”

適度接收疫情信息之餘,用小甜劇給生活加點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