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流感死幾萬人,新冠病毒危害沒有流感大,卻這麼緊張呢?

用戶406902357159


人們之所以對“新冠狀病毒”恐慌,而對流行性更廣的流感近乎無視,根本原因就在於流感的“有藥可治”,而對新冠狀病毒的“只之甚少”。

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流感的肆虐性雖然很強,但人們“知曉”它,也找到了“方法”對付它。而新冠狀病毒導致的“新冠狀肺炎”卻恰恰相反,至今,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仍然在尋找此次冠狀病毒的源頭。對於人類來說,在“病毒庫典”裡,此次冠狀病毒是個“新成員”,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瞭解它的“脾氣和性格”,自然也就沒有“對症下藥”的特別有效辦法。就像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好奇”也常常伴隨著“恐懼”。所以說,人們對新冠狀病毒的恐懼並不奇怪。也無可厚非!

流感也是病毒引起。顧名思義,從字面意思來說,不管是定義為“流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都有“感冒”二字。而“感冒”已經伴隨了人類幾十萬年,可以說,在我們的基因裡已經有了“記憶”。也可以說,在我們原始的免疫系統裡,具有對感冒的天然抗體。儘管“流行”或者是“病毒”的用詞很“嚇人”,但人們卻對它並沒有從心裡恐慌。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忽視”流感的體會。比如,幾個朋友聚會,其中一人打電話來說:“我不能去了!因為我患流感了!去了會傳染你們。”可是,在很多時候,參與聚會的其他人會說:“沒事!小小的感冒能怎麼人?抓緊來,我們等你!”這說明什麼?三點。(一),這些人“”知曉”感冒。(二),這些人認為自己有對感冒的“免疫力”。(三),即便是被傳染了,也“有藥可治”。當然,重點是“有藥可治”。所以,人們對“流感”並不恐慌。

“眼鏡蛇”的毒性很大,但也並非“無藥可治”。因為,人們在萬千年的實踐中找到了對付它的“辦法”。那就是“抗體”在生命醫學中的應用。而現在,科技發達了,“知曉”了基因的排序,再輔以“抗體”療法的話,“新冠狀病毒”終究會被人類戰勝,人們也早晚有一天會像對待流感那樣“無視”它。可是,那卻需要時間。所以說,重點是這個“新”字。因為“新”往往代表著“未知”。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具有某種“基因屬性”。所以,人們對新冠狀病毒的恐懼不僅僅是因為“死亡率”。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人們明知每天都有導致死亡的交通事故發生,但仍然會義無反顧的出行。原因就在於人們的內心深處已經認定交通事故屬於“意外”。相反,人們還不能從心理上接受因新冠狀病毒導致的“死亡”屬於意外。基於此,人們都能自覺的響應號召在家裡老老實實的“避風頭”。

人們對流感的“無視”,或者說是“不恐懼”流感,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世界性的。比如,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道說,美國在上次流感爆發時,曾有1700萬人被感染,據說有近萬人因此死亡,其死亡率遠遠高於此次新冠狀病毒。可是,卻並沒有造成恐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人根本就沒去治療,自信自己可以撐過去,從而耽誤了治療。還有些人是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流感給他們帶來了併發症。而美國人計算死亡率的方法又很特別,凡是與流感“沾到邊”的一律都“賴”在了流感的頭上。其實,他們之所以“不恐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們認為“有藥可救”。

流感靠自己的免疫力可以“自愈”,即便是自身免疫力不佳,還可以通過藥物控制。而從目前來看,在尚無“特效藥”的情況下,新冠狀肺炎的治癒主要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可是,誰都沒有把握說自己的免疫力可以“對付”新冠狀病毒。所以才會導致人們的恐慌。再者,在已知領域,人們知曉流行感冒具有季節性的顯著特徵。也知道流行感冒病毒的“適存”溫度和環境。所以,可以“預防”。可是,人們目前對“新冠狀病毒”卻只之甚少。溫度,環境,免疫力等因素對病毒的影響並無定論。比如,印度目前只有3個輸入性病例,而且自2月3日後就沒有再增加。因此,人們也就展開了聯想。有吃瓜群眾認為,也許在印度的氣溫條件下,冠狀病毒不容易存活。也有人針對在幾次大規模的疫情中,印度人的感染率不高這個現象,認為印度人從小養成的不太講衛生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的免疫力得到了增強,所以他們的免疫系統更容易“吞噬”病毒。當然,這都是沒有根據的猜測。還是應該相信科學。更應該相信,人類終究會戰勝一切瘟疫!因為,人類能夠得以繁衍至今的事實足以證明。


人生觸底反彈


新冠肺炎也是不可小視,按照目前這陣子,你還懷疑誇大?

流感不知道有多少人經歷過,我記得是07年還是06,我親自經歷一次。

在那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身強力壯,平時感冒都不需要吃藥,重一點就是醫生開五包藥吃一兩包就好了。但在那年流感被傳染渾身沒勁,頭痛,咳嗽,兩個鼻孔像水龍頭。

沒經歷過的,不懂


著名的汕頭用戶


座標山東臨沂!過完年十五後開車去父母家,父母如臨大敵說這種時候不要出門,我覺得他們誇大了,後來我媽說聽說過人傳人瘟疫不是嚇唬人的!我媽說臨沂有個地方就發生過瘟疫,那時候因為沒有啥防範意識,上午還去幫忙別人家抬病死的人,下午那人就被別人從家裡抬出來了!一死就是一個村很嚇人!現在條件好了國家重視,就不要出來添亂!後來老爸說讓我吃點飯趕緊走,我一看但也不吃了灰溜溜回家了!老實的在家宅著等解禁通知!


悠悠143151573


流感沒有那麼恐怖,有奧司他韋,還有就是傳染性一般,我家小女兒前年冬天有感染過,我們一家四口都沒有帶口罩,也沒有特意隔離這些,天天還得帶她去醫院,連續發燒四五天,後來吃奧司他韋就好了,我們家其他三也沒有感染


拾木傢俱




每年幾萬人死於流感,至少作者本人,沒見到這種權威的統計數字,但是美國疾控預防中心發佈的,美國3.2億人口僅在此前的四個月內,流感就造成了1萬人死亡,1900萬人感染的準確數字統計,而新冠病毒造成的13億多人口中,1千人不治,4萬感染者,表面看來這個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好像沒那麼嚴重。



這種情況下人們出現的緊張,來自於兩種因素,其中之一是這種病毒的未知特性,及其超長的隱蔽性造成擴張危害的無法預知,由此而使人緊張;第二個因數更關鍵,如果不是我們舉全國之力,對這種病毒進行嚴厲防禦控制,它所造成的危害就很難想象了,會不會遠遠超過流感沒人敢肯定,這如此強大防禦控制力度之下,還造成了這種危害結果,這才是使人緊張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次突然襲擊似的突發病毒疫情,在我們這個制度體制下,形成的強大體制執行力,和更龐大的13億人步調一致的國民行動力,才達到了對這種病毒擴散危害的預防控制程度,如果這種突發災難發生在那個幸災樂禍的國家,我們可以不懷疑他們的防禦水平,但在那種國情體制下,若想控制災難的擴散,恐怕不失控就很難了,那種條件下的新冠病毒的擴散,造成的後果恐怕就會遠遠超過那個,1000和4萬不知多少倍的數字了,也許在那種時候,他們就會因不知所措而無所作為了。



事實上,只有在我們這個體制下,還可以做到把這種突發的災害,預防控制到這種程度, 只有那些在一線進行預防控制的工作人員,才由於病毒的未知性,感到了某種未知的緊張或者也可以說是恐怖,而絕大多數的我們,也只有一部分人因為政府和疾病控制部門,醫療單位的緊張嚴厲的預防控制行動,而產生了緊張或者焦慮。

但如果把這種災難放在其他任何體制國家,都很難保障這場疫情,不會擴大為全民性的恐怖,發展成遠比流感災害,更強烈不知多少倍的災難,也許在那種情況下,人們對流感的危害會更加感覺無足輕重了。


鐵嶺鋒


無知!!

請原諒我的用詞激動,因為本人內心實在對這個問題感到由衷的憤怒!

流感和這個冠狀病毒,完全是兩種概念,懂嗎!拿死亡人數和這個相提並論,就是無知的表現,比如“每年車禍遇難的人,也是一個驚人數字,為什麼還有人開車!?”這就是偷換概念。

冠狀病毒,簡直就是非典的進化版,這個病毒最可怕的,就是從十幾年前非典至今,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針對性治療!一旦患病,就要開放性治療,通俗點,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藥能治。受到感染,就看自身素質和運氣了。

這個最可怕的地方,甚至超過病毒本身威脅的,就是:傳染性極其強!且潛伏期長,而且攜帶者自身都沒有察覺,一開始也不會有明顯體溫升高情況。在人流密集處,短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N+次的成倍傳播!這才是最可怕的!

提問者可能根本沒意識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對於我們祖國,甚至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意味著什麼,有多麼的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與流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感染後並不會立刻就發病。不像流感前期就有明顯的發燒,鼻塞,咳嗦,咽喉痛。冠狀病毒在整個早期的階段中,由於潛伏期長,患者都不會察覺。一週以後,症狀才會不斷加重,而且嚴重者會突然轉換影響到呼吸系統,出現呼吸急促,加快,甚至呼吸衰竭。最後,肺已經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支撐,死亡就會悄悄到來。

不同於流感的超強的傳染性與潛伏期,不嚴加控制,很快可以癱瘓城市的整個醫療系統。

鍾南山院士提的兩個重點:就是早發現,早隔離!如果冠狀病毒再不嚴防死守,封閉隔離,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最後致敬醫護人員,目前她們是戰士,在一線隔離區每分每秒與病毒廝殺。

不是他們不怕,而是責任感令他們無懼!

不是他們沒有家,而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

願疫情散去,春暖花開,所有負重前行的醫護人員,都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歸來!🙏


唯我馬努


所有的緊張和恐懼,都源自未知!

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早在1918年,那時候全球人口總數大約18億左右,當時起源於歐洲的流感病毒肆虐全球,導致約5000萬人死亡,那時候連青黴素都沒有,人們也找不到病原體,有多恐懼,你可想而知!

再看一個近一點的,2003年的SARS,我記得那時候我還上小學,當時也很緊張,我們村口的路都被堵死了,人們也十分恐懼,因為我們對SARS一無所知,當時可以說束手無策。然而SARS最終在全球感染的人數是8422例,死亡916例,總體死亡率10%左右。

世界範圍內,因流感死亡的人確實不少,但國內流感病死人數並沒有題主說的那麼多,流感整體病死率約為20/10萬人,比如2019年1月份中國疾控中心流感上報人數為60萬多一點,死亡143人。雖然流感病死率不高,但流感導致的肺炎患者中,死亡率卻高達9%!

我們對流感肺炎好像並不害怕,但對SARS卻恐懼萬分,而9%和10%並無多大差距。歸根結底,是由於SARS肆虐時我們不瞭解它。而流感,我們已經比較熟悉了。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目前其總體病死率在2%左右,其影響並不小!而我們之所以緊張,同樣是由於它傳染性強、可致死、尚無特效藥的特點。並且,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人數已經超過4萬,死亡人數也過千了。同時,新確診人數還在增加,防控壓力依然很大!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流感主要發生在國外(美國),流感已經發生生很久,病毒比感冒強一點,有特效藥,有疫苗,死亡率只有萬分之一。新冠狀肺炎剛發生不久,傳染性高,複製力強,死亡率高,沒有疫苗,沒有規定的特效藥,在受到嚴控的情況才用了兩三個月時間就有幾萬人受到感染,如果國家不控制的話情況可想而知有多糟糕。所以說流感跟新冠狀肺炎根本是沒法比較。



欽州小劉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流感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是兩種不同的病毒,流感病毒比較常見,全球每年有數億人會得流感,但是由於流感是常見病,所以大多數人對流感並不緊張和害怕。

流感病毒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每年因為流感死亡人數在15-26萬之間。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美國2019-2020年流感季,美國全國1900萬人患流感,由此造成12000人死亡。

當然,因為流感而致死,並不是流感病毒直接將病人殺死,而由於人患流感以後,引起自身的其它併發症而導致死亡。所以,流感雖然會導致人死亡,但是如果身體比較健康,沒有其它嚴重的疾病,患了流感以後經過治療是可以快速康復的。

而新冠病毒是新出現的,而且傳染性非常強,只要近距離接觸都有傳染的可能,而且新冠肺炎由於沒有專門治療的藥物,而且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所以大多數人對新冠肺炎病毒比較害怕。

綜上,人們對於一種突發疾病比較恐懼主要是因為對它不瞭解,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這樣的話一旦感染後,會造成表較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而流感的傳染性也非常強,但是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而且目前有流感疫苗和各種藥物,人類已經可以比較好地應對流感,儘管流感引發的併發症也會造成大量人死亡,但是人們對流感並不恐懼。


銘蘇先生


為什麼那麼嚇人呢?

首先因為這是一種新的病毒,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沒有能抗制這種病毒的藥物💊,病毒來的太突然,太猛烈,讓人防不勝防!

再次,趕上我們熱鬧的春節,春節,那是什麼概念,全中國放假了啊,人員流動得多大啊!想當然給病毒感染擴散又創造了機會,本來就難治的一個新病,這下就更難了!

最後,人為的原因給病毒擴散帶來了機會,如果當初那些人不吃野味,如果當初那些官員能夠做好防護,如果沒有趕上春節………

可是,沒有那麼多如果,但是我們生長在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有鍾老,帶領醫護人員為我們保駕護航!感恩!感謝!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ง •̀_•́)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