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女王訂婚,扎克伯格為她叫好

時間會讓傷口癒合。2020年2月3日,全球知名社交網絡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COO)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宣佈,她訂婚了。在她展示出的黑白照片中,二人深情對視。

桑德伯格寫道:“訂婚了!@湯姆·博恩瑟,你是我的全部。我非常愛你。”湯姆回覆:“我非常愛你,我十分興奮能與你共度餘生。

硅谷女王訂婚,扎克伯格為她叫好

在評論區,一眾商界好友紛紛向她表示祝賀,其中包括《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Instagram首席運營官賈斯汀. 奧索夫斯基(Justin Osofsky)、 達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比爾蓋茨妻子梅琳達.蓋茨(Melinda Gates)等。

硅谷女王訂婚,扎克伯格為她叫好

身為摯友的Facebook全球合作伙伴和業務發展副總裁Marne Levine寫道:“非常為你和湯姆開心。你們擁有建立在愛、欣賞、尊重、共同價值觀、和樂趣上的完美愛情。我相信你們會共同打造美好的生活和婚姻。十分開心你們找到了彼此,並祝你在未來的日子裡擁有無限的愛和喜悅。”

知情人士告訴《人物》雜誌:“湯姆和雪莉都對同樣的事情有著堅定的信念,特別是家庭和慈善事業。

消息一出,網友們在為雪莉·桑德伯格的愛情感動之餘,也對未婚夫湯姆·伯恩塔爾倍感興趣。

那麼,這位讓桑德伯格這樣的商業領袖、暢銷書作家、女權活動家再次陷入愛情的男人是誰呢?又具有哪些多重身份?

1.企業創始人

湯姆·博恩瑟是洛杉磯戰略諮詢機構Kelton Global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湯姆與合夥人加雷斯.施威茨(Gareth Schweizer) 於2002年3月成立了他們的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湯姆和加雷斯都具有新聞學背景,在湯姆的個人簡介中,他描述自己“把新聞工作者的獨特視角投入到對世界的洞察力和戰略營銷當中”。他是個與生俱來的傾聽者,憑直覺就能瞭解客戶的需求並提供最佳的幫助,帶動了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成長。

2. 艾美獎得主

湯姆早年就在政治領域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他曾在比爾.克林頓任職總統期間在白宮任職一年。1996年6月,他轉戰新聞領域。作為NBC News製片人的湯姆曾為今天(TODAY)、夜間新聞(the Nighty News)、日界線(Dateline)、24小時新聞頻道MSNBC等主要新聞節目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的領英網站上顯示,他曾是三屆艾美獎獲得者。

3.他的兄弟是知名演員

漫威粉絲或許對他的姓氏博恩瑟(Bernthal)並不陌生。湯姆的兄弟喬.博恩瑟(Jon Bernthal)曾在漫威為網飛打造的電視劇《懲罰者》中飾演主角弗蘭克·卡斯特,以及在《行屍走肉》中飾演男主角的好友警官肖恩·威爾士。此外,他還參演過《華爾街之狼》、《狂怒》、《會計刺客》、《極盜車神》等影片。

4.三個孩子的父親

湯姆是個非常注重隱私的人,個人Instagram也沒有公開對外展示。但是據People報道,他是三名孩子的父親。這也意味著,他和雪莉·桑德伯格的重組新家庭將會有五個孩子。據《人物》雜誌報道,二人的訂婚戒指藏有五顆小鑽石,代表了兩個人的五個孩子。在今年夏天,二人帶著雙方子女前往中東旅行。他們共同拜訪了位於希臘萊斯博斯島的難民營,並在耶路撒冷呆了一段時間。他們向IsraAID慈善項目捐助250萬美元,用於支持全球人道主義機構。

5.戀情發展史

雪莉.桑德伯格曾經擁有兩次婚姻。她曾於1993年與布萊恩.克拉夫結婚,1994年離婚。2004年嫁給雅虎高管戴夫.戈德伯格,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遺憾的是,2015年在墨西哥與雪莉度假時,戴夫因為心律失常暈倒在跑步機上意外去世。據悉,湯姆是在去年春天通過桑德伯格已故丈夫戴夫的兄弟羅伯介紹認識的雪莉,此人為二人的共同好友。羅伯對媒體說:“湯姆在與前妻離婚後,一直渴望能找到一位能重新共建生活的人。他們都曾經失去過愛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值得再次享受愉悅和幸福。他們都從人生中的艱難時刻走了出來,始終積極樂觀地使他們和孩子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人物》雜誌稱,二人在週六於他們第一次約會的地方—新墨西哥州和科羅拉多州邊境韋梅霍公園牧場(Vermejo Park Ranch)爬山野餐後,46歲的湯姆向50歲的桑德伯格求婚。

雪莉.桑德伯格上一段婚姻因丈夫戴夫.戈德伯格 (Dave Goldberg)的意外去世而遺憾地畫上句號。在大家為桑德伯格遭遇家庭重創而感到惋惜擔心時,雪莉發表在Facebook主頁的一封公開信不僅使網友被雪莉和戴夫深厚和情誼打動,還被她心中的韌性折服。

信中雪莉回顧了和戴夫在20年前的初次相識。那時雪莉剛剛搬到洛杉磯,戴夫怕她無聊,便介紹給她有趣的網站和從沒聽過的音樂、計劃外出的郊遊,並帶她到寺廟參加猶太節日。雪莉害怕孤獨,十分沒有安全感,睡覺時床底下還藏著一把上膛的槍,睡在身邊的戴夫總是不忘夜裡設法安慰她。他們共同度過了11年充滿愛情和無限樂趣的婚姻生活,彼此也成為了事業上的夥伴,養育了傑出的子女。雪莉在信中說:“儘管我現在的心已幾近破碎,我仍然要十分感激這一切。傷心的同時也讓我感恩自己的過去有多麼幸運。如果當年結婚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依然會同他攜手走上紅毯。”

在眾人的緬懷悼念過後,留給雪莉的依然是難以磨滅的傷痛。”雪莉依然不肯摘下婚戒,但又不願活在否定的情緒裡。於是她把戴在左手的婚戒換到的右手,這樣既可以感受到和戴夫的聯結,又不會讓自己假裝在已婚狀態。雪莉不願開始約會,她覺得是那對丈夫的背叛,甚至在戴夫的兄弟羅伯提起時,也立刻轉移話題。

桑德伯格於2017年出版的《另一種選擇》(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 就談到了她在前夫去世後所面臨的悲痛情緒,向讀者闡述瞭如何通過自我關懷從失去親人的傷痛中恢復,其中包括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孩子和家人共同面對失去親人的傷痛,以及如何向身邊的朋友談論悲傷。丈夫去世2周後,桑德伯格正與朋友討論該由誰去參加學校所舉辦那場需要父親參加的親子活動。“但我想要戴夫去,我想要戴夫帶我們的兒子一起去。”桑德伯格哭著說。身邊的朋友擁著他說,“A選項已經不存在了,就從B選項開始吧!

在2017年接受《衛報》採訪時,桑德伯格表示,喪偶女性在尋找新的幸福時遭到的惡意批評要比男性大得多。對於那些想要重新尋找伴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要向前看的一部分。這就是B選項。

我們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只能用B的時候,時間會治癒一切,也得學會“向前一步”。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花費數十年時間,研究人們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悲痛和挫折,總結出三個阻礙心理恢復的三大因素:

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壞事的發生都是自己的錯;

普遍性(pervasiveness):認為消極事件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久性(permanence):認為傷痛的殘餘效應將永遠存在。

這三個因素又被稱為“3P陷阱”。而從苦難中振作起來關鍵是做到三點——不要過分自責、不要過分解讀、以及不要以為傷痛永遠不褪。挺過生活中一次次打擊,才能慢慢磨鍊出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