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保持理智,維持常態的背後,是一顆清醒的頭腦,一旦平衡被破壞,真實的自己出現了。

姜思達深夜開直播哭訴:“我沒有做錯任何事吧?我戴自己買的耳環與項鍊,我怎麼了,我沒做錯什麼吧?要不要臉啊?”由於直播前並無預告,根據姜思達直播的狀態可以猜測,他喝醉了,至於這沒頭沒尾的哭訴內容是在回應,前幾日他一番言論後網友對他的回擊:他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評論區和網友有著激烈的互動,網友不滿他的言論,隨即質疑他的穿著,於是在酒精的助推下,情緒爆發,開著直播就出來了。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只能說酒精真不是一個好東西,醉酒狀態下的姜思達和平日裡大家印象中那個在《奇葩說》上有著獨立人格,別樣想法,特立獨行做自己,不在乎別人看法的他有很大的區別。原來在他內心深處,也會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不然也不會接著酒勁說出一些平時不會說出的話,說出這段話時的姜思達很明顯情緒已經失控,眼裡含淚,聲音嘶啞,不時將手埋進頭髮裡。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雖然直播沒有預告,但是姜思達的直播間裡很快聚集了很多人,當時的彈幕狀態整體偏向於姜思達,能夠第一時間獲知到消息並且在彈幕上安慰他的人,粉絲居多。姜思達粉絲基本上都知道近期的他說了些什麼,明白他情緒失控的原因,所以彈幕上的內容是,“千萬不要抑鬱”、“我知道你壓力大”、“你是最棒的”、“別哭”、“也有很多人支持你”、“你真的沒錯”。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當然,也有不同意見的存在“這樣噴人都沒做錯嗎”,當時的氛圍下,這條彈幕就像河流中的一粒沙,飄著飄著就不見了,自然也不會有人回應他的不同看法。直播的後半段,姜思達的情緒進入另一階段,難怪說酒後易失態,第二階段的姜思達開始了他的模仿秀,用一種酒後失控的奇怪口音讀網友留給他的評論,“博主,你怎麼能這樣呢”、“這是欺負素人,問號問號,尷尬尷尬”。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第二階段結束後,三階段來了,姜思達讀評論的同時還在用手指點擊著屏幕,結合當時的彈幕內容和姜思達的狀態不難得出,他在點擊彈幕框中飛速劃過的網友姓名,想看看他叫啥,然後把他說的話讀出來讓大家樂一樂,屏幕上一排排的“啊哈哈哈哈”很能說明問題,最後姜思達以一聲“哈”結束了讀評論環節,身體後傾遠離手機,雖然盯著屏幕的眼神有些“瘋狂”,但他的狀態好了不少。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事情肯定不會隨著姜思達直播的結束而結束,關閉直播後的他睡上一覺,然後起來看他的直播內容引發了怎樣的後續,當時在直播中念出“尷尬尷尬”的姜思達肯定不覺得尷尬,但是起來後的他看到昨天的自己肯定是滿腦子的尷尬,理性迴歸後深知不妥的他發了條微博道歉:以後再也不喝了,控制好自己,不作妖不添堵。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晚些時間,姜思達又分享了一張他躲在樹葉後的照片,是單純的覺得照片好看,還是想借照片表達其他想法,這裡我更傾向於後一種觀點:怪丟人的,躲在樹葉後面你就看不見我,躲起來大家就不會記得直播中的事,雖然是自欺欺人,但用來安慰自己,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其實,在此之前的姜思達在多數人的眼中,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從他主持的節目《僅三天可見》就能夠知道,他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總能出乎大家意料,正是如此,在他的引導下,觀眾通過《僅三天可見》看到了參加訪談嘉賓的另一面,不管是謝娜、池子、於正、袁弘、火箭少女101、週一圍、柳巖、還是張藝興。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一句千古不變的話“凡事都有兩面性”,姜思達用他的視角看待問題,在沒有爭議時,大家會覺得他是一個靈魂飽滿的人,一旦出現爭議,他的觀點就顯得不那麼的無理取鬧。這一次的風波就是如此,在姜思達看來,一個嚴肅的項目下,要端正個人的態度,不能不分場合的抖機靈;而另一部分持有不同看法的網友則認為,他們並沒有不尊重,他們只是在一個特殊的時候,用他們時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是在苦中作樂,既是配合工作,也是在消遣時間,並沒有不妥。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輿論的後續反饋中,也有不少人站在姜思達這一邊,和他擁有同樣的想法,只是姜思達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如果要再說得通俗一點,這樣的現象就叫做“有代溝”,姜思達在1993年出生,而現在已經是2020年,從根本上來說,觀點背後的兩批人,想法不可能同步。

當然,以上僅針對姜思達的部分觀點,不包括他回覆網友評論時用的措辭。


姜思達事件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觀點對立

想了解姜思達在直播中說了些什麼的讀者,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姜思達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