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現在孩子的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有的老師還給家長留作業,你有什麼看法?

天涼好個秋AA


現在孩子的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有的老師還給家長留作業,我的看法是還在上小學的孩子需要一位家庭教師,專門負責孩子的家庭作業。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沒時間是大多數小學家長的通病

父母放下工作養不起孩子,拿起工作沒那麼多時間教孩子。


以我家為例,不加班的情況下,一般6點左右下班,大約1-2小時後才能到家。孩子即使上延時課,5點左右就放學回家了。與大人的回家時間相比,中間空出了大約2小時。

語文老師每天會佈置閱讀、寫字、預習之類的作業;數學老師會佈置口算、心算之類的練習題。


家長回家就像打仗一樣,幾口拔完晚飯,就開始輔導孩子作業,可這時已經8點了。一小時左右需要輔導他做完家庭作業,洗漱上床,真心累啊!


因為第二天一早,他7點就要起床,趕8點上學。中間如果老師再額外給家長留些製作小物件之類的作業,時間上簡直不敢想,要拖到幾點才能睡覺。


既要上班又要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太辛苦了。

其次,現在孩子的很多作業需要在手機或電腦上面完成,年長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一定搞得定。


他們文化水平有限,學習使用電子產品的能力有限,在時代提倡在線教育的背景下,很多人顯得力不從心。

比如微信語音打卡,有些老年人連微信都不會用,更不要說手機小程序了。

如果家裡老年人弄不懂,只能等年輕父母回來打卡交作業,他們在作業上能幫到的忙有限。

再次,孩子的很多學習內容,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家長辛苦一點還能輔導,一旦過了三年級,就難了。

不是題難,是學習的方向內容上有差別了。還記得我幾年前一次輔導小學5年級侄女的幾道數學題。用我們那時候學的方法算出來的答案,她就是說不對,老師不是這樣教的。

鬧得人頭疼,簡直欲哭無淚。最後與老師溝通後,確實不是我們以前的算法,教材改了。

所以,我覺得面對孩子沒完沒了的家庭作業,還在上小學的孩子最好有一位家庭教師。

這個人是誰呢?就我的觀察總結:


可以是父母中的其中一位。父母的理解能力總是強一些的,從小學開始就與孩子一同學習,自己學會了,再來教孩子。當然這樣的前提是,需要犧牲父母中一方的工作時間,與孩子上放學時間同步。


可以是實體培訓機構裡的專業老師。現在很多學校周邊開設的培訓機構,開設有作業輔導服務,如果家裡經濟寬裕,自己不想放棄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是一些在線培訓機構的在線輔導老師。這波肺炎疫情過後,在線教育不火都難,服務應該更周到。家裡有人會用手機平板的,這個也是個好選擇。


總之,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家長與其一味抱怨老師給孩子作業多,怎麼怎麼樣,還不如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節點,多想想怎麼解決問題,你說呢?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喲~~~


青靈木


確實是這樣的情況,我作為一名老師深有感觸,個人覺得得分年級情況佈置作業,畢業班的作業量肯定得比非畢業班的要多。佈置的作業本身的質量得高,做一次得讓大部分學生有所收穫,不能應付上級檢查,為了佈置作業而佈置作業,導致學生疲於應對,學習效率低下。


宋詞長短句


早就想一吐為快了,現在打開朋友圈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老師每天捧著手機為孩子們的學習服務,事實確實是這樣的,老師們的付出比我們家長還多,我們都應該感恩。但是拋開為孩子好的出發點不談,現在的孩子真累啊,本盼望著假期能休息一下,卻還要每天按照學校的計劃完成作業,每天惦記著打卡,發語音發作業,想來個短途旅遊也沒了興致,老師佈置的作業還都是預習新課,像英語什麼的,孩子的發音跟著錄音學也不知道準不準,數學也是做新題,也不知道做的對不對,看著孩子真是費勁難為啊,現在都是應試教育,很注重成績,使孩子們失去了接近大自然和社會實踐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有影響 用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我是很不認同的。但是很無奈,大環境在那啊!


風輕雲淡了


作業是讓孩子鞏固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作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怎樣才能算是恰到好處呢?舉個例子:一個知識點,學生10道題都做對了就可以算其掌握了,我們就給他佈置下個知識點的作業;過多的重複作業會讓孩子產生學習厭惡情緒。建議家長準備錯題集,把學生的錯題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收集,鞏固訓練。老師因為是照顧整體學生,所以當有部分同學沒有掌握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全部一起佈置作業!這可能就是為何作業一直很多的原因!


思維南凃


的確孩子作業過多且重複,比如語文生字表書寫,補課班語文老師可能留一份描紅作業,書法班老師留一份其實也是和教材同步的書法作業,學校老師再留一份,有的家長還會給孩子買字帖,也就是說同一份作業孩子要寫四遍,無形佔用了孩子的時間。家長應該掌握情況,適當幫孩子減負,真有這種現在及時和老師溝通吧。


楊小yang魯冰花大語文


學習是需要反覆鞏固的,所以作業一定要有,為的是讓孩子消化吸收所學知識。而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有些作業要家長的參與,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正面教育與鼓勵,更是一種陪伴。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Z愛天使


教孩子系統化梳理書本和課堂知識,然後從練習中查漏補缺,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專項練習,只要學會了這個方法。

其一:孩子的負擔會自然減輕的,做作業也會快很多;

其二:知識點掌握了,有些沒必要的作業可以省略


小學知識點整理


老師負擔輕了,只需領工資就可以了。


用戶881146007337鄉音


給孩子家長留作業是為了滿足他的支配慾望,給孩子留大量作業是為了讓孩子厭倦學習,並失去快樂童年。


奇經八脈oO


現在孩子學習是很重要,關鍵不是為學習而學習,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把學習當成興趣對待,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