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4s店買車才能不被套路?

你的心理學老師


4S店的套路其實非常多,一般被坑的比較慘的人都是隻逛了一個店,或者很少的店,只在很少的店內詳談,沒有比較,就會被坑的很厲害。 首先第一點就是優惠幅度,但是有一個朋友要買大眾polo。去到我們這裡的4S店問說優惠1萬多,她居然還很高興。以為買車就和上商店一樣是明碼標價的,不知道汽車現在降價降得很厲害。痛痛快快地就買了。買了之後才知道這款車現在平均降價兩萬多。所以第一點就是多跑跑4S店,多做比較。其實買車不一定非在本地買,你去你們省的省會城市看看,一般都比小地方要便宜很多。


其次,優惠返現金優惠和裝具優惠。能要現金優惠就不要裝具優惠,1萬塊錢的裝具優惠可能還不值2000塊錢。買車最划算的就是把裸車價格砍下來。 第三,在4s店內上保險以及上牌。這裡面都有回扣的,去外面上牌只需要120元,但是在4s店內上可能會高達1000塊錢。

第四,買到庫存車。很多小白去買車到4S店裡都以為是新車,其實已經放了半年以上了。一定要看清楚汽車銘牌到底是幾月份生產的。半年以上的車就是庫存車。除非價格比平常車優惠,否則不能要。 第五,贈送的保養一定要說清期限。我有一個朋友買了別克君威贈送12次保養。但是當時沒有說清楚期限,最後,第二年去的時候不讓保養了,人家說這12次保養只有一年的使用期。這明顯就是坑人。

再就是貸款的套路,這裡面就更多了。其實我個人認為能夠全款買車就不要貸款買車。


車驛館


第一招:專業術語學起來

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能脫口而出專業術語的時候你也就成了半個專家。

首先談到汽車時能用別稱就別用官方名稱, POLO可以叫菠蘿,漢蘭達叫大懶漢,凌渡叫辣饅頭,奔馳S級叫虎頭奔、蝴蝶奔,蒙迪歐叫夢丟丟,顯得自己對汽車瞭解深入又親切。

英文簡稱的熟練使用也能大大增加你的行家氣質。ABS制動防抱死系統,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瞭解專業名詞不僅保證在銷售海闊天空談配置的時候自己不被忽悠,也能適時蹦出一兩句,讓銷售知道自己也是“行內人”。

第二招:車系特徵要明白

現在買車都講所謂“車系“,雖然車系特徵只是對不同國別車特性的片面概括,但簡單瞭解車系特徵也能幫你在與汽車銷售溝通時顯得自己對不同國家的汽車都有了解,知識廣泛而免遭忽悠。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五大車系德系,美系,日系,韓系,以及國產,各有千秋。堂哥用四句話來做總結就是:

德系肉厚皮又硬,皮實靠譜價格高,

日系皮薄市場廣,省油又高性價比,

韓系價低顏值高,做工動力要加強,

美系簡單又粗暴,油耗就數它最高,

國產便宜沒毛病,兩極分化需注意。

第三招:變速箱也有講究

如果你嫌光談車系太片面,要和銷售聊配置,那就可以從變速箱開始。變速箱分三種:雙離合(DCT)、無級變速(CVT)、自動(AT)。

雙離合(DCT)在換擋感覺上,不管是升檔還是降檔都更加乾脆利落,給駕駛員一個非常棒的引擎噪聲響應,體驗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提速感。但是低速時平順性和可靠性較差。

相對而言無級變速(CVT)的加速過程就比較麻木,平平淡淡欠缺愉悅感,而且在急加速時有滯後效應。但是平順性極佳,不存在動力中空的問題。

自動(AT)則有點像前面二者的結合:換擋的感覺比較一致,性格上比較穩定,換擋感也強。兼備平順和樂趣,但是成本高,一般來說效率相對DCT較低。

第四招:動力技術不一般

除了變速箱還能深入聊聊動力技術。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兩大動力技術:渦輪增壓(Turbo)和自然吸氣(NA)。

渦輪發動加速性能好,動力爆發強,但保養相對來說比較貴;自吸車則是平順穩定,比較耐用,但動力方面就稍微欠缺,而且油耗比較高。近年來渦輪發動在中國市場上比較火,但唯獨日系車堅持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

終極大招:保持沉默並伴隨微笑

雖然招數學了這麼多,但切忌裝B過頭。

所謂裝B十年破功只要一瞬間。一旦胡吹亂侃過頭不懂裝懂就很容易被經驗豐富的汽車識破。那當銷售說出超出自己涉獵範圍的時候怎麼辦呢?此時只要使用我們的終極大招:給你一個微笑你自己體會。讓銷售覺得你高深莫測而不好隨便忽悠。進而掌握主動權。


汽車棒棒堂


1、捆綁消費

捆綁消費的套路我們可聽太多了,比如貸款買車,必須要在店內上保險,續保還要交押金等。因為汽車市場價格太透明瞭,所以在裸車上4s店抽到的油水是極少的,車輛保險則有高提成的回報。還有加裝更多、更貴、且不必要的裝飾。以辦理會員卡為由,誘導辦理大額會員卡,並迫使消費者在店內進行保養等。

2、提車時的套路

在提車的過程中,4S店也有很多套路。比如收取不合理的出庫費、PDI檢測費(提車交付前的檢查)、以及各種新車手續的代辦費、上牌費等。有些消費者往往覺得自己很難搞定這些複雜的東西,就為4S店多收費提供了條件。

如何防忽悠?以下幾點需注意:

1、清楚自己的購車需求和選車方向。不要對意向車型飄忽不定,這樣容易被銷售忽悠,被推薦對於他們來說利潤更高的車型。如果在4S店發現了更好的車款,那麼不用著急,回家再做一輪功課之後,再去4S店進一步瞭解。不要一時衝動。

2、確定自己的購車預算。對於自己到底能承受什麼價位的車,要有明確的界限。

3、提前做好功課,多瞭解自己要買的車型信息。銷售會在介紹車輛信息時,說一些無足輕重的問題。要是什麼都不懂,對於銷售的各種說辭都不會提出反駁,銷售會迅速識別出你是小白,從而決定忽悠套路。

4、千萬不要表現出“今天就要買車”的心情。切記要保持冷靜,有需求但並不急迫。畢竟錢在自己手裡,決定權才在自己手裡。訂金交出去之後,主動權就在4S店手裡了。

5、最後,最重要的是——貨比三家。鎖定具體車款後,儘量多去不同的4S店,反覆多次詢問底價,拿著一家的報價去詢問另一家,能否給出更低的價格,從而拿到最大幅度的優惠。

每個4S店都會有一些賣的不好的滯銷車、庫存車、店內展車,甚至運輸過程出事故的修復車等。如果銷售認為你是小白,那麼很有可能通過各種誘導的方式,忽悠你買下這些“問題車”。所以提車時的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文章最後,小編教大家幾招新車驗車的方法:

1、檢查生產日期。生產日期越近越好,時間長的車不是庫存車就是人家挑剩下的車。生產日期怎麼看?一般的車都在門框上印有銘牌,上面標有生產日期,可以說它就是這輛車的身份證。

2、檢查車身外觀。在光線好的地方繞著車走兩圈,看看漆面有沒有劃痕,車身腰線是否筆直,漆面有無色差。

3、檢查車門。分別拉開四個車門,檢查每個開門力度是否相同,阻尼是否相同。然後逐一檢查下每個車窗,升起,落下,注意聽有沒有不順暢的聲音,檢查一鍵升降,防夾手功能。檢查密封條粘貼是否平整,門內油漆是否完好。

最後別忘了看後備廂門開合是不是順暢,特別是鎖和裡面的照明燈能不能正常工作。打開後備廂就順便檢查下備胎是否完好,隨車工具和急救包也別忘記。

4、檢查內飾。查看內飾有無劃痕、破損等情況。車內功能是否正常,把所以能開的功能都試一遍,雨刷、空調、音響、座椅等。開啟天窗有沒有異響,軌道是否平滑。特別是燈光,打開各種燈組,看看遠光,近光、霧燈,雙閃燈,轉向燈是否正常,檢查左右燈的亮度,閃爍頻率是否是一樣。一定要記得檢查剎車燈、高位剎車燈、倒車燈。然後看看儀表盤公里數,一般在100公里內都正常,公里數太多的話就申請換車。

5、檢查輪胎。胎毛完好,磨損輕微的一般都沒問題。如果不能確定,你可以將輪胎和備胎進行對比。看輪胎的同時檢查胎壓,還有輪胎品牌與宣傳是否一致。

6、檢查發動機艙。最後別忘記看看發動機艙裡的各種液麵是否在正常的位置,機油的顏色是否正常。最後我們上車可以簡單開一圈,看看發動機和變速器的響應。左右打方向,過幾個減速帶,看看車輛的懸架是否正常。

認可就給個優質白。









用戶22290453107


本人剛提了新車,之前也是沒有經驗,可以說說自己的經驗,給你一個參考。

1、上各大汽車網站,瞭解你女票感興趣的車在你所在地的優惠幅度。

注意:網上的優惠價格一般是比較保留的。幾大正規的汽車網站,4S店給的優惠至少還有5000-10000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你自己去店裡看的時候,和他們談的空間。

2、到店裡之後,銷售都會問你預算是多少,或者問你想要多少優惠。

這時,你的預算可以報的稍微低一些,但也別差距太大,不然的話就沒法談了,銷售也會認為你不是誠心買車。至於你想要的優惠,第一次去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心理價位。一般第一次去的時候,銷售的優惠幅度都不會給的太高。第二次再去,銷售才會給你比較實誠的價格。這個時候,就是磨價格的時候了。先談價格,千萬不要被贈品啊,送保養啊什麼的小因素影響到你的價格。因為只有價格談攏,或者還有些差距的時候,實在談不攏的時候,才開始談其他的東西。

3、4S店常見的贈品就是腳墊、貼膜、行車記錄儀、底盤裝甲等等。

其中,好一點的腳墊現在某寶上買,1000元已經是中高級的;貼膜,去汽車城找一家靠譜的貼3M也就2000多元錢,至於行車記錄儀,現在更便宜,也就幾百到一千塊。這些地方4S店號稱萬元大禮包,實際上也就3、4千塊錢。關鍵是4S店的質量還很一般,很一般,很一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很多老司機給的經驗,多去幾家店問問。

光打電話是不行的,一定要去現場聊一聊。如果可以的話,在瞭解好價格之後,再找找看有沒有朋友認識4S店的人,或者是找有車的朋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銷售問問是否認識你想買的車的品牌的銷售。(注:很多不同品牌的銷售相互之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交集)。

找認識的人有什麼好處?

第一,看看自己現在瞭解到的價格是否已經接近底價。

第二,找熟人可以少一些捆綁消費。

在店裡上車險,現在基本上是潛規則,不容拒絕。你想拒絕,就拿不到太大的優惠,這個很現實。但保險是否上全險,這其中的差距就大了。

以20萬的車為例,全險下來大概需要8000多,將近9000。但如果你把什麼自燃險,涉水險,玻璃險,劃痕險去掉之後,價格大概是5000多……當然,如果你是純新手,想要更全面的保險保障,這一段忽略不計。

除了保險,店內必須加裝飾也是很坑的地方。反正同樣的東西,店裡比自己買,起碼要貴50%以上。如果不認識人,或者說談優惠的時候沒有聊好,店裡就會要求你捆綁這些消費。說白了,給你一些並不好的東西,再把給你的優惠重新撈回去……

總之,想要不被套路,自己就需要多做一些攻略,多費一些精力。不過,看著看著你會發現,汽車越看越好玩……

男人,似乎天生都喜歡車。


籃球世家


首先,你要了解購買一輛汽車除了車價的優惠以外還需要付那些錢,購買一輛它包括 購置稅、保險、上牌、汽車精品還有汽車分期(如果分期裡面是有利息及手續存在的),有一部份店他會給你一個裸車價很大的優惠,那麼它就會在其它的項目里加上這些費用,一般都要求加裝汽車精品價格都會是市場價的幾倍,因為很大一部份會包裝成原廠的產品,反正我就沒有了解過有那家汽車廠家會生產汽車精品的事。其它就會在汽車分期裡面加多費用。所以要買車在4s店不容易被坑,一定要理性,不要被活動現場的氣份讓自己衝動了,多對比幾家店。也可以私信我,簡單的幫你參考也是沒有問題的!喜歡就關注我!!


麥麥聊汽車


新手買車應該注意的事項:一半車主都被套路過,這是4S店的陷阱!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也成為了人們日常出行的必需品,許多朋友都在學完駕照的時候迫不及待的買輛車。但是在買車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因為往往4S店會在銷售的時候給你設下陷阱,套路買車的消費者,一般車主都被4S店套路過。砍價什麼的暫且不提,就先來講一下4S店在購車大禮包裡面最坑的一個東西,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

我們在去4S店買車的時候,銷售都會把價格咬得很緊,不願意降價,這個時候他們都會使出慣用的伎倆,就是送你一個大禮包,然後來平衡你的心理。但是以很多車主的經驗來說大禮包裡面最不能要的就是貼膜。

我們經常在路上看到這樣的車子開了一兩年以後,尤其是後窗的貼膜會起泡。因為在車子的後車這個地方有很多的加熱線,所以如果貼膜質量不好的話最多貼膜就會起泡。會出現很多一個一個的小圓包,嚴重影響你的視線,而且也不美觀。

而4S店附贈的貼膜,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除非你買豪車,不然的話貼膜的質量都不太好,這種貼膜的話建議大家不要去要,你就直接讓他送給你一些保養的工時券,還划算一些。假如你的膜貼上去之後兩三年就起泡了,你再把它換下來,比你貼膜的成本還要高,所以這個是特別不划算的。

最關鍵是300塊錢的貼膜,4S店的銷售能給你報出五六千的價格,所以這點也是感覺虛假太高。如果你確實想貼膜的話,建議貼好一點的膜,這樣質量有個保證,用起來也會安心。寧可不貼膜,也不要貼差膜。另外很多車主一看貼膜的品牌挺好就要了,但現在的假貨都爛大街了,一般4S店都是那種幾百塊一大卷的膜,能會是好膜嗎?所以如果是品牌膜,一定要4S提供電子質保證書!

第二點質量太差的膜,除了容易鼓包之外,它的透光性會比較差,影響你的視線,尤其是前擋膜,如果透光性太差的話,在光線比較暗的時候,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因為我們貼膜的目的,第一個是為了降低紫外線的射入,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夏天的時候我們開車會曬的手臂痛。好的貼膜對紫外線的隔絕是比較強的,而且透光性比較好,所以前面開車或者坐車的人會比較舒服。

所以大家在4S店買車的時候,不要聽信銷售的一面之詞,送你所謂的大禮包。在很多有經驗的人看來,大禮包裡面最實惠的就是加油卡,其次就是保養抵用券,其他的所謂的大禮包其實都非常雞肋,能夠換成價值更高的物品就不要去使用這個大禮包。尤其是裡面的貼膜之類的,壞了還得撕下來,手工費還貼膜還貴,希望大家在買車的時候能夠記住這一點,這樣能給大家買車帶來切切實實的幫助。


車車喜好者


大部分人買新車是在4S店購買的,由於4S店熱情的服務以及花樣繁多的套餐,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它為“4兒子”。不少人表示在4S店購車時各項附加服務感覺非常值,在心裡暗自竊喜,覺著自己大省了一筆錢。提車後在旁人的提醒下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不禁感嘆“4兒子”的手段就是高,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庫存車大優惠

價格永遠是吸引人購買慾望的決定因素,而4S店常用的招數也是“購車大優惠”這一醒目的標題。這些所謂的大優惠無非是庫存車大優惠、加裝大優惠、大幅度綜合優惠等,首先庫存車顧名思義是積壓了比較久的車型,一般國產車從出廠開始計算,超過3個月即庫存車,但庫存車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定義。庫存車因為存放時間久,內部機械零件、電子元件是否損壞等不確定因素太多,不建議購買。如何辨別庫存車,最簡單的就是看車門及玻璃上的日期了。

加裝大優惠

小明去4S店買車,原款轎車標價10.58萬,現有5000塊優惠。轉眼他又看到旁邊原款車型的改裝款,加裝了氙氣燈、中控彩屏等配置,標價12.99萬,現有2萬的優惠。大多數人心裡一盤算,肯定選改裝款,不到5000的價格就可以享受這麼多的配置,無疑是非常划算的。4S店肯定不會這麼好心,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不知道該車是否為展示車,二是加裝的物品品牌是否可靠,4S店也要賺錢,以次充好的事例也不是沒有。

大幅度綜合優惠

綜合優惠4萬8,這樣的字樣對你來說是否很有誘惑力呢?但事實上綜合優惠不等於現金優惠。很有可能現金優惠只是很小的部分,真正佔大頭還是那些加裝配置,這些個玩意4S店說值多少就值多少的,你還不能質疑這個優惠的價格,這點真心坑,最終解釋權都在4S店手裡。

現在買車真正賺的都不是車輛本身的利潤,而是各種附加產品的利潤,比如各種禮包、贈品、精品等汽車用品。這些東西都是捆綁式的銷售,比如買車一定要買精品、現在購車送禮包、贈品等。實際上送的禮包贈品不值什麼錢,要求加裝的精品價格又比汽配城的貴上一倍不止。

看完車,談好價格,逃過了前面兩種套路之後,先別高興的把全款付咯,還有一個套路在等著你。在沒有看到車之前都不要開心得太早,有可能你會收到銷售的通知,目前暫時沒有車,需要等上半年,等你急不可耐的時候,話鋒一轉又告訴你可以加價提車。你或許可以態度強硬一點,LZ不買了還不行嗎。換來的確實各種各樣的原因推遲退款,什麼好心情都沒有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同樣沒車,銷售建議你加點錢提高配。呵呵,這加的一點錢都可以買一輛比亞迪F3了,不想等的朋友們只得勒緊褲子加價提車。雖然加價提車的4S店現在少了許多,但金錢是原罪,不得不防。

籤合同的時候白紙黑字一定要寫清楚汽車的型號還有相應贈送的物品,車可能還不敢坑你,但是送的東西可能貨不對板。比如說送原廠導航,結果送了一個山寨機。銷售有的是說辭,你是說不過他的,還是認真寫好合同為妙。


說了這麼多,你是否有所防範了呢?其實買車也要鬥智鬥勇,畢竟銷售的套路層出不窮,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被4S店研究出新的套路。當然也不要把4S店想得這麼可怕,這些現象也只是個別的4S店出現的,況且這些個套路我們都研究徹底了,機智如你還會被坑到嗎?


玩車教授


俗話說:只要套路深,鐵杵磨成針!哈哈,開個玩笑!有些朋友在買車的時候都遇到過“被套路”的情況,比如:想提現車必須加裝飾,加價提現車,必須在店裡做多少錢的裝飾,才可以提現車等等!其實這些套路都過時了,真正的“專家”既要套路您,還要讓您覺得自己撿到了一個大便宜,心甘情願的掏錢買單!

套路一:現車充足,不僅優惠大,還送保養券!

您可能會從您網絡上看到一些優惠信息,某某車型限時優惠,僅限XX天,店家“割肉”出售!還送您保養券!於是您滿懷激動的心情去某個4S店看車了,已經做好了當天要把新車開回家的準備。沒想到卻差點兒被“套路”!

到了4S店您發現確實優惠大,但是優惠只限頂配置車型,其他車型價格不變。優惠券確實有,但只能小保養使用,只能換機油機濾,並且不包括工時費,大保養不能用。這時候您拿不定主意了,於是給朋友打電話,朋友告訴您看一下車輛的生產日期,一看車輛的出廠銘牌,發現這輛車已經是半年前生產的庫存車!



套路二:私自增配版,官方並沒有這個型號

廠商推出否款車型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有些4S店發現,很多消費者都喜歡買中配,或者次低配版本,但是很多實用的配置只在官方的高配車型上才有。比如真皮座椅、座椅加熱、中控大屏、電動尾門等等。但是高配車型的價格比較高,不好賣。所以為了增加銷量,4S店會自己把這些配置後期自己加裝到否款車型上,並且價格卻比官方的高配車型便宜很多。


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後期加裝的東西都不是原廠配件,而且市面上價格比較便宜的低端貨。真皮座椅異味很大,抗磨損的程度低,時間久了會掉色。中控大屏的系統功能雖然不少,但是操作體驗不好,不僅反應慢,而且經常出現卡頓或者死機的情況。

巖哥的觀點:以上這兩種情況,是一些低端汽車品牌,或者規模比較小的4S店,使用的“套路”大家在買車之前最好做一些相應的功課,瞭解一下自己想買的車型都有哪些配置,買車的時候不要盲目圖便宜,儘量去那些有廠商授權,並且正規的4S店買車。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想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常去4S店裡面轉悠,發現如今面對專業的銷售,輕鬆的尋到車價並且促成交易還真是一件辛苦活!銷售受苦受累的推薦車輛,生怕消費者不買車;而消費者買個車也是轉來轉去,思前想後,生怕銷售誆騙自己高價格等等,所以面對這樣的一個大件商品,有的消費者還是很在意上心的,很多話語言詞之間仍舊要嚴謹為妙!

第一,我還沒想好什麼時候要?

銷售聽完了之後,估計就已經沒了心氣,只能給個大致的報價,不會給與底價,不過陪您看完車輛之後,肯定會說幾句,過一段時間車輛還有優惠和折扣,到時您決定買了可以找我先!意思就是讓消費者決定買車的時候,能先來找自己。

第二、這車我不太懂!

這樣銷售就會突出車輛的優點,然後把競爭對手的車型都比下去,另外,還會推薦高配或者旗艦版的車型,不僅車況好還物有所值。其實無形中增加了購車成本,有些配置看似高大上,實際沒有什麼作用。

第三、這車還能優惠嗎?

一般這麼說的時候,銷售就知道心動了,肯定會適當的讓一些,但是絕對不能給與底價,並且還有的條款必須辦理,比如店內上保險,買裝飾,導航禮包等等。

第四、這麼大發動機費油嗎?

基本上都是會回答相對不費油的,比同級別對手省一些,因為油耗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是過不去的坎,所以少說一些仍舊可以博得消費者信任。

第五、我就來了你這一家店,離得近也不遠!

這樣就給了銷售借題發揮的地方,即便銷售不相信您只來了這一家店,但是車型的價格不管再怎麼尋找也不能比銷售更清楚價格的優惠程度。

所以這時候聰明的銷售都會接過來說:“當然了,咱們這家店在這附近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車型價格是最優惠的,最主要的是都有現車,很多二級或者別的店有時候還從我們家提車呢!?”其實,給與的報價也是一步步的優惠,不會一降到底,這點消費者最好自己多留意!

第六、我看了別家店沒有現車才來您這塊的

這就等於告訴了銷售兩個情況,第一車主真心要買車,而且是現車;第二,等於透露給銷售現在只要有現車即可,價格上肯定能夠拿一把!

於是,銷售肯定會順著說:“那是,要不是這個您早就提上了,放心我家店肯定有現車,而且充足!價格上肯定讓您滿意!那家店給與的報價如何?看著差不多我就給經理申請申請,肯定比那家低不會讓您白跑了!“

將預期的價格透露給對方後,一旦發現您覺得價格高了,或者優惠少了,肯定拿著有現車這個事情說事,到時看在可以直接提車的優勢上自然會有很多消費者投降,所以這句話最好不要說。

第七、今天再便宜些,我就定了!

這個在過去看似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而如今卻被銷售看到的機會,反而不好!這樣的話術都是會在消費者已經準備買車掏錢的最後階段,只要在蹦一下,肯定能促成交易。

於是多數銷售是不會再優惠了,而且會說:“哥哥,這已經是跟經理商討的最低價了,再低了真的不能成了!”,最後,很多消費者就認為肯定是到底了,於是就交錢提車了,到底是不是已經擊穿了底價,我們卻不得而知!


花生好車


俗話說得好:貨比三家,選靠譜的熟人瞭解所選車輛後,再對比附近的4S店,再找熟識的人買,畢竟賣車裡面有好多貓膩,如車輛性能,售後,贈品,是否改裝車等等,希望對你有用,我是這樣買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