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再也說不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為什麼我們再也說不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作者 | 周淮安


一千多年前,日本佛俗混亂,綱紀大墜。

日本佛教界求助於唐朝,希望高僧鑑真能東渡弘法傳戒。

鑑真的弟子們卻苦勸鑑真,希望他能留在大唐--那時東渡日本驚濤駭浪,九死一生。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鑑真藉此四句勸說弟子,決意東去弘法,終將佛教戒律帶到了日本,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其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保存至今。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為鑑真東渡寫過一部小說,名為《天平之甍》。

“天平”,即指日本聖武天皇天平年間。而“甍”意為屋脊之巔,是古代建築物的最高處。

“天平之甍”是日本文化界對鑑真的最高評價,認為鑑真帶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代表了天平時期日本文化的最高境界。

一千多年以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迴流中國,鑑真以這種方式重回故國。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局援助湖北的物資上,印上的這句偈語引起了網民熱議。

為什麼我們再也說不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不僅如此,日本接連幾批援助物資上,所印的漢語都讓人一震。

日本捐湖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富山縣捐遼寧:遼河雪融,富士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日本鶴舞市捐大連: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從詩經到唐詩,溫暖而感人,優雅而得體,體現了中日文化上的源流,以及人之為人的共同情感。

豆瓣上有人戲謔這是“送文化下鄉”。

不少人感慨,為什麼感覺日本更懂中國傳統文化呢?

歷史的原因我就不說了,前面幾篇談歷史的文章都被小怪獸吃了。

用這段時間流行的話說,我感到“非常痛心,非常內疚,也非常自責。”

還是談談現實吧,個人認為這與話語體系有關,但這事兒也不能說太細。

文化的粗鄙化與套話、空話、假話流行不無關係,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風雅還不如“雙擊666”“扎心了老鐵”直抒胸臆。

我曾經認識一些單位寫材料的“筆桿子”,不少人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甚至很有才華,但寫出來的東西卻總覺得沒文化,在八股文上加點四六句就算“有文采”,把網絡流行語用兩個就叫“接地氣”。

我曾經很不理解。後來一位朋友告訴我,你都不知道寫材料的人有多難?

一是每個領導口味風格不一,同樣的材料,這個領導可能覺得你才華橫溢,換個領導可能覺得你狗屁不通。

因此,換個領導就得變換語言,還得讓他有新鮮感。

有的喜歡“用力、大力、推進、掀起高潮”的氣勢。

有的沉迷“要、要、不要、還要”

的對仗。

有的偏好“進一步、狠抓、深入、堅持不懈”的持久。

但總體來說,喜歡文雅風格的少,喜歡簡單直白的多。

某次,一位朋友忽受單位領導表揚,認為其講話稿寫得實,有氣勢,體現了實幹精神。

後來發現,領導欣賞的那句是:“我們的工作就是一個字‘幹’,第二個字‘幹’,第三個字還是‘幹’!”

還好,這個講話稿不需要翻譯成英文,不然連續三個“F"打頭。

二是明明你只是旁邊拿小本本做記錄的人,卻要你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想講清楚“我是如何創造歷史的”。

越是工作搞得一塌糊塗,越是希望你妙筆生花,似乎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明明老闆腦子裡是漿糊,既無思想又無想法,卻要求“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生動鮮活”,話都好說,你來寫寫試試?

三是明明從事的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工作,卻聚集一群人反覆“打磨”,以修改了多少稿作為衡量好壞的標準。

一些單位“推稿子”已經發展到在會議室用一塊大屏幕,將稿子投在上面,大家一字一句地過,領導居中聽大家的意見。

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剛剛起跑;五稿六稿,還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

領導虐我千百遍,我寫材料如初戀。

這樣搞來搞去,文風自然就壞了。

“高風相賓友,古義仍兄弟。”這是網友回贈日方的一句詩,出自蘇軾。

“禮失求諸野,風雨遇佳鄰。”這是一位網友留言,頗受好評。

“從此不看橫店劇,與君共賞蒼井空。”這也是網友的留言,雖明顯不工整,但卻體現了對“東京熱,還是不熱”的深切關心。

鄰邦對中國文化的尊崇引發了網友的創作熱情,不論水平如何,重文化、多交流總是好事情。

小時候讀了不少唐詩宋詞,因為老師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改變命運。

長大後才發現,讀再多書也沒能改變“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氣質。

直到前幾天,我看見一個朋友發了下面這樣的圖,才覺得多讀書還是有那麼一點用。


為什麼我們再也說不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本公號作者新書由三聯書店出版

該書以漢匈百年戰爭為切入點,著重反思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和重農抑商的國家發展模式對西漢王朝盛衰的深刻影響,並與同時代發展的古羅馬進行相應的橫向對比,力圖還原一個更接近歷史真實的漢武帝時代和漢匈戰爭。


為什麼我們再也說不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