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推動日常監督和長期監督創新發展


德宏:推動日常監督和長期監督創新發展

“運用‘蹲點式’談心談話監督,共與486名領導幹部進行交心談心,推進日常監督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這是德宏州紀委監委2019年以來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形成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四個全覆蓋”的監督格局,不斷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一個體現。

監督是紀委監委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審查調查和問責處置就沒有基礎。2019年以來,德宏州紀委監委始終把監督放在首位,重點強化監督職責,轉變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的政績觀,創新監督理念和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更加紮實做好執紀問責、調查處置等各項工作,為肅清餘麻約、王俊強等案件不良影響,堅持問題導向,從已查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制度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入手,深入排查政治生態汙染源,長震懾、織密籠、強教育,督促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執行州委修復和重構風清氣正政治生態若干意見“1+N”制度體系,抓好4個方面18條措施的落實,督促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八小時之外”監督、日常考核、激勵擔當作為、容錯糾錯等制度規定,持續正風肅紀,淨化修復政治生態。

開展談話函詢是紀律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印發《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辦法(試行)》,製作談話函詢流程圖,具體規定了開展談話函詢的報批、程序、時限、處理方式等,做到依規依紀依法處置反映問題。同時要求談話對象在單位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或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對群眾反映個人的有關問題進行說明或檢討。對談話後思想政治意識不強、工作熱情不高、作風紀律轉變不明顯的,再組織開展第2次談話,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確保談話效果最大化。2019年,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約談函詢、批評教育564人次。通過談話,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科學研判政治生態趨向性,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

“向全州56個鄉鎮(街道、農場)派出監察室,實現了全州監察監督全覆蓋。”這是州紀委監委2019年監察監督交出的其中一份成績單。落實《德宏州縣(市)監察委員會向鄉鎮(街道、農場)派出監察室工作實施方案》,打通了監察監督全覆蓋“最後一公里”,實現了對鄉鎮(街道、農場)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無盲區、無死角、全覆蓋,形成了監察職能在基層運行的有效機制,讓監察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及時發現和懲處“蠅貪”“蟻腐”,讓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基層得到有效整治,讓基層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提高派駐監督全覆蓋質量”是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在部署工作時提出的明確要求。2019年以來,德宏州紀檢監察各派駐機構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持續深化“三轉”,立足職責定位,切實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制定《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履職考核工作方案》,通過工作清單化、督導常態化、管理規範化、考核標準化,強化對各派駐機構的監督管理考核,督促履職盡責,最大化發揮各派駐機構“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2019年,州紀委監委調整優化派駐機構設置,統一設立20個派駐紀檢監察組,賦予監察職能,監督州一級黨和國家機關72家單位及5家州管企業,同步推進州屬院校紀檢體制改革,明確州屬院校紀委接受院校黨委和州紀委的雙重領導,派駐監督體系日益完善。

“2019年,全州共開展3輪巡察,發現問題405個,移交線索26件。”其中,針對餘麻約、楊剛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惡劣影響,州委開展了以修復和淨化政治生態為重點內容的第七輪、第八輪巡察,對州人大機關、州公安局等7家單位開展常規巡察和淨化政治生態專項巡察,對3家單位開展了巡察“回頭看”,兩輪巡察共發現問題145個,移交問題線索16件。德宏州以巡察為基點,整合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力量,促進被巡察單位抓早抓小,對小、微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對深層問題建立長效機制,長期整改,以點帶面促進轉變工作作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州紀委監委在監督執紀過程中,既有力度、又重尺度,實現監督工作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最大化。同時,與審計監督有機結合起來,與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效貫通起來,構建一張嚴密的監督網,健全監督體系,形成監督合力,防範一切病毒對黨健康肌體的侵蝕,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保證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鄧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