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快評|警惕“停課不停學”成在線教育“拉人頭”的噱頭

[釘科技述評] 疫情來襲,線下教育無奈停擺,在線教育則看到了機會。

釘科技此前已經報道:1月26日,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宣佈從2月10日起,推出從週一到週五與校內時間同步的全年級各學科免費直播課和自學課,向全國用戶開放;1月29日,VIPKID宣佈為全國延遲開學的孩子們免費提供春季在線課程;網易有道等企業也先後提供免費線上課程。

同時,陸續有線下教育機構發佈公告稱將轉移線上。比如,新東方等將業務“平移”至線上。除了學而思、新東方,包括精銳、中公、高思在內的眾多培訓機構也在進一步探索將課程轉至線上。

釘科技快評|警惕“停課不停學”成在線教育“拉人頭”的噱頭

停課不停學,是教育部門的號召。這句非常勵志的話,在疫情爆發的大環境下,成為很多教育機構的宣傳語。筆者認為,鼓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但在線教育機構不能用販賣“學習焦慮”、“口惠而實不至”這樣取巧手段,實現“用戶拉新”的目的。

為何低成本“拉新”對在線教育平臺十分重要?原因很簡單,平臺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釘科技此前就報道過,51Talk披露的數據是,2013-2018年,公司獲客成本由1232元上漲到4312元;而VIPKID創始人、CEO米雯娟也在2019年公開表示,公司獲客成本在4000元左右。

如此高的獲客成本,對在線教育平臺的盈利造成了巨大壓力。再加上師資、技術、運營、辦公等成本,很多在線教育機構都處於虧損狀態,只能靠融資續命。

因此,如果可以低成本拉新獲客,對於在線教育平臺來說,誘惑會非常大。而疫情期間由於線下教育(包括公辦教育)停擺,線上教育的特長更大程度上顯現出來,因此利用這個時機大力拓展用戶規模,成為在線教育平臺的集體選擇。

目前來看,這些在線教育平臺的做法有兩個:一是大力宣傳“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和家長有更多的學習緊迫感;二是以“免費”“公益”為旗號,吸引學生到其平臺參加課程學習。

筆者認為,不排除這些在線教育平臺為居家不能外出到校的學生,提供了一些學習機會和資源,但如果過分進行營銷炒作,甚至動作走形,則會對學生、家長帶來額外負擔,且很可能在投入巨大精力和成本後,收益寥寥。

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超前學習”。利用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一些在線教育機構推出了各自五花八門的課程,很多都屬於超前教育的內容。

對此,釘科技注意到,教育部已明確發出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在各地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

過早提供新學期線上課程,將會增加學生學業負擔。一些在線教育機構打著“停課不停學”的幌子,行“超前教學”之實,有悖於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本意。

另外,釘科技觀察發現,很多免費的在線教育課程,質量參差不齊,一些粗放的大課班模式,更是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將大量精力投入到這樣的學習平臺,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其實得不償失。

再有,很多平臺其實只是將“免費”“公益”當作引流的手段,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非常有限,最終目的是讓家長購買價格昂貴的會員或者課程,從而將學生長期綁定在平臺上,實現“轉化”的目的。

總之,在線教育平臺在“疫情”期間以公益的姿態為社會提供教育資源是值得鼓勵和讚賞的,但切忌動作走形,以此為“契機”進行無節制炒作、販賣學習焦慮,實現低成本“拉人頭”的目的。

釘科技認為,拼課程教學質量、拼全流程服務、拼精細化運營,疫情之後的在線教育平臺,依然需要正道成功。(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來源:釘科技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