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重,可村裡這時候有位老人過世不去不行,去也害怕怎麼辦?

用戶3590175575349


人有生老病死,而活著的人凡事還得講究人情關係。在疫情之前我們當地對於喪事的舉辦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的是很隆重的。像提問者所說的在當前疫情下在我們當地已經發生了好多起了,而他們的處理方式如下:

一、地方政府或村裡規定(大概意思):主人方在利用微信、電話、寫告示等形式告知本村人或除本親以外的人不舉辦宴席,個別人還不接收禮金等措施。死者至親的人可以送喪,也可以按當地的風俗請人做法事,但限定每餐桌席的數量不超過三桌,一侓從簡。

二、當然在我們農村地區還是比較講究“人情世故”,所以一般本村的都會去慰問和送禮金,所以如果像提問者所說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去送禮金和慰問,但你不能呆在那兒吃飯或聚集。必定心意到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一定要吃飯嘛!如果實在很怕被傳染,就是不去電話慰問一下也是可以的。現在這種情況,一般懂道理的主人家也能理解的。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望大家評論、交流!謝謝


剛哥農村生活記


這個問題我剛好遇上,我們這邊就是遇到了,一切簡單化,本來可以有很多花費的,村上必須每家去一人,給人家跑事情,但是這次疫情期間,十幾個人就可以了,今天去挖墓坑,第二天入土為安,必須要戴口罩(大夫用的那種口罩),在東家看來花費少,對我們來說,疫情期間越快處理越好


以恆L


疫情嚴重,可村裡這時候有位老人過世不去不行,去也害怕怎麼辦?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就納悶了,疫情嚴重期,你不去怎麼不行了,難道主家的人還非拉你去不可嗎?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要特殊看待這個事情,就是村裡有人入世,也要一律從簡,不準大操大辦,不能人員聚集,主要還是防止疫情擴散或者交叉感染。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這特殊時期,我們不能因為講情面,不能因為老人去世的悲痛而忘記現在是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現在要化悲痛為抗擊疫情的力量,我們需要好好的保護好生者的身體健康才是最好的。

村裡老人去世,操辦後事,特殊時期只能由其直系親屬,並且只能本村的親屬,對於外村的親屬都不能進村,現在防疫要求,去世的人需在三天之內火化出堂,不能在家裡久放,並且去火化的線路需要提前和村幹部協商好,儘快避開人員密集區,中途不能停留,跟車不能超過二十人,車輛不能超過三輛的。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儘量減少人員聚集,以防萬一。


當然,村裡的老人,怎麼說都是長輩,去世送最後一程也是可以的,但是要等火化回來後上山的時候,要確保每個人都戴上口罩,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要交談,完了之後不能聚餐,直接回家洗手洗臉就好了。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恰恰就在前面10天左右,我們村有一位老人不幸去世了,如果沒有疫情出現的話,去世當天都是喪事音樂早早的響起了,然而現在的情況下,沒有喪事音樂,當事人家庭沒有通知村裡面的人去幫忙,就這樣悄悄的下葬了,估計就是他家至親的幾個人一起埋葬的,當然村裡面的人都是直接去送人親就走了(掛號),沒吃飯。


隨影數碼交流


在目前,對於農村老人過世,我們地方是經地方政府組織送上山的。在這期間,基本上是不舉行什麼辦酒或飯菜的,大家都是在家自行吃飽才來送老人上山的。至於親戚之間的人親行走,就是自己和死者關係有多近,可以不親自上前的那種,就釆取微信紅包轉發之類了。如果是自己一定要上前佔主要的,可以與地方政府協商帶上口罩參加死者葬禮。但是期間是不允許大操大辦或者是聚眾操辦的。




北方的郎161765506


在我這疫情很嚴重,每個路口設有檢查站,有事出門要辦通行證,三天才能有一個人出去,大家都很自覺。還真有這樣的事。前天鄰村有一個九十多歲老太太死了,沒有幾個人就把他葬了,因為誰也害怕病毒,再說早就不讓集會了。《要不是有這種情況,以風俗操辦,可能有上百人相送。》遇上這樣的事情,也是兒女不願看到的,沒辦法,誰讓他趕上了呢。


老正義人


關鍵時刻見人品,

在親戚,鄰居,朋友……最需要人幫忙的時候,你在做好自我保護的前提下,去給人家幫忙,

只要對方有良心懂得感恩,就會記你一輩子的情,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你有事了,你最需要別人給予幫助時,你是不是也很渴望有人來幫你,

所以關鍵時刻見人心,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猛禽950


疫情嚴重,村裡有老人去世,目前對於這個問題鄉鎮度提出的是“一切從簡”!

我家這邊是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2月6號的時候村裡有老人去世了,按照本地習俗,老人去世停放3天,因為鄉村防疫,主人家放了三天的哀樂,不設酒席,前兩天沒有進行復雜的喪葬習俗。2月8號埋人當天,所有人包括村裡幫忙的,親戚,朋友等全體戴口罩,全程不交流,挖掘機進行填埋,埋人完以後各自回家,不聚集燒紙等。



所以我建議你,如果不得不去的情況下,可以佩戴口罩,避免和他人進行交流,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回家後把身上衣物消毒清洗,自己洗個澡換上乾淨衣服,隨後的幾天注意測量體溫,有問題及時就醫。

這就是我所有的觀點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d3f886db41f4fe8b599a62f36d066b0\

鄉情贇哥


最近,剛好有個朋友經歷了親人去世,內心感觸還是比較深的,“死生之外再無大事”,一個人的從呱呱墜地到奄奄一息都需要儀式感,這是我們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一方面領裡守望,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農村尤其體現在紅白喜事上,另一方面當前恰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階段,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都在經受著病毒的考驗,國家政府倡導“待在家裡就是做貢獻”。

我的看法是傳統美德不能丟,特殊時期,一切從簡,緬懷逝者,做好自身防護,關注生者健康。

二月已到,春風不遠,向光前行,力破陰霾!



疏影2020


你好!我是鄉村一條。

很慶幸在這裡看到你的問候,疫情當前,這可能也是眾多人們此時遇到的,把你所述問題答好答對,對你,對許多人們也有很大幫助,竟然如此,那我經整理所得以下三點總結,來給你作個詳細回答吧!

1、瞭解疫情趨勢

首先你要了解當前疫情變化情況,和疫情的厲害程度,是在持續還是已相對穩定,要對這些有所瞭解,或做心裡準備,或者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在家我也經常看了新聞,得知,此前疫情相對穩定,有下降趨勢,但也不能鬆懈。

2、務必要加強對疫情防禦知識學習

自我及家人要加強對疫情防禦知識的學習,多聽聽廣播,多看新聞,對疫情形式和防疫知識要有一個深入的瞭解,只有對疫情瞭解看懂,你才能在去與不去做出一個更好的防疫,有哪些需要注意,這樣才能竟保護自己,對他人也有好處。

3、做好去後的思想安排

竟然是有人過世,那我們也不會袖手旁觀吧,總得去看看,幫幫忙,但是,現在還是疫情期間,不能一家人全都去,家裡人去一兩個人就可以,都去,造成主人家人員過多,這樣會加大了意外的風險,哪怕是去幫忙,但要注意不要過多人聚在一起,做到儘量分散活動,減少接觸。

只有對疫情有深入的瞭解與認識,加強疫情防禦知識和學習,對去幫忙人員和幫忙活動的認知,才能做好不失情義,不被感染的可能,也才能對自己對家人及對大家有更好的負責。

謝謝!但願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