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地能散養土雞多少隻,該怎麼養?

追夢人63444901


散養土雞的密度,是決定你家土雞夠不夠“土”的基本條件。密度過大飼養出來的就不是真正的土雞,而是散養雞了。所造成的結果就會以你的生產目的背道而馳



很多人在散養土雞的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土雞飼養的密度擴大,以為養殖的數量多了,生產效益就高。其實這是個最大的誤區,散養土雞的密度過大,不但會影響土雞的品質,還會影響土雞的生長髮育。


土雞密度過大的影響

1、土雞的密度太大,造成雞群的活動空間小,運動量就會降低。也就意味著土雞的肌肉會不夠結實,吃起了沒有土雞肉的那種緊湊感。

2、土雞的密度過大,會造成養殖場內天然的食物不充足。要是平時又不多給雞群補充足夠的營養成分,土雞的生長髮育就會變得緩慢,甚至降低雞群的免疫力,提高感染疾病的幾率。

所以散養土雞的密度不能跟散養雞比,散養雞的密度每畝可以飼養幾百,甚至上千只。但是土雞就不行了,考慮到土雞的生活規律和食物的補充,筆者建議每畝控制在50~80只為宜,當然了,越小肯定是越好。不過從商業化的角度出發就不能亂來了,畢竟養殖是為了收益。

散養土雞需要注意的事項

1、放養時間

散養土雞都是在野外的環境中,免不了會受一些野生動物的侵襲,所以儘量保持天亮後2個小時 “放”、天黑前兩個小時“收”,因為野生動物幾乎都是在晚上活動的。



2、飼養管理

①、散養土雞一定要多關注本地的天氣預報,土雞在野外也經常會受到狂風暴雨、雷鳴閃電等的侵襲,被這種情況導致雞場潰散的案例太多了。

②、雖然控制了土雞的養殖密度,但還是建議採取輪牧的飼養方式。大家都知道,土雞的覓食能力強,破壞能力也不可小覷,輪牧可以使場內植被加速恢復生長,和昆蟲類的再生。


散養土雞的雞舍要搭建在地勢較高且通風向陽的地方,密度可以跟散養雞舍差不多,因為土雞的雞舍只是提供雞群休息的地方,只要保持乾淨、舒適,定期消毒就可以了,每平方米可以調到10~20只,具體視土雞大小而定。


農村蔣小蘭


一畝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差不多有670多個平方米。而670平方米的一塊地,要問能散養土雞多少隻,這個取決於你的土雞到底有多純。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純土雞,它的體型是很小的,大約和野雞差不多。成年正宗土母雞體重在1.4千克左右,而公雞在1.8千克左右。


而現在市場上土雞和肉雞雜交二代土雞則體型比較大,是純土雞一至二倍。成年母雞在3.8~4.0千克,公雞體重在5斤左右。而這種雞散養的話,一平方米大概在6只左右,除去蓋雞舍所佔地面積,能養500只左右。而純土雞的話,除去雞舍佔地面積,能養600只左右。

這只是普通散養的算法,也是一畝地散養土雞的極限。如果密度太大的話直接影響雞的生長,而且還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因為雞它是群居動物,喜歡扎堆,密度太大,會有踩踏,擠壓,導致死亡。如果是放養的話,一畝地養50只左右的土雞為最佳。

那麼散養土雞該怎麼養呢?

我自己也養了三年的散養土雞,對這方面有著自己的經驗,我們來一起交流一下。在雞苗脫溫後,45天左右的時候,我們把它們便會趕出雞舍,讓雞仔在雞舍周圍熟悉環境,大概一個禮拜之後,它們會自動去林地採食,自由活動。

在60天的時候,改變雞飼養方法,早上投餵少量的由玉米,小麥,豆粕等農作物的混合物,然後不用管,它們會自動跑去外面。中午投餵投餵點青草菜葉等,然後再給喝由板藍根煮的湯水,(隨著雞的生長,調換不同的湯藥),晚上回來再喂點糧食,比如玉米小麥等。

其實散養土雞說好養也好養,說不好養也不好養,最主要取決於你自己,看你能不能有耐心,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怕不怕髒,怕不怕累。

我是西北耕農人,專注養殖,如果你有更多養殖問題,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私信我,我們一起交流討論,期待你的到來謝謝!


西北文輝


可以在一畝的土地上養多少隻雞? “對於這個問題,我願意與您分享您的個人意見。

雞的密度取決於使用的模式,人工密度的密度和自由放養的密度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不需要運動場。後者是必需的。因此,一畝的土地用於自由放養的雞,密度相對較小。有必要建造雞舍和遊樂場。可以飼養多少隻雞,如下:

一畝土地上的活雞數量

一畝土地,約667平方米。雞的大小是多少?通常,雞舍面積為0.14平方米,相應的運動場佔地面積為0.25平方米。雞肉總面積為0.39平方米。計算,一英畝的土地可以在1710年左右上升。但是,考慮到雞需要更多的運動和尋找昆蟲,他們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 1710有點密集並且可以適當地減少。根據經驗,1000~1200是最合適的。當然,您還需要考慮一些成本並確定雞的大小。

散養土雞養殖方法,人們很容易誤解。散養雞與普通養雞場的養雞,是不相同的。

科學育種提高雞的成活率,自由放養的科學育種在雞中非常重要。在育雛開始時,需要特別注意。首先,選擇小粒全價複合飼料並少量餵食。開始時,每天餵食7到8次,然後逐漸減少;進入繁殖期後,雞飼料逐漸中等。雞飼料被更換,因此雞適應一週。使用雛雞後,每天開始餵食4至5次,然後逐漸減少至中午和下午,並在晚上補充。它不是中午飼料,目的是強迫雞吃。 驅蟲,控制疾病,提高自由放養雞的存活率。自由放養的雞也受到各種疾病的影響。

放養後,第一次驅蟲約一個月,第二次驅蟲是在第一次驅蟲後一個月,這種方法可以去除雞寄生蟲,蟎蟲和蟎蟲。自由放養的雞通常在30至6個月內放養。 我種了5畝的土地,但只種了600畝。事實上,約2-3平方米的雞肉就夠了,一般來說,最好將雞保持在500的倍數。這種疫苗非常方便,可以產生最好的效果;首先,天氣寒冷,雞群將留在群體中,三個層次將合併。所以所需的區域不需要那麼多,這兩點是關鍵,房子的大小實際上不是問題。





養種農村


目前土地單純用來從事土雞養殖並不多見,究其原因還是利潤率較低。成本分析:1.土雞養殖,為保證肉質及蛋的品質,以及防疫需求,養殖密度不能過高,一般畝均500只左右,土地租金以900元/畝年計,成本分攤到單隻雞約2元,2.雞苗及防疫成本,目前雞苗單隻約3元左右,防疫成本至少每隻2元,3.飼料成本:幼苗階段需細料飼養,單隻成本約3元,隨著生長需逐漸添加草料及玉米飼料以保證肉質,至生殖成熟(6個月)飼料成本單隻約20元。3.母雞開始下蛋後,繼續飼養兩月左右至公雞單隻重量2.5斤左右,此時公雞需立即出欄,中間飼養成本約8元。此時總成本約38元,幼苗成活率約95%,加上雞舍、圍欄、投餵工具、人工每人150一天(畝均0.5人,僱工為農村50歲以上工人),若此時全部出欄綜合成本約60元每隻,市場價格30每斤,毛利單隻15元,畝毛利約5000元左右。4.若母雞不出欄,留以產蛋,目前土雞蛋約0.8元/枚,產蛋率約70%,每隻雞每天飼料約2毛錢,平均每隻雞每天毛產出0.36元,每天畝產出利潤(扣除人工)約15元,產蛋週期一年,連肉和蛋扣除各項支出母雞兩年總產出約8000元,公雞產出約3000元,畝均年利潤約為5500元左右!

風險分析:1.防疫風險,若發生傳染病,則顆粒無收!

2.需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利潤,養殖低於5000只效應較差。

建議:小規模養殖需配合其他項目共同執行,實現複合化養殖,例如,農家樂跑山雞,葡萄架林下雞等。


人文歷史影視


"一畝地能散養土雞多少隻,該怎麼養?"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養雞的密度,要看是採用什麼模式,圈養和散養的密度是不一樣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不需要運動場而後者需要,這樣一畝地用於散養雞,密度相對要小一點,要建設雞舍和運動場。具體可以飼養多少隻雞,分析如下:



一畝地可以散養雞的數量分析

一畝地,大概有667平方米。而雞佔地面積多少呢?通常情況下,一隻雞在雞舍的佔地面積為0.14平米,相對應的運動場佔地面積為0.25平米,合計一隻雞的總佔地面積為0.39平米。照此計算,一畝地可飼養1710只左右。然而,考慮到土雞需要多運動,尋找昆蟲吃,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1710只,顯得有點兒密集了,可以適當降下來。根據經驗1000~1200只最適合。當然,也需要考慮一些成本,決定養雞的規模。



散養土雞養殖方法分享

散養土雞養殖可不輕鬆,很多人養殖的過程之中容易進入誤區,把土雞養得跟一般養雞場的肉雞一樣,失去了土雞本應該有的特色。具體怎麼樣,且看如下:

  1. 科學餵養,提高土雞成活率。散養土雞,科學餵養很重要。從育雛開始就需要特別注意。首先,選擇小顆粒全價配合飼料,採用少撒勤添的方式餵養。開始,一天餵養7~8次,以後逐漸減少;進入育成期的時候,雛雞料全部逐步換成中雞料,讓雞有一週的適應期。使用中雞料以後,開始先是一天餵養4~5次,接著逐漸減至中午、下午各一次,晚上再補一次。中午不為飼料,目的是迫使雞自己去覓食。
  2. 驅蟲,防治病害,提高散養土雞成活率。散養雞也會受到各類病害侵襲。故而,需要做好驅蟲的工作。第一次驅蟲,是在放養之後一個月左右,每隻雞使用驅蛔靈半片;第二次驅蟲,是在第一次驅蟲之後的一個月時間,每隻雞使用驅蛔靈一片。這個方法可以驅除土雞體內的寄生蟲、蛔蟲和絛蟲。



散養土雞的成本

養雞的成本也是蠻高的,按照以上提及的飼養1000只土雞,成本大概為,一是雞苗,3元/只,共3000元;二是養雞場的投入,先是一畝地的租金800元/年,而雞舍建設一個簡單的雞棚就可以,大概需要投入5000元,小計5800元;三是飼料成本,6個月出欄,在這時間段裡,平均一隻雞需要20斤飼料,1.2元/斤,小計24元。總計需要24000元;四是藥品和疫苗投入,平均一隻雞需要投入2.5元,1000只雞需要2500元。

最後,散養土雞的總共投入為:35300元。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現在農村都有散養土雞不在少數,土雞飼養需要地方比較寬敞通風,最後在野外放養。我來說說幾個觀點!

第一:散養土雞要在野外地方寬敞通風的地方,雞的數量不能過多,數量過多會對土雞生長環境不好,餵食量大雞也會經常打架而受傷,這樣的土雞是質量是不會高的。

第二:土雞餵食量過大對土雞肉質量不好,雞跟人一樣吃太飽就不運動,這樣養出來的土雞肉質鬆弛不結實口感不好。

第三:散養的土雞一畝地差不多80只以下比較好,餵食不用過多,這樣土雞就會自己去找食物。雞運動量增大這樣雞的肉質就會結實,吃起來會鮮嫩有緊湊感。

第四:其實土雞數量多不是優勢,雞的生長質量低只能導致價格下跌。如果土雞數量相對運動量比較足,養出來的土雞生長質量更好,價格更高。

散養土雞要特別注意天氣災害,要有避雨的地方,土雞非常聰明也非常害怕水,所以土雞淋雨就會生病。再次要做好雞的天敵入侵,比如蛇、狐狸和其它的天敵,所以要用鐵絲網圍起來,這樣也可以防止土雞跑出去。大哥美女看完點個讚唄!


農村漢哥


首先,1畝地按660平方米計算,土雞按三黃雞來說。

每一個大雞的活動範圍推薦5-8平方米,那就是800只雞左右。

倒是,如果是山坡林下養雞,這個密度會對植被產生很大的破壞。

現在養雞,育雛和脫溫在雞舍裡進行,給雞群提供一定的活動場地即可,配合自配的飼料,這樣,對於免疫以及躲避天敵病害是很有利的,一旦土雞養殖量超過500只,必須科學計劃而不應該只是考慮能最大化的放養多少雞。

在雞舍中飼養的土雞,不考慮活動範圍大小的話,每平方15-20只,再多就擁擠不堪了。


漁歌說


解讀問題:

一畝等於666.7平米;

土雞:是我國的地方品種雞,如湖南桃源雞、清遠麻雞、杏花雞、煙霞雞等

如何養:一般養殖方式有散養、平網養殖,地面養殖、立體弄養。

方案:

如果選擇散養,成年雞密度為10平米1只,一畝地66只就可以了,適合一般農戶小家庭。

如果是圈養選擇立體籠養,需要建雞舍,成本大,一畝的廠房應該可以養上萬只。適合事業型個人、公司幹。

具體看自己的情況而定。

如何養雞的技術可以多學習,多交流。

我已經提前入坑,范家大院最近更新《養雞筆記》,記錄養雞成長史。歡迎關注交流,謝謝。





范家大院


現在我非常不建議養殖土雞,因為我本來就是從事這樣的工作。見過太多的人入坑,也見過太多的人賠錢了。我可以這樣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養只土雞如果沒有名頭。10個人有10個人會賠錢,前一段時間我的一個網友還問我,養了很多土雞產了很多土雞蛋,堆在家裡面都愁壞了,按照市場普通的雞蛋賣他又捨不得,賣的價格高別人又不買賬。


林下養雞是個坑

林下養雞就是個坑,多少年來有多少人入了這個坑,一直有人在賠錢也一直有人在不斷的入坑。為什麼說現在林下養雞非常困難呢?

1.土雞遍地走:現在市場上的土雞兒幾乎遍地走,為什麼是這樣子的呢?主要是因為你不瞭解市場,我們國內最大的“土雞養殖公司”——溫氏集團,他養殖的土雞佔了國內全部土地的84%的市場。也可以說我們國內市面上的三黃雞,100只當中他的公司的就要佔8只左右。他們養殖的三黃雞,公雞80天就可以出欄、母雞65天左右出欄,而且是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同樣的三黃雞哪一個利潤更高呢?


2.形成品牌是王道:現在的三黃雞必須要出名才能賣得出去,否則基本上都以規模化養殖為主,如果出不了名堂,養殖土雞就是一片黑暗,只有形成了品牌才具有競爭的能力。

所以林下養雞基本就是坑,我們這裡也有各種養雞的,我隔壁就是弄的林下養雞,雞現在也沒有了,樹林裡面也光禿禿的,如果賺錢的話它為什麼不繼續幹下去呢?因此不要奢望這種模式能賺大錢。


畜禽養殖學堂


一畝地能散養土雞多少隻,該怎麼養?

土雞是比較健康、口感比較好的農村養殖的雞,在東北叫做“笨雞”。肉質微黃、口感較為有咬頭、風味較好,且生長期遠比規模養殖場的雞的生長週期要長的多。那麼一畝地能散養土雞多少隻?

1、耕地。如果是在耕地內養殖土雞,比如玉米地、高杆高粱等耕地內進行散養,建議每畝地不超過20只。主要是雞的刨食特性,如果土雞的數量太多,會對作物的根系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2、林地或者草地。林地或者草地也是養殖土雞的好地方,生態環境較為天然,昆蟲也比較多。但是建議也要控制散養土雞的密度,以免對林地和草地的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建議林地內密度控制在80-100只以內;而草地的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建議草地內每畝地的放養密度不超過50只。

3、圈養土雞。圈養土雞其實算不上最真實的土雞了,活動密度小,主要飼料是玉米麵類的經濟作物,生長週期要短一些。圈養土雞的密度的可以看您的想法了,一般來說幾百只一畝地的密度也是沒有問題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