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丨法律知識篇(四)】 切勿拿稀缺醫用物資做不法買賣

【全民抗“疫”丨法律知識篇(四)】 切勿拿稀缺醫用物資做不法買賣

1、疫情期間,一些犯罪嫌疑人以能夠通過正規渠道購入口罩為誘餌,對受害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律師怎麼說?

【全民抗“疫”丨法律知识篇(四)】 切勿拿稀缺医用物资做不法买卖

律師:有的人以買到口罩或者買到防護服等等,藉口詐騙被害人的錢財,根據《刑法》的規定,嫌疑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明知自己沒有能力購買到口罩或防護服等物資然後騙取被害人的錢財,他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疫情期間,口罩、防護服、手套、護目鏡等都成為稀缺醫用物資。不少市民對口罩的需求也急劇增加,一些人是自用,而一些人則是想通過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社會做點貢獻,購買這些醫用物資捐獻給有需要的醫院。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大多數人急需購買的心理進行詐騙,這種手段不但違背了公理,也觸犯了法律。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就規定:詐騙罪具體如何量刑應依據行為人實際詐騙金額為參照。但至少也會受到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的處罰,最高將處以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處罰。

【全民抗“疫”丨法律知识篇(四)】 切勿拿稀缺医用物资做不法买卖

2、防控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有的人蒐集一些廢棄的口罩、防護服充當正規廠家生產的口罩、防護服進行出售,這種行為觸犯不觸犯法律?

律師:,他的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0條的規定,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將根據銷售金額的大小來進行定罪 量刑。

有些不法分子製假、販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甚至回收二手的醫用物資進行銷售。根據《刑法》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至少也要面臨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的處罰,而最高將受到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的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