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熱成像測溫+5G+人臉識別的系統產品會火嗎?

咪呣網社區創業


問題中提及的幾個技術的結合,基本已經把領域縮小到一個非常垂直的領域了。

檢測

例如現在非常時期,小區、地鐵、商場門口,都會設立管理員對進門的人進行測溫確保大家安全,但這個環節耗費了大量人力。這套系統的投放,可以很大程度減輕疫情期間的成本和人員工作負荷。同時可以更好地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同時可以將進出狀態、體溫對應到人(假設人們會面對攝像頭摘下一下口罩,確保可人臉識別)。

但是在非疫情時期,熱成像技術就會變得比較雞肋,用也不是、不用就浪費。比如鍛鍊身體後,體溫會升高,普通感冒發燒,體溫也會升高,這兩種情況均不應當採取什麼措施,最多隻能記錄,以至於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只有人臉識別系統處於可用狀態。如果投放在醫院則另當別論,熱成像可以持續起到一定作用。

5G在這個場景下,主要應用在大型活動(比如體育場演唱會),確保設備的在線狀態。對於高速和低時延特性,意義相對有限,畢竟例如200毫秒的延遲對人相對無感,與其縮短這個延時,不如縮短人臉識別這個過程的速度來的實在。

巡邏

在疫情時期,一架5G無人機對行人進行體溫檢測,同時對不戴口罩的人進行人臉識別,也對度過疫情起到很好的幫助。

疫情度過以後,紅外測溫的實用性,依舊還是會是一個問題。


綜上,這三種技術的結合,更多會是一個特殊環境下的應用。在正常環境下,很多功能會變得比較雞肋。不過如果這些外圍器件可以做到可插拔,那麼會很好地解決相關的產品和商業問題。


賈梓筠


高新興的5G機器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目前在廣東省廳、寧波機場、西安火車站等多個地方已經商用,支持熱成像、人臉識別,非接觸式批量測體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d59c32b2dd34f9e9876d8de388920b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