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戰爭年代吹響出征的號角,他們義不容辭地走向戰場殺敵,和平年代他們默默堅守邊陲,奉獻最美青春。脫下軍裝後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面對疫情,他們仍一馬當先,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在中雲街道有一個堅強團結的退伍兵群體,焦文濤並不是個例,還有李建軍、馬培義、潘清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衝上“疫”線。

焦文濤:“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包居幹部

焦文濤2003年退伍。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他就把履職盡責寫在了工作日誌上,初二上班開完街道疫情防控大會,他被調遣到商城社區,當他到位和社區主任開展工作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出此次社區疫情防控的責任重大,做好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思想準備。他是商城社區的包居幹部,這次也是社區防控工作的檢驗者和行動者。“當‘包居幹部’四個字寫在商城社區防控疫情作戰圖上,我就知道要付出精力和應盡的責任,因為我是退伍兵!”焦文濤說。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商城社區人口眾多,居住人員複雜,管理範圍佔整個中雲轄區的四分之一。商住小區零星分散,商業網點密集,社區工作人員不足,快速推進防控工作,著實壓力很大。焦文濤與社區主任通力協作,研究工作方法,各領分工,強化宣傳點,嚴實監控點,壓緊責任點,在最短時間內落實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的各項任務:建檔摸排人員、彙總報表、建立“一圖四臺賬”等。

初四凌晨十二點焦文濤接到商城社區主任電話:商城社區工作進度滯後,指揮部分配的任務要延期上報,急需要人手把數據錄入電腦。焦文濤迅速起床,驅車20餘里,從膠北街道居住的村莊趕到了居委會,幫忙錄入報表直到早上5點。他打盹休息後,起早繼續上崗到社區一線,一連11天沒回一次家,吃住在社區。他白天東奔西跑,到各小區卡點查看工作,到住戶家逐一走訪排查,登記記錄、規劃路口、設置無物業管理小區檢查點、協助小區卡口圍欄施工、調度分配人員,各項工作任務上傳下達;他夜晚督導檢查、執勤站崗,各項工作帶頭幹。商城社區主任和焦文濤共克時難,同心聚力做好、做細每一項工作,工作第一天他們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用3個小時突擊排查人居複雜的商住小區外地返膠人員7人,並快速設置了8個卡口。在防控疫情關鍵期,他還積極發動群眾支持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街道也在他的倡導下第一時間發佈志願服務倡議書,發動中雲商會、知聯會、無黨派人士、膠州好人群體支援社區一線工作。

李建軍:卡口上溫暖的“小太陽”

李建軍1993年退伍。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我們辛苦點沒什麼,只要居民和家人能平平安安,我們再辛苦也值了!”這是李建軍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李建軍是中雲街道福壽社區的工作人員,是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自從疫情防控以來,李建軍白天承擔著在社區一人多崗職責,有時晚上還要去福壽小區或者科潤城小區的防疫監測點值夜班。冬日的夜晚總是冰冷刺骨,寒氣不知不覺將整個人滲透,值夜班的李建軍深有體會,為了同事們在夜晚能暖和些,他為福壽社區的六個防疫監測點自費置辦了取暖的“小太陽”。同事們都說,這小小太陽溫暖的是大家的心。可誰能想到,李建軍是一個剛剛好起來的腦血栓患者,還不時打針吃藥,今年6月份即將從社區工作崗位退休,有同事問他,你家人會不會反對你拖著病上班,李建軍微笑著說:“家裡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父母也會叮囑我一定要按時吃飯,帶好口罩。”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李建軍沒有豪言壯語,以行動詮釋退伍軍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據瞭解,李建軍在平時樂善好施,去年夏天自費捐贈手套1000副、飲用水90箱到社區,代表中雲退伍軍人慰問社區的衛生保潔員,他還參加了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隊,不定期自費購物走訪慰問社區困難家庭10餘次。

馬培義:社區防控的“及時雨”

馬培義1998年退伍。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馬培義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七建設有限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副經理。在沒有接到上級部門正式防控通知前,他根據2003年在抗擊非典戰役中積累的工作經驗,臘月29晚上,他連夜開車陸續跑了幾家藥店,購買了口罩500餘副,測溫儀8個,以備防控工作需要。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在接到主管領導的指示後,馬培義就把剛出院的老父親交給了兄弟照顧,舍小家顧大家,無怨無悔撲進了防控工作中。他把提前置辦的防護口罩和測溫儀捐獻到社區,在單位疫情防控初期猶如“及時雨”解決了物資問題。“連軸轉”了4天,他有些吃不消了,但還是咬緊牙關挺了過來。“疫情在前,不能退縮,關鍵時刻要敢打硬拼,當過兵的人就得衝鋒向前!” 馬培義突擊在一線,巨大工作的壓力導致他連續幾天失眠,但第二天他還是繼續投入到防控工作中,他說:“我多出一份力量,社區大院裡的居民就多一份安全保障,也無愧自己共產黨員和退伍軍人的身份。”

潘清福:離崗不離黨的“防疫兵”

潘清福1991年退伍。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潘清福是中雲街道振華社區的一名已經退休的工作人員。在杭州路附近地段,他穿著的軍大衣,帶著紅袖標,奔波在各個卡點之間,來去匆匆,不知疲憊。1月26日,正月初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戰打響,聽到這個消息,他主動來到社區請戰:“我隨時都在,哪裡需要,我到哪裡去。”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半點猶豫,他便與基層防控人員一起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在沒有設立卡口之前,潘清福深入到各小區入戶摸底,老舊小區沒有電梯,全靠兩條腿爬上爬下,一天下來,膝蓋都累到腫脹。晚上他主動請纓在單位值夜班,一個大碗麵就打發了晚飯。之後,他又到小區巡邏,懸掛宣傳橫幅,督導物業做好人員和車輛登記,一趟走下來,不覺已經深夜。潘清福就是這樣一個不忘初心的退役軍人,正如他經常說的那樣:“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為保一方百姓的平安,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無愧於心,僅此而已。”

膠州中雲街道:退伍兵,錚錚鐵骨戰“疫”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