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目的雖好,但隱患不少

2019年底,2020年初,一場幾乎毫無預兆的病毒,襲擊了武漢。一時之間,武漢幾乎成了一座危城、一座孤城,一直與不少地方的人,談武漢色變。

但有那麼一群人,逆勢而動,不顧自身安危,毅然決然,請纓參戰,從相對安全的各地,匯聚到武漢,為武漢湖北乃至全國的抗疫戰鬥,奉獻青春、汗水乃至生命,譜寫了新時代感天動地的壯歌!

看著那些自己還是孩子的護士,看著醫護人員被口罩勒出傷痕的原本青春美麗的臉,看到那些為了節約一套防護服而穿上紙尿褲的白衣天使,我們感動的淚奔——歲月並非那麼靜好,只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

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目的雖好,但隱患不少


而當下,揹負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前行的,是那些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毫不誇張地說,任何讚美之詞,用到他們身上,都顯得那麼蒼白!

在這裡,向所有醫護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

但這些醫護人員,也是父親母親,也是妻子丈夫,還是兒子女兒!隨著疫情逐漸進入防控關鍵期,即將到來的開學,肯定會被延遲,孩子上學怎麼辦?

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目的雖好,但隱患不少

後方不牢,地動山搖。四處很快就出臺了一個非常人性化的政策:<strong>優先安排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子女入園入學!(見下圖)

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目的雖好,但隱患不少

一線醫務工作者一直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該不該受到特殊的照顧?

毫無疑問,該!

凡是認為不該的,你只需要穿著尿不溼,厚厚的防護服(很多醫護人員還沒有)帶著密不透風的口罩冒著生命危險(起碼是被感染的幾率倍增的風險),去試試!

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卻看到,這個政策,人性化背後,還有不少的隱患:

第一,教育公平問題。

我們知道,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當前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優質學校和一般學校之間。

擇校熱之所以產生,核心就是不均衡。

老百姓為什麼對教育那麼多不滿,是因為不均衡引發擇校,而擇校,引發不公平:有錢有背景者,可以主動選擇;無錢無背景者,只能被動等待。

而這些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能得到入學的優先安排,雖然是一種額外的補償,看似合情合理,卻觸發了教育公平的紅線。

所以,優先安排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和支援湖北醫療人員子女入學,涉及到的,其實就是教育公平問題。

第二,教育政策問題。

這些年來,國家大力整治教育不公平現象,出臺了許多的教育政策。比如,去年六月出臺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第十七條,就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既然是全覆蓋,那麼,不管是誰的子女,都是免試就近入學——優先安排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豈不是於該政策規定相違背?

當前的幼兒園入學,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入學,競爭特別激烈:一號難求啊。所以,各地都實行的是搖號入園。現在,除掉各種有限安排的,數量就更少了,中標的幾率更小了。

你看,是不是自己的政策,又自己在違背?

第三,人員界定問題。

上面所說的,是理論層面,我們再從實踐操作層面來看。按照這個政策,享受“優先安排”的人員,還是有比較明確的界定的<strong>“經衛健部門審定,在省指揮部公佈的定點醫院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的子女

”。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參與疫情防控、治療的人員,而是定點醫院、直接救治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和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人員子女。

但問題來了,一線的辛苦、危險,後勤保障的就不辛苦、不危險?

一線的直接醫護人員辛苦,那些負責各種協調、動員的領導,就不危險,不辛苦?(領導算不算一線,本身就存在爭議)

醫務人員辛苦危險,那些挨家挨戶調查走訪的就不辛苦不危險?我有個學生,在社區參加防控,從春節到現在,沒休一天假,沒洗一次澡,沒回一次家,給我打個電話,說著說著沒有了聲音——睡著了!

所以,我想,等到具體實施的時候,一定會出現很多爭議!

第四,後續隱患問題。

多年以來,我們的國家、民族,每到危機時刻,總有無數的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甚至是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

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有人事先要講條件!

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克服困也要上,成了我們這個英雄民的英雄傳承。

就以這次抗疫為例,多少的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就我大四川,也有醫務工作者,因為沒被選上,而數次找領導“麻煩”!

他們,解決不是衝著每天那一點補貼,更不是為了所謂的優待!

好了,現在,這個政策一出,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要不要優先?

所以,對於那些冒著危險,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所有防控人員,我們必須要表達崇高的敬意。而國家或地方,也應該給予他們更好的待遇、專業或行政的發展機會,畢竟,在法治背景下,“禍不及後人”,自然,“福也不及後人”。

孩子們事情,還是有他們自己去拼搏的為好!

特別強調,本人絕非鍵盤俠,宅在家裡,也多次向社區申請做志願者。但鑑於教師身份,沒有被接收,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填填表之類。就事論事,希望大家理性評論。

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目的雖好,但隱患不少

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