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汝和韓旭在女籃隊伍中鶴立雞群,為什麼沒有霸氣扣籃?

郭暉


東京奧運會女籃預算賽暫時告一段落了,中國隊此次出征可謂收穫滿滿,三戰全勝,順利拿到奧運門票。在球隊贏得比賽勝利的同時,一些球員的出色發揮,也讓大家眼前一亮,這些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算是在國人面前很好地展示了一次自我的實力。

這其中,李月汝和韓旭2位球員,令人印象深刻,畢竟像是邵婷這樣的球員,基本在現在的中國女籃當中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老將,大家對於她也都非常信賴。而李月汝和韓旭,都只不過是1999年生人,算下來到現在也只有21歲而已。

雖然年紀輕輕,但是這二位可早在2018年的女子世界盃當中,就已經成為中國隊的核心骨幹了,2個人的平均身高達到了2米03,在女子籃球中已經算是非常高了。在預選賽的幾場比賽中,2個人同樣又一次扮演了女子版“移動長城”,特別是李月汝,在對陣西班牙的關鍵一局裡,自己就拿下了13分13籃板的豪華數據,在內線可謂是呼風喚雨。而對陣韓國的收官之戰,2人更是讓韓國內線苦不堪言。

不過,觀看了直播之後,很多人會感覺,她們的身高優勢如此明顯,為什麼在比賽中卻很少有扣籃呢?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女子籃球畢竟和男子籃球不同,女性在這種強對抗類的運動中,身體素質方面的天賦會有一定差距,而我們本身又屬於黃種人,相比黑人白人更是如此。

以她們的身高,其實扣籃是沒問題的,但是在賽場激烈對抗的過程中,追求扣籃其實不是最佳的進攻選擇,不但會加大體能的消耗,而且還容易受傷。同時,2個人的技術特點,也有一定的影響,韓旭的投射能力比較出色,所以往往喜歡在外線牽制對方的防守,而李月汝則有出色的低位能力,經常用一對一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問題,因此,既然有自己非常明顯的優勢,那麼沒必要以快攻扣籃的方法去得分。

這種優勢其實在籃球場上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韓旭和李月汝在進攻端一內一外,做到了雙保險,而在防守端,不管是單防還是協防也都有著極高的水準。如今,東京奧運再過半年時間就要拉開大幕,相信到時候,有她們在場,中國女籃一定可以有相當出色的發揮。


最愛生活匯


李月汝身高兩米01,韓旭身高兩米07,她們兩個都屬於女子運動員中的巨無霸,都有扣籃的能力,我們在比賽中也經常看到她們高舉雙手鶴立雞群。她們既然有扣籃的能力和條件,為什麼不扣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扣籃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也要根據需要。

我們先說一下男子籃球運動員為什麼喜歡扣籃。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扣籃是更穩妥的得分手段,比如在快攻當中,如果選擇上籃很容易被追冒,可是如果能夠做出勢大力沉的扣籃那被冒的可能性會小很多,除非遇到詹姆斯這樣的頂級追冒大師。第二,扣籃能夠提升球隊的氣勢。打籃球的朋友們都知道氣勢對於球隊來說有多麼重要,如果氣勢打出來了,那麼球隊會非常有信心,球員們敢做動作,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球隊就會越打越順。提升球隊氣勢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送出精彩大帽,命中關鍵得分,當然了也包括來上一記勢大力沉的扣籃。


可是女子運動員並不適合做出扣籃動作。首先是體能方面,男子運動員精力過剩,扣幾個一點事沒有,反而熱血更加沸騰。女子運動員不同,體能儲備一般,體能消耗快,為了完成一次扣籃動作就要犧牲很多體能,得不償失。其次,對女子運動員來說,上籃更有把握,女子運動員身體天賦有限,在對抗以後很難拔起來就扣,她們如果強行扣籃反而容易扣不進,而上籃速度更快,把握性更大。

最後,女籃姑娘們爆發力不足,扣籃速度不快,彈跳不高,反而容易被幹擾。總的來說,是否扣籃是根據需要的,女籃姑娘們不適合扣籃。女子運動員的優勢在於投籃手感好,柔韌性好。所以女子運動員在需要練習的是籃下投籃的把握性,要做到有機會能夠打進。在快攻和突破當中也要練習快速上籃。



希望韓旭和李月汝能夠繼續打磨自己的技術,能夠越來越出色。


銳理體育觀


中國女籃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小組賽中三戰全勝,內線雙塔李月汝和韓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超過兩米的身高讓她們組成了一道天然大閘,進攻端也是佔盡先機。

女籃運動員身高超過兩米其實非常罕見,李月汝身高有201公分,韓旭有207公分,兩個人在女子籃球中都是實打實的內線巨無霸和高個中鋒。相比較於男籃運動員身高一米九就可以輕鬆完成扣籃,女子籃球運動員即便是中鋒也很難在實戰中扣籃,更不要提所謂的霸氣扣籃。

女子籃球運動員在身體素質上還是沒法和男籃運動員相比,她們的彈跳力,爆發力,綜合素質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放眼全世界的女子籃球運動員可以發現能在實戰中扣籃的沒有幾個。男女運動員相同的身高情況下,女子臂展和手掌大小大都要小於男子運動員,不能很好的掌握籃球。

扣過籃的朋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這是多麼耗費體力的得分方式,而且還要承擔著一定的受傷風險。因此女籃運動員們幾乎很少去扣籃,雖然沒有霸氣的扣籃,但她們的技術同樣出色,手感非常柔和,上籃技術練得爐火純青,照樣可以霸氣得分。

因為很少出現激動人心的扣籃畫面,女籃的關注也少了很多,對於她們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其實無論如何能贏球才是最好的結果,籃球場上的輸贏不是由扣籃來決定,投射能力才是最強悍的代表。


AT籃球說


籃筐高度3.05米,李月汝身高201釐米,韓旭身高207釐米,理論上都能扣籃,或者稍微訓練一下就可以完成扣籃。女生扣籃肯定要困難一些,最佳做法是給女籃籃筐降低高度,讓扣籃、三分增加,比賽觀賞性就提高了;我相信25年以內可以實現。製造業包括農業,可能12%的人力資源配置就夠了;88%的人從事服務業,體育一定還有更大的市場。

女排球網高度就不跟男排一樣,一方面男排球網那麼高女排玩不了,另一方面女排規則人想辦法提高比賽觀賞性。女排網高2.24米,男排網高2.43米。一流女排邊攻手扣球高度超過3.10米;朱婷3.35米,艾格努3.45米。

韓旭肯定能扣籃,個子高,體重輕,胳膊長。


雲端美


中國女籃“內線雙塔”鶴立雞群,比賽中卻沒有霸氣扣籃?這屬於正常現象嗎?

中國女籃近期的表現堪稱完美,而在小組賽連克強敵,女籃精神的發揚則是近期大熱,而女籃姑娘們在賽場上再次成為我們的焦點;或許因女籃小眾化,甚至球迷連球員名字都叫不全,然而通過本次奧運會落選賽後,相信每一名球迷都不會忘記她們是誰。作為中國女籃最優質的組合當屬李夢、邵婷及李月汝及韓旭,一個是外線火力點,另一個是內線雙塔。

在小組賽屢次建功的當屬我們的內線李月汝及韓旭的表現,可以說我們憑藉自身的身高及機動性,外線的穩定輸出,擊敗了對手,然而李月汝、韓旭在賽場上身高鶴立雞群,為何很少在比賽中看到她們霸氣扣籃呢?

從身高看,李月汝是2.01米,韓旭是2.07米,身高扣籃沒什麼問題,相信她們平時在訓練中也有扣籃的表現,然而比賽終歸是比賽,對於女籃姑娘們而言,如果在比賽中能上演一記扣籃,那堪稱“罕見”!然而在真正比賽中,因場上的高強度對抗,一旦扣籃會導致體能的流失,倒不如穩紮穩打的去表現。

老王侃球:對於女籃而言,賽場上不像男籃一樣扣籃才激烈,更多講究的是配合及戰術,很少出現鬥牛的現象發生,所以如果在籃下能一板一眼的進攻,何樂不為呢?



如果球迷有不同觀點,請在評論區留言,雙擊關注老王,老王感謝球迷們的支持!


隔壁老王侃球


近日,中國女籃在奧運會資格賽當中,連戰連捷取得了奧運會資格門票之後也讓女籃再次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除球隊當中李夢、邵婷等球員的發揮出色之外兩大內線李月汝和韓旭同樣表現優秀,可以說中國隊也正是憑藉著身高的優勢,擊潰了英國、西班牙以及韓國,而李月汝、韓旭在籃球場上也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但為什麼在比賽當中卻沒有看到他們有霸氣的扣籃呢?


我想說如果單論扣籃的話以韓旭2米07的身高以及李月如2米01的身高,完全有實力在籃下進行扣籃,但是在比賽場上和訓練場是完全兩個概念,在籃球場上除非有絕佳的空位機會才有可能扣籃,而一般的情況之下都是有防守球員在身邊的,無論對手用身體還是用手去幹擾,都會對你想要扣籃的動作產生很大的影響。

另外一點畢竟女籃姑娘們力量沒有那麼足,在籃下想要扣籃,還需要迎著對方的防守強起,所以在力量對抗上並沒有那麼充沛的體能去用作扣籃,而輕鬆的上籃則會節省很多的體力,這樣我想也是女籃打球柔弱的一面吧。


況且女子籃球比賽比的不是激烈的對抗和暴力的扣籃,而是流暢的進攻,合理的戰術等等,她們要展現女子籃球的一面,而並不像男子籃球那樣暴力,一個扣籃就可以點燃全場,而女籃即使扣籃我想也不會那麼贏得滿堂彩,所以大部分女籃姑娘們還是以穩妥為主,既能夠將球打進,又能夠節省體力,何樂而不為呢?


CBA籃球前線


謝謝邀請!本次奧運落選賽中國女籃霸氣三連勝,除了李夢拿到小組MVP之外像邵婷、李緣、王思雨、楊力維等後場球員發揮都不錯,當然我們能夠獲勝兩個內線大閘功不可沒,一個韓旭一個李月汝,兩人身高鶴立雞群,韓旭2.07米,李月汝2.01米,如此身高為什麼沒有霸氣扣籃呢?



一、女籃球員和男籃球員有身體上的差異。女籃球員和男籃球員在力量、身體素質、爆發力以及手掌大小有本質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導致她們很少用扣籃的方式結束進攻。

二、扣籃是一個非常消耗體能的過程,有過扣籃經驗的球迷深知這個道理。印象中只有美國WNBA球員有過扣籃表現,但是非男籃運動員那樣動不動就來個扣籃,她們的扣籃也只侷限於平常訓練中做出的動作或者偶爾那麼一兩次,在實際對抗中扣籃還是一個非常消耗體能的動作,所以大部分女籃球員都是選擇正常的投籃動作。



三、中國籃球的訓練方式以及理念和美國是有本質差距的。就拿CBA和NBA相比差距就非常明顯,美國球員是能扣籃絕不投籃,中國球員是能投籃就不選擇扣籃,當然這種差距也會體現在女籃身上,有些東西是骨子裡流淌的,想改變並非一朝一夕。



當然扣不扣籃筆者認為不重要,重要的是贏球,重要的是我們女籃兩大內線以後能夠壓制住所有的球隊內線獲得更好的成績。


醉眼觀球


李月汝和韓旭是國內非常年輕的內線,李月汝目前效力於廣東女籃,1999年出生,如今僅21歲。在2017年年僅18歲的李月汝便入選國家隊,如今已經在國家隊歷練近3年,在2017年跟隨國家隊奪得女籃亞洲盃季軍,在2018年跟隨國家隊奪得雅加達亞運會冠軍。在WCBA中幫助廣東女籃在2019年奪得冠軍,她個人當選為總決賽MVP。李月汝也在2019年在WNBA選秀大會上在第三輪被亞特蘭大夢想隊選中,但最終沒能去WNBA效力。

韓旭目前效力於WNBA紐約自由人隊,同樣1999年出生的她也僅僅21歲,近幾年在國家隊和WNBA都得到了很好的歷練。韓旭在2018年入選國家隊,同樣跟隨國家隊在2018年奪得雅加達亞運會冠軍。

李月汝和韓旭身高分別是2.01米、2.07米,她們兩人的身高不但在國內女籃隊員中鶴立雞群,在全世界的女籃隊員中也是可以數的著的,在世界上很少有一支女籃球隊像中國女籃這樣同時擁有兩名身高過兩米的內線球員。


雖然韓旭和李月汝身高都過兩米,但是卻很少見她們扣籃。不單單她們兩人,在世界女籃中,扣籃也是很少見的。女籃運動員不像男籃運動員一樣,男隊員身體素質好、身體爆發力強,在職業賽場上哪怕後衛球員,扣籃也是非常常見的,有的身高不到一米八的球員也是一樣可以完成扣籃。在女籃賽場上就不一樣了,她們比賽中扣籃是非常少見的。這樣一來,比賽的觀賞性可能就不如男籃,也許這也是球迷們對女籃關注度比較低的原因之一。


Jorych體育


你打過籃球🏀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扣籃要求你的雙手遠遠超過籃圈,不超過50cm的都不算扣籃。尤其是實戰中被對手靠的很緊,原地起跳高度不夠,雖然韓旭206,但是女孩子彈跳遠不如男孩子,她的原地起跳摸高也就是315左右,這個高度根本不能扣籃。李月汝就更不夠了。

順便說一句,男籃兩米零幾的在實戰中扣籃的也不多,因為對手防守也是很兇的,有些動作處在犯規和不犯規之間干擾你,一旦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傷害。曾經在抖音短視頻看見大學生打球時扣籃,結果對手做了動作,這男孩子落地後小腿骨斷了,非常恐怖。

國家隊裡面,把扣籃當成家常便飯的也就是王治郅和姚明,他們身高分別是215和229,出身籃球世家,從小身體發育好,彈跳很棒,體力很好,要知道扣籃是非常消耗體力的。他們倆起跳扣籃,即便是對手干擾影響也不大,起碼不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鋼鐵俠舅舅592


為何看不到李月汝和韓旭的霸氣扣籃

扣籃一直是籃球界一個精彩的看點,在NBA的比賽中時常可以見到,雖然在這次東京奧運會資格賽中中國女籃奪得大滿貫,但是像李月汝、韓旭這樣身高實力在線的種子選手卻幾乎看不到霸氣的扣籃,確實女籃中能夠實行扣籃的球員確實很少,而原因也不難解釋。

扣籃是有硬性的要求的,包括身高、速度、體力、爆發力等多種條件並立而行。對於韓旭和李月汝來說身高雖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與男籃相比,女籃的體力確實會更弱點。還有就是速度和爆發力不足,女籃打法相對比較柔和,加速確實也很耗費體力,而扣籃需要這麼多的體力去支撐,對於女生來說這樣的大幅度消耗會很影響接下來發揮,再花費更多的體力去扣籃實在沒必要。扣籃對於女籃來說太多的限制,所以女籃的比賽中也很少看得到霸氣的扣籃。

李月汝和韓旭作為中國女籃的主力中鋒,實力都不容小覷,巧的是兩位姑娘都是99年的,同樣具有2米多的身高。對於她們來說其實扣籃並非最佳的選擇,不管是在籃下得分還是中距離跳投都比霸氣的扣籃更省體力,其實不管怎麼打,用哪種方式打主要還是贏最重要。

每支球隊都有它獨特的優點,不過比賽最重要的還是講究得分效率,扣籃確實是籃球比賽的一大看點,依據女籃的實力想要實現扣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對女籃來說或許這種方式並不是最實用的。韓旭和李月汝的絕佳配合,即使沒有扣籃,中國女籃的比賽結果也是極好的,期待中國女籃今後的精彩表現!

我是四元,理性看球,感性評球。謝謝你們的點贊和評論,這會是我持續輸出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