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名頭相當響的電影。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不要告訴我,你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我也不相信有人會不喜歡它,你們相信嗎?這部影史上長期霸佔前十的經典,是由一個菜鳥搞出來的。

在拍攝《肖申克的救贖》之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只是好萊塢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編劇,然後在他35歲這年不知道吃了什麼仙丹。自編自導出了這樣一部傑作。這部電影很難說是哪個類型,表面上看是一部監獄片,但又帶有很強的驚悚懸疑色彩。

我在看了第N遍之後,更傾向於認為它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成長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安迪一出場已經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成熟老爺們,這時候他面臨的並不是青年人那種成長的煩惱,擺在他面前的是“自我的重生”這一主題。在人生的前半段,安迪*杜弗瑞是外人眼中的人生贏家,事業成功,受人敬仰。但從法官落錘的那一剎那,他從贏家一下子變成了階下囚,一點過度都沒有。

來到監獄的安迪好像一個出生的嬰兒。他以前打交道的都是非富即貴,而肖申克監獄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導演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安迪的主觀視角。他的大部分形象都是從瑞的這個旁觀者口中描述出來的。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這個安排並不僅僅是為了敘事的方便,而是大有用處。我在後面拆解導演手法的時候會講到。

剛進監獄的時候,安迪處處都謹小慎微,唯恐行差踏錯。在入獄後的第一夜,那個膽小的胖子只是哭得大聲了一點就被海利三下五除二給幹掉了,他死後沒有任何人承擔責任,平靜的就像他從未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導演只用這一場戲就讓觀眾感到肖申克監獄裡刺骨的殘酷。安迪開始學習如何在這個新世界裡活下去。肖申克監獄就是社會的縮影。除了不能走出圍牆,這裡是個五臟俱全的生態系統,煙是硬通貨,有成熟的商業物流系統,與上下游的利益分配,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是吃瓜群眾。

他們圍繞在少數幾個意見領袖周圍形成力量的割據,同時就像每個街區都有那麼幾個流氓一樣。這裡也有壞分子,他們就像追逐在牛群之後的獵狗,把那些弱小與掉隊的吃掉,他們也是這個生態食物鏈的一部分。

一開始,安迪處於這個食物鏈的底端,三姐妹無時無刻都不想爆他的菊花,他並不打算依附於任何群體。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所以在第一年,安迪的處境很悲催,還要時刻提防三姐妹的騷擾。這時候,安迪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機會,成長過程中這算是小升初了。

在一次外出的勞動中,他偶然間聽到了看守長海利的抱怨,說到處徵稅的政府簡直是強盜,要吸乾他剛到手的遺產。這時候安迪冒著被推下屋頂的危險走了上去。他成功地抓住了食物鏈上層人士的痛點,即所謂的富貴險中求。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接下來是影片中很美的一個鏡頭,屋頂上,獄友們正在不遠處享受著他爭取來的啤酒。他拒絕了獄友的好意,獨自享受著短暫的自由時刻。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

經過這件事之後,他獲得了其他人的尊敬,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上升的階梯,即使是在監獄裡,大家還是要和金錢與數字打交道。他的畢生所學現在能派上用場了。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安迪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極為有用的工具,因為這份利用價值,所以他獲得了一系列的特權,騷擾自己的混蛋,被另一個混蛋打成了豬頭,掉到了更輕鬆的崗位工作。

開始靠著不斷的寫信建立圖書館。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瑞德說有鮮豔翅膀的鳥是關不住的,即使在監獄裡,安迪照樣可以實現人生的價值。當然,像所有事業小成的人一樣,他也有得意忘形的時候,比如他把獄警鎖在了廁所裡,自己跑去播音室去放了一首莫扎特的《費加羅婚禮》。

按照主席的話:就是你們這些文化人啊,就是擺脫不了資產階級的小情小調,真是沒辦法啊。

經過多年的奮鬥,安迪已經是這裡的老兵了,獲得了很好的口碑與信譽。安迪為什麼可以鹹魚翻身?在他“自我重生”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元素呢?首先是他作為銀行家的思考方式,他是個學金融的人,很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一件事情,雖然看起來每次的獲利並不多,但只要堅持不懈,長年累月的去做,最後就會獲得非常大的回報。類似於金融裡的“複利”現象。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比如當他每週給州議會寫信要錢的時候,一開始大家都嘲笑他,但寫了幾年之後,竟然真的史無前例的把錢要來了。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在他挖越獄通道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工具與膽量,而是耐心。可以20年如一日的堅持才是最難得的。這並不是什麼奇蹟,而是安迪明白時間的威力,這是他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就是精神上的因素,也就是——希望。當瑞的提醒他在監獄裡保有希望是危險的。安迪卻說,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他不要在這裡苟延殘喘。他選擇為自由的生活而死。

希望,也是本片中最外顯的一個主旨。安迪20年如一日地保留著自由的希望,最後才可以得償所願。但我覺得相對於這個主旨,老布魯克斯的那條線反而更加的深刻。他從十幾歲入獄大半生都在監獄中度過,出了獄反而選擇了自殺,這真是一個絕妙的反諷。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這些監獄中的人,久而久之都被制度化了。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好了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導演在這部電影中運用的一些表現手法,無論電影的立意多麼高,沒有好的電影手法,一切都是白扯。無數電影都在表現希望的主題,但卻很難達到《肖申克救贖》的高度。

首先,導演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如何把懸念保留住。德拉邦特通過精心的排布將一個大懸念進行分解,抽絲剝繭般的露出真容。我前面提到過導演沒有表現安迪的主觀意志,他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內心獨白,都是由瑞德說出來的。這樣做的用意就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故事的懸念。如果讓安迪說話,那他沒有理由不說出自己的心裡所想,這樣就很難搞了。

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觀眾一定會對結局非常的驚訝。安迪這個大招憋了兩個小時,觀眾愣是沒怎麼看出來,而且導演並沒有刻意 的去隱瞞信息沒有給人故弄玄虛之感。

比如安迪在拿著那把實錘挖牆之前,先是給了一個刻滿名字的牆壁的盡頭,這會讓觀眾以為安迪也只是想刻一個名字,像其他的獄友一樣留記念,豈不知這裡有雙重的含義。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最後,導演才把後半段給演了出來,定中也有很多雙關的設計,比如聖經裡的話得救之道就在其中,這句話看起來是在宗教中尋求慰藉。但結尾當監獄長打開書,觀眾才會恍然大悟,請注意放錘子的這一頁正是舊約出埃及記摩西逃出埃及暗示安迪的逃亡。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影片中的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是有用的,可以說毫無費力。一開始,安迪在家門口準備殺妻子的時候,背景音樂是老牌爵士樂隊 The Ink Spot 的《if I didn't care》.

這首歌暗示了安迪的矛盾的心情。他要殺死自己的妻子,同時要裝作自己並不在乎。鏡頭的運動無時無刻不在塑造人物,當監獄長向犯人訓話,說道不可瀆神的時候,鏡頭卻切到了海麗的臉上。這是一種反諷的暗示,兩個無惡不作的人卻在用神的名義發號施令。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這個遮住洞口的海報上,一開始是麗塔海華絲,這個形象在片中出現了很多次。她是四十年代的全民女神,象徵著鮮豔自由的生活。在他們看電影的時候,屏幕上放的就是海華絲主演的《蕩婦吉達》。


《肖申克的救贖》——史上最偉大的勵志電影


這部電影也隱隱的暗示著安迪殺妻的劇情。此外就是對於聖經的運用,監獄長和安迪都是熟讀聖經的人,他們背誦的那些句子就相當於黑道里的黑話,其中也蘊含著多重的意義。

好了對這部電影的解讀就到這裡,好的電影會讓我們每個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時常想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如此的感動世人,可能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處於無可奈何的圍牆之中,卻還沒有放棄飛翔的努力。正是安迪這支無與倫比的自由鳥,給了我們一點溫暖的慰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