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當地時間2月9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外表示,俄羅斯已經準備好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美國延長至關重要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協議,甚至就俄方最先進新式武器與美國進行談判,但美國卻一直在用把中方也拖入該協議中的方式拖延這一談判的展開。

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1991年7月蘇聯解體前夕,美國與蘇聯簽署了《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START)》,開始削減美蘇雙方的核武庫。相比更加廣為人知的中導條約,該條約削減的是核彈頭本身,因此也更受美方重視。

該條約於1994年12月正式生效,規定雙方在2009年12月5日以前將各自的核武器數量減少到各6000枚以下。儘管這中間經歷了諸如START Ⅱ(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流產之類的曲折,但START的總體執行情況還是令人滿意,也讓美俄兩國受益良多。

於是到奧巴馬上臺後,美俄雙方在2010年又簽署了一個全新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作為延續。按計劃,該條約將在2021年也就是明年年內到期,而俄羅斯方面早在2019年就已經表達出要續簽該條約的意願,但現在的問題在於,美國方面壓根就沒有續簽這一條約的意思。

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New START簽約現場

俄羅斯人之所以如此熱衷和美國一起削減作為自己鎮宅之寶的核武庫,當然不是為了所謂的“世界和平”,而是因為在眼下與美國的戰略對峙中,俄羅斯在綜合國力上處於下風,而且是全方面的、差距極大的下風。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只能用讓自家核武器的數量與美國保持一致從而維持核均衡的方式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底線不受美國侵犯,但維持如此多的核武庫在經濟上對俄羅斯而言又是一件越來越吃力的事,所以如果能拉著美國一起削減核武器,那當然再好不過。

似乎是看透了俄羅斯人的這種小心思,本屆美國政府對續簽條約的問題一直支支吾吾,而到去年的時候,美國總統又突然語出驚人,稱除非中方也加入該條約,否則美國絕不續約,在當時讓整個世界都驚掉下巴。

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全世界之所以如此驚詫,是因為START系列條約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對等削減”,也就是我削減200枚你也要削減200枚。根據美國能源部的公開資料,截止2018年美國還擁有3800枚核彈頭,而按照CIA的說法,同時期中方的核彈頭僅有280枚左右。

所以如此巨大的數字懸殊差距,要怎麼才能做到“對等削減”?難道要我們先把核武器數量也增加到3800枚麼?

美國為什麼要提出如此愚蠢的建議?是因為美國總統真的就這麼蠢麼?當然不是。除了看穿俄羅斯人的小心思,本屆美國政府拒絕續簽START的根本原因在於,白宮已經放棄了自“9·11”事件以來延續了近20年的“反恐優先”國家戰略,轉而將與中俄的“大國競爭”視為核心目標。而既然要搞“大國競爭”了,還要陪著俄羅斯人削減核武庫顯然就不合時宜了。

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美國最新W76-2低當量核彈頭

如果美國把這番小心思直接說出來,美國總統必然要背上“破壞世界和平”的罵名,所以乾脆宣佈把中方也拉入夥,因為中方必然會拒絕,而到時候美國總統再趁機提出我們也退出,那就對輿論好交代得多了。

另一方面,除了傳統的五大核大國,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新興有核國家的出現以及中導武器在全球的擴散也讓美國人越來越感到如芒在背。在拉夫羅夫講話前的2月5日,美國國務卿奧布萊恩就向外界透露了美國對這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真實想法——將“美俄之間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變為“涉及所有有核國家的核軍控條約”。

新《削減核武條約》難產,美國開出不可能條件:中國不來我拒籤

朝鮮洲際導彈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奧布萊恩的這番講話並不意味著美國人就真的是這麼想的,畢竟真要這麼幹,擁有最多核武器的美國必然也是吃虧最多的。之所以要說出這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與拉中方入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在自己發展核軍備的同時將責任扔給其他人。

眼下2020又是美國的大選年,總統要想連任,在這種涉及“大國尊嚴”的問題上也不可能向俄羅斯人做出退讓的姿態,所以指望美國人會對拉夫羅夫的一再催促做出積極的回應,起碼在今年之內是不能指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