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佬”“九頭鳥”?作家寫作不應是作秀

“湖北佬”“九頭鳥”?作家寫作不應是作秀

  據媒體報道,日前,雲南省昭通市作家協會通過其微信公號發公開信《致廣大文友》稱:彝良縣詩人陳衍強主動辭去彝良縣文聯主席和昭通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的職務。起因是:陳衍強的詩歌《仰望天空》,被指“帶有明顯的地域歧視性和侮辱性”,多地作家聯名呼籲“儘快撤銷陳衍強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格”,並向雲南省紀委監委建議,給予其必要的黨紀政紀懲處措施。

  “為防止武漢的疫情蔓延/我在雲南彝良/不僅以駐村扶貧的理由/阻止了一個地上的湖北佬/來我家過年的想法/還像伊朗擔心無人機一樣/隨時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頭鳥飛過。”且不論《仰望天空》的藝術價值,僅就內容而言,該詩歌格調不高,境界低下。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曾說過,新詩詩人要自尊、自愛,讓新詩變得非常高貴,感覺有尊嚴感,能夠很好地表達現代人的情感和思維。很顯然,陳衍強的這首詩遠遠達不到這一點。

  表面上看,陳衍強此時發表這樣的言論非常不合時宜,犯了眾怒,遭千夫所指理所當然。稍加分析,他的錯誤在於缺乏同理心,缺乏人文關懷,缺乏最基本的道義感。又是“湖北佬”又是“九頭鳥”,明顯帶有貶抑意味。

  陳衍強的這首詩寫於1月22日,此前武漢受困於疫情,備受關注。1月23日凌晨2點,武漢市宣佈自10時起“封城”。在這種背景下,陳衍強詩中的表述,既冒犯了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也冒犯了人類最樸素的情感。有作家斥責陳衍強“寫得如此惡劣,如此肆無忌憚,公然拿同胞的災難惡意調侃,在傷口上撒鹽”。陳衍強也承認自己“用詞欠考慮、意象欠斟酌、態度不嚴肅”。

  陳衍強請辭,顯然是壓力之下的一種“自救”。請辭,這是一種體面的方式,可以照顧自己的顏面,也是給湖北人民一個交代。不知道陳衍強請辭前後是否真正意識到錯誤?無論如何,對陳衍強來說,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教訓。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過,從古至今,那些偉大的作家,從未放棄對家國天下、對民族命運的責任,他們的作品呼應著人民的憂樂,深沉地表達著把中華民族從根本上凝聚在一起,使人們向上、奮進的思想和情感。不是哪個作家都能偉大,但是身為作家,對文字應有敬畏,對現實應有觀照,特別是苦難的土地應有最起碼的悲憫情懷。

  反觀《仰望天空》,看不出悲憫,也看不出良知。相反,充斥著淺薄的沾沾自喜,還夾雜輕佻與冷漠。試問,沒有健全人格,怎麼建構心靈家園?沒有基本的是非觀,寫出的作品又如何引發共鳴?

  馬克思提出一個非常有見地的觀點:“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現實中,像《仰望天空》之類的詩歌並不乏見,作者以譁眾取寵為榮,以展現審醜而洋洋得意,以炒作出名而竊喜。這樣的作品在人民心中是什麼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作家以寫作為本,而不是以作秀為本。往大處說,作家“在捍衛人類的精神健康和心靈的高貴、在精神和道德的追求面前,應當為民族情感的淨化、為良好社會氛圍的營造”而盡責;往小處說,應寫出能拿得出手的文字,而不是粗鄙的文字。

  “昭通位於長江上游,與湖北一衣帶水,昭通人民與湖北同胞的心與情、苦與痛是系在一起的。”雲南省昭通市作協在公開信中還提出,讓我們大家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抗擊疫情上,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心懷悲憫,滿懷善意,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奮鬥。這樣的真誠呼籲,值得聆聽。但願“心懷悲憫,滿懷善意”能夠成為作家心中的一把標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