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入大學和考研後上的大學哪個更重要?

姚雅君


這個問題要看研究生畢業後的去向。

如果是去一般高校或者研究所就職或者讀博後去更好的高校就職可能會“查三代”,一直會要求到本科學校的標準。也有例外,除非讀博或者碩士期間表現非常優秀,比如發了Nature Science。。

如果是去企業,即使是BAT這種,對本科要求都一般,沒那麼重視。當然也有一些奇怪企業,對本科有要求。

考研是本科學校不好的一次救贖,浪費三年機會成本提高了自己學歷可以去更多更好的平臺。



迷迭遲


就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一個清華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和和一個本科是一個普通本科而研究生是清華大學的碩士同時去一家公司應聘,最後選中的是清華的本科畢業生。老闆的原因是,他並不是沒有能力考清華的研究生。並且在高中階段兩人的學習能力或者還有自我素質的修養就已經有很大的差距,到大學普通本科的這位也許去的了很大進步,但是在清華薰陶四年同樣進步很多。


zhanzhun


取決於你想走那條路。無論是我們高三考大學時還是考研都考慮的是以後的發展前景。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已經決定並堅決畢業就要找工作再不深造,就必須考一個好大學。不是說差的找不到工作,是機會沒有好大學多。一所好的大學它的底蘊是在的,可以撐起更多的東西。學習氛圍也是濃厚的!在一所好的大學在你大一時就可以跟著學長學姐或各種活動接觸到更多的公司,更多的人事。你在跟著做事的時候別人也是會關注到你,別人看中你就會聯繫你在假期去兼職…像這樣的機會在好大學是比較多的。到了大四招聘的時候更是不一樣。你覺得哪些企業去二本招聘?哪些去一本招聘?哪些去雙一流大學招聘?去的數量也是不一樣,好的大學肯定是數量和質量的完美碾壓!所以這種情況你就要努力了,還有一點要注意進入大學你高三的那種勢頭還要持續保持!


第二種

就是你想要考研,那的確重要性要降低一點。考研是你的第二次選擇。無論在哪所學校你要考研所面臨的是一樣的。但有一點我要補充一下,因為我也是大學生所以我跟你分享一些考研的小提示。

1.現在的朋友就是去了大學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地方也要聯繫,因為在考研的的時候如果關係可靠是可以拿到一些學習資料的。事半功倍。

2.跨專業考研要慎重,跨省份考研要慎重。在進行這些“跨”的考研時,你要多找些網站,找些認識的人瞭解那所學校,還有那所學校考研的歷年真題把握大方向才能在考試時一展宏圖。而如果你只是你要考你感興趣的那一方面的考試,然後不瞭解那所學校那個專業近年來的考題方向。那對不起,就算你全部複習了你考試時也只能兩眼一抹黑—你完了。

總之儘可能考好的大學,如果說你現在已經無能為力了,那考一所差不多的學校之後重整旗鼓再奮鬥吧!無論那種只要是你心之所向,心中歡喜就足矣!要相信心中的選擇哦!

你是面臨考大學還是考研呢?歡迎留言討論!


睡覺覺困難戶555


這其實就是關於“第一學歷是否重要的”爭論,關於這個問題,毫無疑問,第一學歷很重要。也就是題主所說的高三直接考入的大學。

出身很重要,如果出身較低容易在內心深處留下自卑脆弱的一面。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北大研究生開學了,宿舍聚會,這個說我是本校的,那個說我是復旦的,如果你的母校和人家比差很多,你一定會有自卑感,在今後的生活中你一定會很少主動提及母校。這就是人性,很正常。別人再怎麼佩服你,你內心深處也會有這麼個脆弱點在,碰了會疼。歷史上萬曆皇帝的母親就是婢女逆襲成為太后的,但是這個身份是她永遠的痛,這都是有歷史記載的,可見出身很重要。

就業有瓶頸,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



這個主要體現在校園招聘上。社會招聘一般影響不大,但是校招有時候第一學歷的作用就很大了。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某公司來985大學校招,那他想要的學生當然最好是本科,研究生都是985院校的了,最差本科階段也得是211吧,因為他的校招是全國進行的,不是單一的就在某個學校,滿足這個條件的學生很多啊,如果第一學歷不滿足要求,勢必在競爭中要吃虧的。

這個爭論沒有實際意義,不必困擾此事。




每一個高考生都是努力爭取自己的第一學歷的,至於結果也是無法改變的,至於重要不重要又有何意義?通過考研的二次革命改寫人生也是必由之路,討論的意義何在?


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能夠幫到你,記得點贊轉發哦!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