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州戰“疫”不誤農時:農技指導保持“安全距離”

中新網甘肅新聞2月12日電 (通訊員 劉可)一年之計在於春。疫情防控期間,天水秦州區皂郊鎮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靠實全鎮36個村級戰鬥堡壘的防控責任,紮實做好轄區內疫情排摸、宣傳、防控工作;一方面通過發揮農業農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有序開展春耕春剪等農業生產工作,確保鎮域農業生產安全復工。

天水秦州战“疫”不误农时:农技指导保持“安全距离”

卜宏傑是皂郊鎮孫家河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放棄春節假期,與村兩委班子一道主動投身到疫情防控這項當前最緊要的工作當中。連日來,他與村兩委一班人,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堅守在村口疫情檢測點,對過往車輛、出入人員逐一排查等級。由於防疫知識宣傳深入人心,村口有時五六個小時都無人經過,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一刻離開卡口,餓了就吃一桶方便麵,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

同卜宏傑一樣,白東昇也是一名剛從脫貧攻堅一線下來,就迅速投入疫情阻擊火線的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他所在的謝崖村各項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這兩天他又接到了鎮黨委、鎮政府“切實做好村民自我防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開展春耕春剪,確保春季農業生產不受大的影響”的工作任務。農事一起,村民流動性勢必加大,這對白東昇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白東昇和村兩委一班人,立即通過廣播、張貼公告、微信、電話等方式方法,向村民宣傳春耕生產應當注意的衛生防疫健康知識,並繼續加強了出入人員登記,組織村民分時段下地勞動,同時增加了對田間地頭的巡查,對不戴口罩、扎堆勞動的及時進行了規範,確保全村春耕期間科學防控。

皂郊鎮是秦州區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的鄉鎮,主要以蘋果、花椒等經濟作物種植為主。村戶分散建園所佔比重不大,農業農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才是全鎮農業生產的主力軍。為此,鎮黨委、鎮政府重點靠實了農業農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春耕復產階段的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在一家名為廣謙的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在田間進行果樹打點。現場作業的10名工人都佩戴了口罩。

合作社負責人張店安介紹說,合作社以10人為一班進行作業,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聚集帶來了防疫隱患。當前正是果樹建園的適宜期,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合作社,他們今年共流轉土地600畝,其中種植花椒和富士蘋果340畝,“搶抓農時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做好防疫工作,保障工人的身體健康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瞭解,今年皂郊全鎮規劃新建果園 6200畝,以蘋果、花椒、大櫻桃為主。該鎮副鎮長韋和興說:“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鎮上春耕生產的需求,我們要求各合作社切實肩負起疫情防控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的人員管理和防控消殺措施,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科學組織,如期完成今春建園任務”。

在位於皂郊鎮楊灣村的天水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蘋果種植基地,一名工人正駕駛著履帶式旋耕機進行翻耕作業,而合作社的管理人員則站在安全距離以外給予技術指導。

合作社負責人閆小剛說,疫情防控期間,合作社對85名員工實行了輪崗輪班,員工到崗時都要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並要求佩戴口罩及其他必要的防護措施,場房每天也要進行3次噴灑消殺。在員工工作期間,合作社4名管理人員會輪班進行流動監督管理,確保員工安全規範作業。

據悉,豐緣是一家以種植優質紅富士蘋果為主的合作社,現有果園1000多畝,果樹3萬餘株,去年產值達60餘萬元,常年用工量在百人以上。

閆小剛表示,這一百多名工人大都來自周邊村莊,自2014年成立以來,他們一直為合作社的發展揮灑著汗水,現在還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一定要保障好他們的安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