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特殊情況下賣公寓的分析邏輯


疫情,特殊情況下賣公寓的分析邏輯


1從居住角度梳理

房子不僅僅是商品,對於老百姓來說還意味著躲風避雨的港灣

2020年,這一年伊始,因為一個冠狀病毒新型肺炎疫情,讓這一年格外特殊!正值全民抗疫期間,人人居家,足不出戶,於是曾經人人嚮往過的那個:給我一個漫長的假期,我要睡到世界末日!抑或是讓我停下手中的工作,可以更多的陪伴家人的那個夢想都在此時此刻儼然得以實現!遠離病毒,防範疫情,最好的地方就是家裡!家成了我們最後最好的避難所,避風港!在這次疫情中,家的概念我想在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裡一定更加深刻,人人居家,你必須有家可居!最近在朋友圈、微博、新聞裡,我們一定或多或少的都看到很多關於租房群體的窘境:社區、城中村,租戶們都收到了房東發過來的不得返回的通知,甚至有租戶返回小區,無法進入小區,與房東聯繫後竟然被拉黑的慘狀,有“家”不能回,有“房”卻住不了,所以有不少人發出心聲:疫情過後,我一定要買一套房。”自己的房子,才不會被剝奪回家的權利!“買一套房子,就算是40平米,也是自己的一個小窩,一個溫馨的小家,自己有支配權,不用受房東的約束,在當前這種時機下,返回西安,只要有住所,政策上就可以安心回家,安心的在家中度過疫情。所以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人會越來越認識到房子不僅僅是商品,對於老百姓來說還意味著躲風避雨的港灣,在世事變故之前,房子才能真正庇護家人,也將會更加認識到買房的重要性:有能力買趕緊買!2)疫情總會過去的,對於計劃買房的客戶,遲早都要出手,那麼疫情結束以後勢必會是一個需求的爆發期,對比2003年的SASE病毒疫情過後當時房地產出現的爆發性市場購買情況一樣,那麼也可以預判這次疫情過後可能也將出現類似現象,所以目前在疫情期間藉助於開發商此時的一系列優惠,以及充足的房源供應量等的絕佳時機購買可以說是最好的。所以說疫情期是購房者最好的觀察期和決策期。

疫情,特殊情況下賣公寓的分析邏輯


2從投資角度梳理,類比其他投資產品,抗風險呈現。

此次疫情,各行各業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創,除了實體經濟外,其它行業特別是諸多服務業、特別是旅遊業、娛樂業等等,原本可以在春節這個傳統銷售旺季盈利豐厚,卻因為此次疫情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原本企業開工,員工上班,商城開業,但是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商城開不了門,大量企業開不了工,很多人收入沒有了來源,個體經營業主和小微企業主,甚至有些品牌的,規模商業都面臨著破產,裁員,關閉門店等一些考驗。災難面前,抗風險這個話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房產在此時的抗風險優勢就再次凸顯,本來房地產的投資就在很多傳統和新型投資品中就具有有極大的優勢,例如:銀行理財、股票基金、文玩字畫、投資生意創業等,在這麼多的投資方式中,不動產本身因為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人口上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對房地產的需求長期處於上升趨勢,具有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專業知識,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即便是像此次疫情造成沒有收入,股票會下跌、理財會虧損,但不動產卻不會貶值,租金還是穩定增長,持續有進賬。回顧歷史,不動產一直給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沒有出現過貶值的情況。而且,疫情過後,經濟復甦增長,其中房地產作為刺激國民經濟的利器,勢必會刺激房價的上浮,無形中財富無損還增。

所以,不管經濟行情如何,市場怎麼發展,不動產目前依然是優先級很高的投資選項之一。

不動產目前有公寓、住宅、寫字樓。寫字樓投資門檻高,風險高,一般人沒有辦法投資。住宅市場呢,住宅投資受到了政府諸多政策限制:限購,限貸,限價和限售,再加上房產稅呼之欲出,利率上浮等,住宅投資來自政策的風險越來越大,民間投資出路漸窄,而不限購的公寓,在此時的投資價值就凸顯出來。公寓面積小,總價低,投資門檻低。有以下幾大優點:

● 拆遷賠償金比70年住宅高;

● 可自住,可註冊公司;

● 周邊生活配套更高檔;

● 拆遷時間短,換房時間優先;

● 多為年輕人,居住人群整體素質高;

● 不在限購範圍內,換房仍可享首套房利率;

● 比住宅的租金要高;

● 周邊配套齊全,購物逛街,飲食方便;

● 物業管理會更加的規範和到位;

● 面積小,總價低,適合投資,也適合過渡;

● 再次更換住宅可以享受首套房的優惠適合投資和過渡,

疫情,特殊情況下賣公寓的分析邏輯


特別是為了在一個城市紮根的年輕人,更是可以首選門檻低,壓力小的公寓產品先來過渡,而且後期換房的時候也不會壓力太大,就比如說在這次疫情中如果能有這麼一套小戶型,回家也不會那麼艱難。投資型的客戶呢,如果有一兩套,甚至多套公寓,那麼即使沒有了收入也有房租收入,依然可以讓生活穩定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