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能源急增5.5萬噸醫用無紡布專用料,確保前線口罩防護服供應


東華能源急增5.5萬噸醫用無紡布專用料,確保前線口罩防護服供應

  近期肺炎疫情致使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質需求量暴增,各醫用無紡布生產企業原材料嚴重短缺,為保障口罩、防護服等醫療衛生企業原料的穩定供應,本土最大的醫療無紡布專用料生產企業——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今天(2月12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增產無紡布專用料,具體增產計劃如下:

  1、公司子公司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0年2月份滿負荷生產醫用無紡布專用料Y381H型號35000噸。

  2、公司子公司東華能源(寧波)新材料有限公司將在2020年2月份生產醫用無紡布專用料S2040型號和S2025型號各10000噸。後續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對生產計劃進行進一步調整。

  第一紡織網記者注意到,在本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2月初以來紡織服裝行業肩負社會責任,轉產“口罩”、“防護服”,加大醫療防護物資投入。而據國家工信部消息,當前我國口罩產能大約在2000萬個/日,N95口罩產能約為60萬個/日,目前這部分企業的開工率為70%,即日產1400萬個;防護服的國內產能為3萬套/日,而日需求達到了約10萬套,這其中存在著巨大的供應缺口,最主要原因是中游SMS無紡布的短缺。

  據瞭解,國內無紡布的整體產能規模雖然巨大(2014年達到了235萬噸),但醫用無紡布SMS產能僅為48萬噸,在國內的產能也與口罩、防護服的產能相匹配,疫情爆發以後口罩、防護服需求量的暴增導致了中游SMS無紡布的短缺。

  中信證券分析師王喆此前介紹,醫用口罩生產不受高熔指聚丙烯(PP)產能限制,按製造50億隻醫用口罩計算,也僅需2萬噸左右,僅佔全國高熔指PP纖維產量的2.3%,生產50億個醫用口罩需10萬噸熔噴無紡布,大於當前全國年產能,A股上市公司中,中國石化、中化集團和東華能源是重要的高熔指PP纖維生產商。

  不過王喆也指出,具有病毒阻隔功能的一次性防護服主要有兩種材料,一是SMS結構的高熔PP無紡布;二是杜邦公司的Tyvek織物(高密度聚乙烯HDPE經特殊工藝製成),均需進口,而每月3000萬套醫用防護服則大約需要4.7萬噸的相關材料年產能,當前國內產能可能不足以支撐疫情下的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東華能源成立於1996年,公司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002221。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烷烴資源的進口和深加工,致力於將國際優質烷烴資源與中國廣大的市場需求相結合,依託中東油田伴生氣和北美頁岩氣的優質烷烴資源,生產丙烯等基礎石化產品,推動聚烯烴類新材料產業的升級,逐步成長為新興綠色化工的龍頭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公司現已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東興證券研究員羅四維表示,東華能源自成立以來,穩紮穩打,發展步調逐漸加快。2008年上市之後,公司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對BP公司位於華東的兩大LPG庫,一躍成為國內最大LPG貿易商。有了穩定的LPG貿易業務做鋪墊和原料供給,東華能源於2012年完成定向增發並投資建設張家港一期和寧波一期各66萬噸/年的PDH項目,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實現滿負荷達產。自此實現了“丙烷-丙烯-聚丙烯”的完整產業鏈佈局,並進一步做大做強。

  羅四維認為,聚丙烯是重要的熱塑性塑料,主要應用於汽車、家電、玩具、日用品、工業容器等領域。東華能源選擇聚丙烯產品作為PDH的下游,也是看到了聚丙烯需求的廣闊空間。具體來說行業具有以下特點,利於公司做大做強。而受醫療器械、汽車領域快速發展的拉動,外賣及電商領域的不斷擴充,二胎政策放開後的需求激增等共同拉動,聚丙烯下游領域表現出明顯的原料需求升級跡象。東華能源聚丙烯材料以碳纖維、3D打印的基料母料和高端複合新材料為發展方向,更貼合多元共聚、高端注塑和透明材料的需求。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東華能源實現營業總收入371.6億,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淨利潤10.1億,同比增長12%;每股收益為0.64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5.5%,淨利率為2.7%,同比變化均不大。

  另據瞭解,東華能源張家港生產基地1月份已生產了17000噸Y381H,並計劃2月份超負荷生產3.5萬噸;寧波生產基地計劃生產1萬噸S2040和1萬噸S2025。東華能源承諾,疫情期間口罩等醫療衛生用物資相關原料一律不漲價,保證市場的供應。(第一紡織網 mart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