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下線,我們不下線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韋偉 通訊員 李婷婷

疫情不下线,我们不下线

截至2月12日,沈丘縣人民醫院抗擊疫情第一梯隊需要撤出一線的人員已經完全撤離到隔離區。為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仍有一些人願意堅守在戰“疫”一線,繼續為抗擊疫情奉獻自己,用責任擔當構建著疫情防控壁壘,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從醫的初心使命……

1.徐開濤,是沈丘縣醫院輸液庫的工作人員,疫情開始後,他第一時間向院裡請戰,“我經常鍛鍊身體,體質非常好,疫情當前,請把我派往前線!”獲得准許後,50多歲的他興奮地像個孩子,在隔離病區調劑室裡,他主要負責發熱門診病人口服用藥的發放工作,每次接到處方,他都仔細核對,工作認真又負責。

輪到第二梯隊人員進去時,徐開濤又主動向院裡要求,堅持在前線,“我還在裡面吧,咱們的醫務人員能少進來一個就少進來一個,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再說咱們藥劑人員本來就少,我出去還得繼續進行醫學觀察14天,到時候不好排班。”話語樸實,卻處處為他人著想,為醫院分憂。徐老師,好樣的!

疫情不下线,我们不下线

2.陳琪,是沈丘縣醫院原神經內科二病區護士。是首批進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護理人員,後來因工作細緻被安排專門負責數據統計工作。“那一個個數字牽動著萬千人民的心,所以我常常要求自己盡最大能力,確保每一個數字的正確性!”我們都知道,統計工作是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尤其在現在特殊時期,不容許有丁點差錯,同時數字又不定時出現,無論深夜2點還是凌晨4點,只要有病人來,數據就要變動,就需要重新統計。

疫情來勢兇猛,隔離病房當時硬件配備還不是完全充分,又受物流限制,院裡配備的電腦還沒到位,陳琪一邊手動統計,一邊聯繫家人把自己家用電腦先送到隔離病房使用。到了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換崗時,陳琪又向院裡申請“我決定繼續留在這裡和第二梯隊的成員並肩作戰!統計這活兒,需要細心,這些我都熟悉了,就別換人了。”陳琪,你真棒!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疫情不下线,我们不下线

3.“還害怕嗎?”電話那頭傳來了母親關切的聲音。

“不怕了!” 28歲的張白娟輕快地回答道。

“如果感覺還可以堅持,就再堅持一下,我知道你能保護好自己。”

這是一位母親給抗疫一線的護士女兒打來的電話。

感謝您,偉大的母親,我知道其實您也擔心,但您深知,祖國需要您的女兒,您不能一直把她護在羽翼之下。請放心,您的女兒經歷過這場戰役,必定能飛的更高、更遠!

像這樣,堅持“疫情不下線,我也不下線”的還有王歡歡、張潔、張麗、李莉莉。那一句句“作為護士,護理病患是我的職責”、“作為母親,我要教會他使命、責任與擔當,為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時刻牢記黨的使命,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打贏這場戰鬥堅持到底!”……聽了真讓人動容!

他們一個個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相互鼓勵著,堅持與第二梯隊的同志們一起並肩作戰!

“疫情不下線,我們不下線!”是他們的誓言,他們的堅守,也是我們必勝的決心!希望這場阻擊戰快點結束,所有感染者都能治癒,平安回家!所有逆行的“戰士”都能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