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評|停課不停學,“一刀切”的形式主義教學要不得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繫列快評63

文|王梓佩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工信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強調學校復課要避免“一刀切”,課程的內容和時間需合理安排。

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再次對疫情期間相關教育問題進行說明,要求“停課不停學”堅持統一部署與因地制宜相結合。

叮咚快评|停课不停学,“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学要不得

疫情尚未結束,各地開學時間已經臨近。多地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組織教師線上授課、要求學生在家收看直播課程,避免人員聚集的同時減少對教學的影響。在推進“停課不停學”的過程中,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首先,居家學習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教學。最近有學生曬出自己的線上學習課程表,與在校課程表基本無異。這樣安排顯然沒有充分考慮現實情況:學生從早到晚盯著電子屏幕上課,眼睛怎麼受得了?網絡平臺的互動性不比實體課堂,學生完成一樣的學習內容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學習壓力將隨之增大。

學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放緩教學進度,適當減少課程容量和時長,不給學生增加過多學習負擔,對低年級學生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多給學生留些消化課堂內容和自習的時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停課不停學”要求教學隊伍做好應對。比如此前沒有接觸過網絡直播的教師要提前適應直播授課的課件和板書使用方式,可以提前將學習內容發給學生。又如教師可能無法在網絡平臺上實時關注到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這就需要教師留出提問時間,同時強化對學生作業的考核、重點幫扶困難學生,與學生和家長保持良好溝通,聽取意見和建議,在確保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後,再開展下一部分的教學。

教師在備課、授課以及接受課後反饋等環節需要進行調整與磨合,而且並非所有學科都必須開展網絡教學,因此切不可用同樣的標準要求所有教師。有關部門著重強調,不建議高校所有教師都開授網課。

另外,“停課不停學”要因地制宜。不少偏遠、貧困農村地區資源有限,不具備進行直播授課的條件。雖然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頻道將從2月17日起播送課程學習內容,但想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並不現實。對於沒有參加網課的學生,開學後要從頭開始教學,在這段時間可以加強對學生疫情防護知識的普及,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

1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有關部門表示將審慎研究制定高考的實施方案,家校雙方不必緊張,其他年級更不用過於擔心。“停課不停學”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應對,“一刀切”的形式主義教學要不得。

【作者】 王梓佩

【來源】 叮咚快評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