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轉業軍人毛遂自薦當社區“擺渡人”,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診轉院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轉業軍人毛遂自薦當社區“擺渡人”,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診轉院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2日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王紅念)10日下午2時許,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他“全副武裝”來到漢口江灘。約定的時間到了,妻子和一雙兒女出現在對面高樓的陽臺上。他脫下防護服,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使勁地朝陽臺上揮手,妻子和兒女看到後,也使勁地朝他揮手。

這次特殊的“見面”只持續了幾分鐘。之後,他穿上防護服,轉身離去。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轉業軍人毛遂自薦當社區“擺渡人”,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診轉院

(圖為從住處準備出發的王禾田。徐金陸 攝)

他叫王禾田,今年46歲,是黃鶴樓公園營銷科職工,共產黨員,轉業軍人。2月4日,他毛遂自薦,到江岸區永清街道辦事處當了一名志願者司機,負責開車接轉輸液的發熱病人往返於社區和醫院之間,轉運確診的輕症和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前往醫院住院。

一週來,有家不能回,他只能選擇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與家人“團聚”。

朋友圈曬駕照求推薦,要當防疫志願者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轉業軍人毛遂自薦當社區“擺渡人”,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診轉院

(圖為整裝待發的王禾田。張衛中 攝)

“給家裡人通報一下,我已正式成為一名抗疫志願者,在永清街道開救護車負責接轉感染病人。駕駛室和後面是隔離的,有防護服、手套等。我們這個大家庭這麼多軍人、黨員,是黨和國家讓我們這個家庭從貧窮走向了小康,為了報恩,我就先代表我們這個家庭打第一個衝鋒。祖國萬歲,武漢加油!”

這是2月4日,王禾田“出征”前,給家人發的一段話。對他的選擇,家人都表示支持,但也十分擔心他的安全。他位於革命老區河北省涉縣的大家庭,共有11名黨員,其中8名現役軍人、3名轉業軍人。

王禾田2003年從國防信息學院(原通訊指揮學院)轉業。脫下軍裝後,他被安排到黃鶴樓公園當了一名普通職工。

今年春節前夕,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後,防疫形勢異常嚴峻,他一直琢磨如何才能為防控疫情盡一份綿薄之力。1月26日,他主動在朋友圈曬出駕照,表示願當一名戰“疫”志願者,請求朋友們幫忙轉發、推薦。承諾:“如有需,我必戰。”

市政府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他在手機上填表申請,因為超齡,未被錄用。2月2日,他又到自己家所在的永清街道辦事處毛遂自薦,被錄用後,他非常高興。

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病人就診轉院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轉業軍人毛遂自薦當社區“擺渡人”,9天接送3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就診轉院

(圖為接送病人間隙,在車上等候的王禾田。王禾田自拍)

2月4日,王禾田正式上崗,成為永清街道辦事處招募的第一位志願者司機。其職責就是開車接送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到漢口醫院、市八醫院打針,等打完針,再把他們送回家。他接送的第一批疑似病人,是家住長江邊某小區的一對夫妻,發熱、咳嗽,他連續接送了兩天。

6名志願者司機都到崗後,他們輪流上班,日夜連軸轉。最長時,一個班要連續工作12小時。

有時,也會接到運送輕症和重症病人轉院的任務。9日晚,他先後往返幾趟,將4名輕症病人、6名重症病人,分別從江岸區的集中隔離點和小型醫院,轉移到武展“方艙醫院”和金銀潭醫院住院治療。從9日晚8點半,一直忙到10日凌晨1點。

截至2月12日,當志願者9天,他累計接送、轉運新冠肺炎病人30餘人次。

“就是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

當上志願者司機後,每天接送新冠肺炎患者,王禾田成了高風險人員。他主動跟家人提出,下班以後不回家,以防萬一。

朋友在江岸區有一處空房子,他借住棲身。每天過早,只吃一碗快餐面,午飯和晚飯,就吃街道提供的盒飯。

每次下班,王禾田先用酒精和84消毒液,將車子充分消毒,然後再走。

回到住處,進屋之前,王禾田先是脫下一次性防護服,裝袋,放進專用垃圾桶。再將外衣和褲子脫下,掛在門外的衣架上。然後穿著毛衣毛褲進門。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洗個熱水澡。借住的房子沒有洗衣機,他就自己動手洗衣服。

不上班的時候,特別想吃家裡的飯菜,他就讓妻子做好,送到小區門口。“我喜歡吃什麼她就做什麼。我是北方人,喜歡吃大鍋菜,她就用豬肉、白菜、粉條、豆腐一鍋燉了給我吃,就像我們老家那樣。”他笑道。

小女兒每天都掛念他,老是問:“爸爸什麼時候能回來呀?”讀高三的兒子把以前買的一副防毒面具送給他,讓他加強防護。

為解除志願者司機的後顧之憂,永清街道辦事處設法聯繫到一家愛心小旅館,供他們免費居住。12日,王禾田和幾名志願者司機,搬進了新“家”。條件雖然比較簡陋,但每人都有一個房間。

除了做好個人防護,王禾田每天都要測體溫,好在體溫一直正常。不過,只要稍微一咳嗽,一頭疼,自己就會很緊張,生怕被感染了。

“既然風險這麼大,您為什麼還要堅持去做?”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問。“說實話,不擔心風險是假的。但我是黨員,又是轉業軍人,即使有再大的風險和困難,也絕不能退縮。”他說,在新兵連時班長就告訴他們,子彈專打膽小的兵。既然選擇了上戰場,就不能怕犧牲。用《亮劍》裡李雲龍的話說:“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