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江蘇6名疾控專家的12天

黃石:江蘇6名疾控專家的12天


作為第一支支援黃石的江蘇力量,由江蘇省疾控中心6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早在2月1日就已經開始指導幫助黃石市疾控中心展開病原微生物檢驗工作。

11日晚至今,“江蘇對口黃石醫療支援隊”火爆網絡,“蛋黃蘇”備受好評。回望過去12天,我們更不能忘記,這支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組為黃石防疫抗疫作出的貢獻。


曾一天檢驗200餘份樣本


專家組領隊是江蘇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副所長郭宏雄。


他回憶,1月30日下午4時許,他接到組建病原微生物檢驗方面專家組馳援黃石的通知,第一時間就給各位隊員們撥打了電話,隊員們火速在南京集結,並進行相關培訓;31日,專家組從南京繞道杭州,乘火車,趕赴黃石。


專家組有4人來自江蘇省疾控中心,1人來自常州市疾控中心,1人來自鎮江揚中市疾控中心,年齡最大是49歲,最小的28歲,其中5人為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1人為技師職稱。


黃石:江蘇6名疾控專家的12天


2月1日清晨6時27分,他們攜帶著8箱試劑、耗材、防護物資等物品,抵達黃石,在簡單的休整後,開始投入工作。

病原微生物檢驗危險性極高,他們時刻都在實驗室裡與疑似患者的咽拭子樣本打交道,進行登記、複核、預處理等,是與病毒最早直接接觸的人之一。


黃石:江蘇6名疾控專家的12天


因人員不足等客觀因素影響,黃石市疾控中心一度面臨較大的檢驗壓力。專家組根據實際情況,為分為兩個工作小組,一個進入實驗室檢驗;一個協助運輸樣本,隨時待命。

第一天,專家組檢驗的樣本數量超過200份。

專家組成員黎俊宏,個頭比較高。為了更好地操作儀器,識別信號,他搬開了凳子,坐在一塊泡沫板上進行工作。這種姿勢,一次要保持10餘個小時。從實驗室出來,黎俊宏脫掉防護服,背部溼透了,隊員們用一塊毛巾幫他擦乾……最近一段時間,檢驗樣本數量銳減,平均一天在60份左右。

專家組開始用更多的時間為黃石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檢驗人員做培訓,已先後進行了兩次。雖然犧牲了休息的時間,但他們卻對此很高興,“說明防控措施起到了效果。”隊員陳強說。


對黃石的細心照顧表示感謝

在黃石,他們居住的酒店離黃石市疾控中心有10餘分鐘的步行路程。


黃石:江蘇6名疾控專家的12天


工作雖然勞累,但他們對黃石市疾控中心的照顧卻好評不斷。為了方便他們工作,黃石市疾控中心專門騰出了一間會議室,作為專家組討論和臨時休息的場所;為了幫助他們適應,黃石市疾控中心在生活上也貼心充當“保姆”。


隊員戚宇華記得,有一天早上,她錯過了早餐時間。可來到辦公室,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買好了八寶粥、點心等食物,為她額外準備了一份早餐。


“這讓我覺得心裡很溫暖。”她說。


近段時間黃石多雨,天氣較為溼冷。一天晚上,專家組下了班,準備回酒店。可走到門口,他們發現,外面正淅淅瀝瀝地下著雨。


如果沒有雨具,他們冒雨出門,必然渾身溼透。正一籌莫展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及時地將準備好的雨具送到了他們手中。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我們都是一家人。”隊員鄧秀英,在這些瑣碎的細節中,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在前往各大醫院運輸咽拭子樣本時,黃石市疾控中心每次都會派出兩名工作人員陪同。工作人員隨身攜帶著酒精等消殺物資,只要看到專家組成員將樣本密封,運至運輸車內,他們便會主動走上前,幫助專家組成員進行必要的消殺。


“這些天來,他們也將我們的生活照顧得很好。”戚宇華補充。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這裡山湖依舊

11日上午,記者與專家組交流時,郭宏雄重複得最多的是:黃石的防控措施很及時;黃石的醫療實力也很不錯,為斬斷疫情傳播作出了貢獻。


短短十餘天接觸,他甚至對這座城市也產生了興趣。


“這間辦公室的窗外是柯爾山;聽說背後就是白馬山,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我也很想去走走看看。”他說,在運輸樣本的途中,他還見到了黃石的湖,也感受到了黃石人決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決心。


當天早上,郭宏雄還與江蘇對口黃石醫療支援隊取得了聯繫。


當他得知這批醫療支援隊中還有4名疾控專家時,他興奮地告訴東楚晚報記者:“這4名疾控專家中,有兩人是流行病學的專家,另外兩人是消殺專家,他們到來後,肯定可以有效幫助控制疫情發展!”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這裡山湖依舊!”隊員們對著記者鏡頭高喊:“黃石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