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從封城到封區,疫情管控加碼,應收盡收對降低治病率病死率至關重要,世衛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存關聯


武漢從封城到封區,疫情管控加碼,應收盡收對降低治病率病死率至關重要,世衛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存關聯

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

武漢不哭,九省通衢,沒有死結的路。

武漢不怕,兩江碧水,沒有不綠的山。

舉國抗擊疫情的非常時刻,好消息不斷傳來,2月12日,湖北省衛健最新通報數據顯示,11日0時-24時,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638例,新增病例數為本月以來新低,連續兩天呈下降態勢,這是自2月2日以來首次降至2000例以下。不僅如此,截至11日,武漢之外湖北各市總確診病例534例,已連續7天下降。

再看全國,國家衛健委12日通報最新疫情數據,2月11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377例,連續第8日呈下降態勢。

>>兩個戰場

社區牽動千家萬戶 是不折不扣主戰場

武漢是此次疫情的中心,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湖北省衛健通報的新增1638例中,武漢市1104例。

2月11日,武漢市一位醫生告訴華商報記者,疫情出現後,很多地市的患者趕往武漢就診,這也是造成武漢病例多的一個原因。從2月9日開始,武漢對“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確診患者集中收治,做到應收盡收,對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

2月12日,華商報記者從武漢市洪山區書城路社區工作人員處瞭解到,根據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告,從2月11日凌晨起,全市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封閉管理意味著管控更嚴、流動更少,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但封閉不是關閉大門、一封了之那麼簡單,而是要求小區的管理更細緻化,服務要更加便民化。”

“現在湖北各地市的病例數都在降,武漢從封城到封區,這意味著武漢對疫情的管控已經加碼。”社區居民王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現在武漢有兩個戰場,一頭是收治醫院,另一頭就是社區,某種程度而言社區牽動千家萬戶,社區是源頭,是不折不扣聯防聯控的主戰場。王女士表示,看了媒體報道,副市長、區長都被中央赴鄂指導組約談了,這在市民中震動很大。另外,也看到鍾南山院士對疫情的預測,“現在我們只能好好配合,繼續居家‘宅其身’,希望2月底疫情到達高峰後,能儘快結束。”

>>亡羊補牢

武漢才騰出手封區或因人力物力不夠


武漢從封城到封區,疫情管控加碼,應收盡收對降低治病率病死率至關重要,世衛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存關聯

武漢對所以確診患者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2月11日,鍾南山院士在視頻會診中指出,目前武漢暫未杜絕“人傳人”,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實現“早發現、早隔離”。對此,王女士認為,這些可能都是促使武漢封閉小區的原因,如果早些實行全封閉管控,也許武漢的病例數也會下降。

全國很多地區早已實行小區封閉管理,為何疫情重災區的武漢此時才開始實行封閉小區?對此,北大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我推測可能還是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不夠,因為武漢的病人太多,包括小區都有大量的病人,這些病人的管理本身就是個問題。因為可能有些管理人員都變成疑似病例了,都被隔離了。現在呢,應該說才騰出手來做這個事情,但是我想亡羊補牢也不晚。因為尋找發現傳染源,篩查病人,及時隔離治療,這是傳染病防控非常重要的手段。”

王貴強指出,截至11日,武漢所有疑似病例清零,所有重症者都被醫院收治,“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這對降低治病率和病死率至關重要。“做了檢測才知道哪些是病人,可以進一步地隔離和救治。非確診病例可以進一步居家觀察,這相當於於把武漢所有疑似病例進行一個合理分流。另外,所有重症病人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就會降低病死率。”

>>危重救治

提供生命支持 讓免疫系統幹掉病毒

鍾南山院士指出,作為21世紀以來第三次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此次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病死率較SARS和MERS低。危重症患者治療有一定難度。與SARS不同,新冠肺炎有獨特的病理特徵,抗病毒和抗炎(抗病毒引起的炎症風暴)為兩個主要核心問題。

2月11日,華商報記者從抗擊疫情一線的醫療專家處獲悉,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總的原則是“要早發現早治療,加強營養,生命支持,讓免疫系統幹掉病毒。”

“請大家不要擔心這個病毒的危險,前期主要是湖北尤其是中心城市、樞紐武漢的醫院裡患者‘扎堆’太嚴重所致。”這位不願具名的專家介紹,新冠肺炎傳染性比非典略強,但病死率並不恐怖,湖北省內高死亡率純粹是因為醫院患者“扎堆”造成的,現在分級隔離收治後,情況已經好轉,危重病人治療時間錯過黃金時期,難逆轉,而湖北省外的情況明顯就致死很少。

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絕大部分是輕症患者,少數是重症或危重症患者,身體自身免疫力差,而且危重患者很多都有併發症。比如老年患者感染就容易合併基礎疾病,新冠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造成呼吸循環功能障礙。

現在針對重症病人實施救治只能用生命支持的方法,儘可能地恢復病人自身免疫系統,去幹掉病毒,沒有特效。

>>病毒來源

疑中間宿主動物將新冠病毒傳染人類


武漢從封城到封區,疫情管控加碼,應收盡收對降低治病率病死率至關重要,世衛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存關聯

菊頭蝠


武漢從封城到封區,疫情管控加碼,應收盡收對降低治病率病死率至關重要,世衛稱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存關聯

大耳菊頭蝠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疫情報告,將此次由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報告稱,有更多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與廣泛分佈在中國南方以及整個亞洲、中東、非洲和歐洲的蝙蝠亞種菊頭蝠存在關聯。

報告指出,中國此次疫情暴發最初的傳播途徑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況是某種中間宿主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1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發佈最新研究成果: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在整個基因組水平上與蝙蝠冠狀病毒的同源性為96%。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蝙蝠。

對於該病毒如何傳染給人類,還存在一箇中間宿主。

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發表研究文章提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水貂病毒的傳染性模式更接近新冠病毒。

此外,華商報記者瞭解到,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上報的有關病原學調查報告顯示,曾和武漢市中心醫院等單位合作,2020年1月5日,從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一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呼吸道灌洗液中檢測出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經過高通量測序獲得了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該病毒與類SARS冠狀病毒同源性高達89.11%。

華商報記者 李華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strong>029-88880000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