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作者 | 銀谷


這個春節,我們經歷了一個最難熬的開年。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有人開始變得沮喪、無力、焦慮,為買不到口罩而焦灼,為不斷刷屏的壞消息感到失望,或是為自己無法幫上忙而乾著急。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那些逝去的人,以及那些如螢火一般的溫暖。


在大多數人都乖乖呆在家裡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在疫情發生的最開始,就義無反顧投入進一場無聲的戰鬥中去,哪怕他們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


他們中,有去口罩廠志願工作的白領、服刑人員,也有自費採購急缺的醫療物資到醫院的志願者,在前線醫護人員物資告急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解了醫院的燃眉之急。


part.1

白領、服刑人員在口罩廠當“臨時工”


“一會兒站、一會兒坐,一整個晚上下來真的腰痠背痛。”1月30日晚上,上海白領安安人生第一次接觸到口罩廠的工作,一干就是12個小時,從晚上19:30到次日7:00,從天黑到天亮。


和安安一樣的口罩廠志願者們來自上海各行各業,他們看到公益組織的志願者招募信息後,果斷加入了報名。春節期間,口罩廠的工人們幾乎都返鄉了,人手一直緊缺。招募信息發佈的當天,近300人進了群,爭搶每晚20個志願者的名額。


經過篩選,安安成為了20個人中的一個,“想著盡一份綿薄之力,市面上那麼缺口罩,能多做出一隻也會很榮幸”。


在口罩廠裡,大多數志願者負責的工作主要是口罩質檢、整理和裝箱。上崗前需要先測體溫、洗手消毒、戴口罩,隨後是穿隔離服、戴帽子,經過噴淋裝置進車間。安安負責的主要是質檢工作,檢查的時候,需要用手撐開口罩的彈力繩,看會不會斷,檢查4個焊點是否焊好,口罩表面是否有汙漬等等。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志願者在口罩廠分揀|圖片來源:松江區融媒體中心


安安說,一名熟練的志願者一晚上可以完成3萬隻口罩的質檢,也就是說,那天晚上的20名志願者一共完成了約60萬隻口罩的工作。


和安安一樣的愛心人士來自各行各業,據負責人介紹,這些人裡有創業者、大學生、聽障人士,還有退休了的夫婦沒有報上名,專程自駕100多公里前來。


口罩廠裡的志願者,還有一批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社區服刑人員,13個人在得知消息後自願報名參加。白班的工作時間從上午8點半開始,一直要忙到下午16:30,志願者小軍說:“每個人獻出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也是給自己的家庭包括孩子起一個言傳身教的作用。”


part.2

為了拿到合格口罩,他們舉報了工廠


在武漢疫情爆發之初,一支“世界和平小分隊”在線上臨時湊了起來。


發起人Nico是網易嚴選的一名員工,疫情消息還沒被大範圍瞭解的時候,她就在微博上關注到了一些求助信息,加上嚴選的口罩突然賣得很快,作為前新聞人的Nico,敏感地意識到,這一次的情況,可能很嚴重。


隨著消息越來越多,當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武漢的時候,黃岡、武穴等周邊地市的求助信息也開始不斷湧現,“核實後發現,這樣的信息真的太多了,全都是醫院的醫生或家屬發出來的,”Nico想著必須做點什麼了。


剛好微博上有人捐助物資,但進不去湖北,問到她這裡來,儘管那批貨後來解決了,卻給了她一個契機,發現原來嚴選是可以支持運送物資到湖北的。拉上組裡的黃石實習生和滯留杭州的食品開發同事,“世界和平小分隊”就此成立。


小分隊裡的三個人,都是第一次做志願工作,找工廠、找資金、聯繫物流配送、核實信息等等工作紛繁複雜,其中還有許多曲折,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盡力蒐羅:Nico是台州人,那裡有許多生產眼鏡的廠家,小分隊於是找人在當地四處尋找有資質的護目鏡生產商;通過在武漢的企業家好友,Nico找到了位於仙桃的口罩廠。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Nico在朋友圈發佈物資求助信息


第一批口罩訂了11萬個,就在工廠加大馬力生產時,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生產完的口罩無法運送。醫院自行去拉貨則需要解決通行證和車的問題。


“第一批貨運不出去的時候很著急,整整一天都在各種找人,出函出證明,忙到很晚。”好不容易7萬隻口罩拉到武漢周邊某市,卻又被當地衛健委扣押,沒有分到其他地方,這和Nico事先約定的不一樣,她在電話裡發了一通火,只追回來3萬個。吸取教訓後,他們自此只和醫院直接對接,用發照片、接收函等方式,來確認物資真的發到了醫院手裡。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孝感中心醫院收到小分隊捐贈的護目鏡


第一批口罩好不容易算是送到了,第二批又出現了問題,這一批是小分隊與就在仙桃當地的同事李文等人一起捐助的。原本訂貨的工廠給的第一批口罩是符合醫用口罩標準的,但到了第二批,工廠自己也沒貨了,於是工廠當起了二道販子,把別的工廠的貨買過來,再高價賣給他們。


聽聞工廠只能給另一種口罩,就在仙桃的李文也開始著急了,她馬上找車去工廠查看,到了以後他們發現只是普通口罩,抱著試試的心態他們還是把口罩拉到了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結果醫院的負責人查驗後,說口罩不符合醫用標準不能使用。


於是他們拉著幾十箱口罩又返回工廠找老闆理論,並大吵了一架,威脅老闆——如果不給換承諾的醫用口罩就去舉報他。老闆自認理虧,但也只答應儘量協調,與此同時,小分隊和李文都在重新找新的廠家。


第二天,工廠老闆又說只能找到2萬個醫用口罩,另一半怎麼也拿不出了。李文覺得不能再糾纏下去了,只好先將這些口罩拉到了醫院。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後來小分隊陸續又聯繫到三家廠家,於是李文等人又去一家家實地看貨,最後採購了1.2萬個口罩,送到了公安局、仙桃日報和電視臺等地。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口罩運送到公安局


與此同時,小分隊三個人的隊伍漸漸擴大到十幾人,克服重重困難後,他們在4天時間裡,高效率完成了15萬隻口罩、7500個護目鏡、200套防護服的捐贈。


“一開始對口罩的標準一無所知,都不知道還有那麼多種,後來就已經很熟了,”Nico打趣自己已經成了口罩專家。在口罩廠被接管之前,各方都在拼命搶貨,很多工廠都不接受走對公賬戶,志願者要想拿到口罩,只能是對私,甚至要拿現金在門口搶貨。


那幾天,Nico陡然間多了二三十個微信群,每個都是500人的大群,每天的群消息都在刷屏,“基本都是海外群、醫院群、物資群什麼的,而且現在還不斷有各種消息。”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Nico的微信裡有幾十個這樣的微信群


由於後面合格靠譜的口罩廠以及原材料供應商幾乎都被接管了,Nico的口罩捐贈工作暫告一段落。她也建議想要捐贈的人謹慎一點,現在市面上有資質的口罩廠都被接管了,剩下的要麼是高價囤貨,要麼是黑心工廠,除非確認是很靠譜的物資,否則還是不要捐贈。


儘管是第一次做類似志願者捐贈的事情,中間也遇到一些困難,但Nico欣慰的是,自己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她更有感觸的是:“平時自己還要多努力,在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時候,就更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part.3

“逆行”22小時連夜前往疫區拉口罩


“我和我老婆擁抱了一個,好多年來第一次擁抱。”“我也抱了,我老婆還哭了。”臨出發前,重慶的一輛警車上,5個人彼此交流著忐忑的心情。


那天是1月31日,車上5人,包括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曾全勝、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分局的警察、司機以及在重慶工作的仙桃人周詩偉。他們從重慶奔赴湖北仙桃,準備連夜拉回5萬個口罩。


同行的司機在路上接到了家人的電話:“哎呀,你莫問我切哪點嘛,反正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你放心嘛!”說完司機掛掉電話,繼續行駛在前往湖北仙桃的路上。


這5萬個口罩,原本是1月29日就要拉回來的。


當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口罩告急的消息傳到朋友圈,周詩偉立即向仙桃老家的親朋好友打聽情況。得知當地口罩有貨,他們連忙決定去連夜拉回。


在此之前,5個人都互不認識,因為找口罩這件事聚到了一起,誰知團隊剛集合完畢,正準備出發上高速時,仙桃封城及交通管制升級的官方通報出了,團隊不得不就地解散。


1月31日上午事情又迎來了轉機,仙桃發佈新政策,允許所有運輸醫療或生活用品的車輛上高速,一行人才再次出發。


當天晚上7點,他們抵達仙桃,馬不停蹄立即開始接收口罩,9點半開始返回重慶。


2月1日凌晨1點經過宜昌,他們在野三關還遇上了下雪天,一路駛過恩施、利川,直到凌晨7點抵達重慶,將口罩順利送往九龍坡區人民醫院,解決了醫院的燃眉之急。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路過野三關時,路上下起了雪


“莫靠近我,回到電梯裡切,你再過來我發脾氣了哈。”“喊你莫過來也,不需要你幫忙。”志願者們一回到家,對前來關切的親人們下了“逐客令”,畢竟從仙桃回來還是要進行自我隔離。


“比起那些在前線奮戰的醫護人員,我們所做的這些微不足道,不敢被稱英雄,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周詩偉如是說。


疫情之下,還有更多的人在默默努力著,他們是前線醫護人員,是堅守崗位的警察、記者,是為城市生活提供保障的外賣小哥、快遞員……每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普通人,都值得被看見。


(感謝網易城市印象成員“中國高度”、網易仙桃運營中心、網易重慶運營中心等協助採訪)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疫情之下,口罩馳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