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中外文藝中心

用《人民日報》人民銳評發出來的文章標題: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上面兩張截圖來自朋友圈,鍾院士的回覆真假未做求證,但也不妨將此事當作一種現象來看待。而韓某的確通過《新民晚報》等媒體刻意宣傳此事,並在報道中解釋說:“一般不主動刻章,但近日被鍾南山先生刷屏,又從新聞上了解到鍾南山院士所言所行,為他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所以破例篆刻一枚”。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從這樣的話語裡,多少會感覺出一股怪怪的味道,也多少帶有一種矯情、高傲,甚至略帶施捨的意思,但又要藉此時機急於表現,只能看似“心甘情願”的“委曲求全”。其實,倘若真有那份誠心,自己又是書畫界的“大亨”,可謂富甲一方,這個時候為疫情需要的人們做點實質性的、實實在在的事情豈不更好?即便篆刻是好事,精神可嘉,但如此高調登報宣傳,渴望盡人皆知則大可不必吧?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但類似韓某這樣的例子在書畫界並非個案,可謂非常普遍。幾乎每到特殊時期、關鍵時候,都會有一大撮人在挖空心思、蠢蠢欲動,以表面做好事、獻愛心的名義卻另打著算盤。其真實目的要麼希望通過自己一廂情願的“積極主動”來攀上對方關係,要麼希望藉此動作“提升”或“保護”或“遮掩”其既得利益(名聲、地位等),要麼完全將其當作一項業績,期待事後宣傳炒作之需,或設想得到有關部門及領導的關注、重賞與提拔等,總之基本都有動機不純之嫌。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不過無論怎樣一定不能忘了,做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文藝家,務必要具有最起碼的公德和良知,不要總是肆意妄為,跟風炒作,企圖投機,更不能為藝不德、為老不尊,喪失底線。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這裡需要弄清楚的是,並不是說文藝家不能給醫務人員創作作品——篆刻、雕塑、畫像等,但要分清時候,分清主次,知道輕重緩急,而且最重要的是動機要純,思想要淨,態度要正!不要總以為別人都是睜眼瞎子,好壞作品、真假作派,明眼人一看便知,那種心裡老想著藉機露臉、表演給公眾或長官看的噁心行為,只會令人不齒!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急於表現、不動腦子的跟風創作,必然會導致題材、形式等的嚴重撞車、重複與扎堆!


所以請那些不明就裡,不問青紅皂白,急於在創作上一窩蜂地表達“歌頌”“感動”等的作者,也要對此次疫情各個環節中所暴露出的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敢於碰觸,敢於質疑,敢於揭露,敢於反思,敢於表現,殊不知這些也是“正能量”的體現,甚至比只注重表面文章、空喊口號、光唱讚歌要愛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加深刻,更加感人,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但目前從眾多刊發出來的書畫作品看,只要還有點專業精神和基本良知的,都能看出,很大一部分並非真正出於愛心,明顯帶有趕工、應付、撞車、急於上陣、粗製濫造、自作多情、諂媚表演,以及無節制的歌功頌德等行為。不得不說,這不僅是對奮鬥在一線工作人員的不尊,也是對藝術本身的輕慢和褻瀆。


人民日報:文藝家,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獻媚炒作”

類似這些一揮而就的標語式、口號式書法,現實作用體現在哪裡?藝術與美學價值又體現在哪裡?不是應付是什麼?


另外據悉,目前關於“抗疫”等的主題文藝創作,各單位(組織)基本都已下達了相關任務,也都在爭相報道、宣傳……但須特別提醒的是,要做就認認真真做,不做就拉倒,千萬不要搶風頭、湊熱鬧、瞎糊弄、隨意應付,而是要去掉自己那份自私的、包裝精緻的功利心,要拿出真正有新意、有思想深度、有超高文藝內涵的精品力作出來,在注重數量的同時更要注重質量,免得製造文藝垃圾添亂,更免得拉低大眾審美,髒了大家眼睛。(作者王進玉,藝術評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