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在疫情特殊情況下,我們可以靜下來思考很多問題,包括中國足球回顧這十年的中國足球,不是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能夠概括的,用一個悲慘不為過。

國青隊遭柬埔寨淘汰,25年來首次無緣亞青賽,國奧隊三戰皆負,無緣20年奧運會,國家隊客場負於處在戰火陰霾中的敘利亞,世預賽堪憂,世界名帥賽後罕見失態直接“口頭”辭職,國青、國奧、國家對三線潰敗,意味著未來的十年將會是一個更加讓人失望的是十年。中國足球到底怎麼了,一次一次的刷新下限,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以廣州恆大為代表的“恆大模式”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是中國足球近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第一,不惜代價囤積國腳,不斷刷新球員薪水和轉會費,徹底脫離市場軌道。

2010年恆大集團在中甲時期大肆吸收國腳,郜林、鄭智、馮瀟霆等當紅國腳紛紛加盟,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能吸引當紅國腳加盟的原因是啥,不要談夢想、談藍圖,很簡單就是錢,不惜代價的砸錢招募國腳,為此咱們看一個近十年轉會標王的數據。

2009年陳濤 金德→申花 800萬

2010年郜林 申花→恆大 600萬

2011年馮瀟霆 全北→恆大 1500萬

2012年于大寶 泰達→阿爾濱 2000萬

2013年于漢超 遼寧→阿爾濱 3500萬

2014年王大雷 申花→魯能 3000萬

2015年孫可 舜天→權健 6600萬

2016年 金洋洋和畢津浩,並列 8000萬

張成林,(夏窗)1.2億

2017年 張呈棟 國安→華夏 1.5億

2018/19/20,全部人 2000萬

對比以上數據,有個諷刺的事實是,目前在西甲的武磊,在各種國籍、幕後老闆的加持下,轉會費還是比較客觀的200萬歐。

再看球員你的薪水,目前國內國腳薪水都是千萬級別的,具體的歷史數據沒有,有俱樂部高層曾透露19年中超總共的球員薪資達到48億元,這個水平分攤到各支球隊的每個隊員身上年薪就是1000萬,這種水平已經高出許多英超球隊的水平。但英超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聯賽,而中超的水平亞洲範圍內勉強算是二擋。有一篇報道關於前杭州綠城隊長汪嵩的,他稱,“2004年中超元年我的月薪是6000元、2003年是3000元,2002年才900元。”

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球員再沒有動力去國外踢球,背井離鄉,還掙得少,請問都指望球員因為理想去留樣嘛,武磊轉會西班牙人後薪水減低一半不止,目前武磊在西班牙人的年薪為700萬人民幣。

對比以上數據,中超的發展何其荒謬,完全脫離了正常軌道。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第二,建立恆大足校,高額學費伴隨著家長買房陪讀等“奇聞”,足球徹底成為貴族運動。

恆大足校,剛開始兩年被標榜中國足球的希望,中國足球的未來,看看現在的結果,再看看發展軌跡。恆大足校的起步學費是一萬元,還不包括各項的費用,恆大足校聲名鵲起之時,父母買房陪讀,老爸出資贊助轉會的新聞層出不窮,中國足球土壤本身貧瘠,但世界足球的發展來看,足球的壯大還是需要平民階層湧現的佼佼者或者說是天才,中國足球也有蒿俊閔這樣的農村草根出身的例子,恆大足校模式可以說直接抹殺了屬於平民階層的足球土壤,足球進入開始有了明確的門檻,雖然以前也是那麼貧瘠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第三,不以賺錢為目的的足球隊就是耍流氓,那麼恆大俱樂部運作的邏輯在哪裡。

足球是一項體育賽事,本身運作的目的就是盈利,看看歐洲五大聯賽,英超中下游球隊每年從轉會分成可以獲得近一億歐元的收入,去年歐冠冠軍利物浦從歐冠賽事中收貨近以一億歐元。再看其他俱樂部的生存百態,歐洲“黑店”摩納哥、多特蒙德,買賣潛力球員賺錢鉅額差價是一種重要的手段,阿森納後又有熱刺,精打細算,但仍然在頂級球隊之列,會員制的巴薩皇馬一擲千金,但俱樂部營收全球前列。

再看我們中超俱樂部,什麼時候開始運作一個俱樂部是以億元為單位,2008年,投入最多的山東魯能也不過6000萬,投入僅2500萬的青島中能也完成了保級,今年中甲、中乙9支球隊退出中國足壇。

恆大模式提高了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運作門檻,魯能、上港、國安都是國企背景,其他球隊如何運營。

誠然,恆大三年兩亞冠的壯舉讓全國人民漲了志氣,誠然恆大引進的高水平外援提升了中超的關注度,也提高了聯賽水平,但違規事務本身規律的事情是不會成功的。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皇帝的新衣,恆大模式是中國足球十年無限墮落的根源

足球俱樂部是聯賽的根本,足球俱樂部健康了聯賽才能發展起來,聯賽發展起來了,中國足球才能壯大。

足球俱樂部健康的最重要指標就是自負盈虧,試問有幾個俱樂部達到這個指標,這個答案應該是0,不合理的轉會費和球員薪水的背後是錯綜複雜的交易、內幕,以及影響之下完全畸形的青訓,一個上市公司的CEO年薪不過百萬,筆者試想一下,如果把球員薪水降低到百萬,工薪階層而言這是值得奮鬥的目標,百萬薪水也不會由 太多內幕,國內好些的球員也回謀求國外發展,因為在歐洲替補球員薪水也能高於國內,且名利雙收。

這是筆者的一個設想,全當討論,拋磚引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