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傳播力在“空城”上凝聚

“美麗延平”微公號圖文並茂地發出《延平人,請再堅持一下!》,向市民發出“再堅持2周,把病毒‘悶死’!你在家不是隔離,是在戰鬥!!”的呼籲,得到許多市民的真誠回應,短短10分鐘,此條微信的閱讀量就超過1800次,眾多網友紛紛留言:“延平已經連續幾天都沒有新增確診和疑似了,事實證明不出門才是最好的戰‘疫’武器!”“等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我們脫下口罩,暢快地呼吸,穿過擁擠的小巷,再來到那家熟悉的老店,遠遠地喊一聲:‘老闆,來碗鍋邊’……大家繼續加油!!!”…… 截至2月11日16時,此文閱讀量達4萬次。

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以來,延平區遵循新媒體的語言規律和運作規律,更用心地踐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積極加強內容策劃,轉變話語體系,豐富話語內涵和表達形式,提升綜合傳播能力,凝聚人心,匯聚正能量。

防控疫情以來,伴隨著“美麗延平”微公號發出《“空城”就是最強的力量!延平加油!》,一組組“空城”圖便刷爆了朋友圈,記錄了延平全體市民在2020年春節期間為抗擊疫情作出的努力,點擊率最後爆到10萬+。這是延平區委宣傳部發揮融媒體作用,藉助新媒體,讓輿論傳播力在“空城”上凝聚的一個鮮明事例。這或許也是延平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春節的一個印記。


“戰‘疫’以來,我們一直在發揮融媒體作用,創新宣傳方式,做凝聚人心、深入人心的宣傳。《空城》這條微信我們緊緊抓住被稱為‘小香港’的延平空寂的街心公園、安靜的八一路、夜色下的新大橋、九峰公園‘網紅棧道’等具有延平地標特點的地點宏觀全景上的‘空’,同時展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觀細節的‘空’,比如展示八一路公交站臺空無一人,南平大劇院賀歲檔紛紛取消大門緊閉、用無聲支持著這場 ‘硬核’攻堅戰,梅山坡少了往日的擁堵、寂靜的路燈下沒有一個行人,勝利街不再有人擠人的場景,這裡店門緊閉,街上最多的身影是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早已忘記現在是大年初幾,用一股股暖流撐起了整個延平城,通過宏觀和微觀組合圖文充分表達了50萬延平人團結一心、‘空城’就是最強的力量!”延平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深有體會地向筆者介紹了延平區發揮新媒體作用,持續增強在這場“戰役”中輿論傳播力的做法。


除了《空城》這條微信外,他們編髮的《我在延平,我為武漢加油!》《今日元宵!延平 ——你若無恙,我便安好》等微信也獲得了頗高的點擊率。(詹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