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工作」論中華文化對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義

「理論工作」論中華文化對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義

論中華文化對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意義

□ 李道湘

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員保持在民族群體內的向心力,也稱之為民族內聚力。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之所以如此強大,就在於對自己的民族身份、文化傳統和偉大祖國的強烈認同。其中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它是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基礎。因此,中華文化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發展、增強、建構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不僅關係到文化命脈的延續,也關係到民族凝聚力如何增強和建構的問題。

一、中華文化對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歷史意義

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發展演變,人們都會問,是什麼造就了遼闊的中國版圖,是什麼鑄就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格局,是什麼成就了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歷史綿延?歷史學家說,其中必然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寓於其中。這個力量就是中華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精神。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的文明。人類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興衰史,許多古老的文明在歷史長河中被淹沒。中華文明是個奇蹟,她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過的古老文明。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凝聚力,首先應該表現在它自身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及這種生命力的延續。中華文明是一種古老的文明,又是一種日日新的文明,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本身就蘊含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華文化始終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是東方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人類文化最輝煌的組成部分。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文化始終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首先,中華文化是中華版圖不斷擴大的內在力量。其次,中華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礎。再次,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綿延不絕。儘管也有天災人禍,但卻一代代傳承,經過不斷豐富、不斷創新、不斷髮展,最終積澱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思想體系。

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且未曾中斷,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奠基期、成熟期、轉型期,這一發展鏈條鏈接起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保證這一鏈接不曾中斷的是中華文化的價值和精神,是這種價值和精神將中華民族凝聚在了一起。

二、中華文化對增強當代民族凝聚力的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認識到,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們立足的根本。只有對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有充分的瞭解、有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才能對今日之中國發展成就而充滿著自豪和驕傲,才能將這種自豪和驕傲轉化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將這種自信轉化為民族的凝聚力。

今日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10月13日下午就我國曆史上的國家治理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毫無疑問,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曆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決定的。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學習和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從我國的現實條件出發來創造性前進。從這裡我們得到啟示,中國所開啟的一切都必須立足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之上,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之中國發展而來,瞭解今日之中國必須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

中華民族精神基因是我們立足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指出,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它是我們立足的根本。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綿延,不斷建構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它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強大的精神根基。

三、中華文化對建構當代民族凝聚力的意義

民族凝聚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是要不斷建構的。從歷史和邏輯的統一上說,首先是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型和創新性發展,以此為基礎建構與時代相適應的核心價值,通過核心價值的建構完成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建構,最後實現民族凝聚力的轉化。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社會實踐中提煉昇華起來的,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一種精神力量。我們把它概括為:愛國主義、中華統一、憂患意識、自強不息、天人合一、民惟邦本、重義輕利、貴和執中、捨生取義、崇禮重德等。其中的愛國主義、中華統一是民族凝聚力最為核心的價值,它對中華民族的國家認同的建構發揮核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通過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構適應新時代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築牢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用六句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概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一概括既為我們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明瞭方向,也為我們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出了方法和途徑,對於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建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重塑以愛國主義和中華統一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強化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意識,建構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價值認同。首先,愛國主義是建構核心價值認同的思想基礎。愛國主義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核心是對民族和國家的生存發展、繁榮興旺等根本利益的關心與維護。中國人的愛國情,表現為對故鄉、親人的眷戀,對祖先的崇敬,以及對祖國壯麗河山的依戀。其次,中華統一意識是建構核心價值認同的價值基礎。大一統觀念萌芽很早,《詩經》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天子作為君統和宗統的核心,成為天下一體的象徵。政治上,孔子提出大一統思想,力圖建立一個西周式的大一統國家,以結束戰亂,統一國家。大一統的政治理想由秦始皇統一中國變成了現實。漢朝以後,大一統的政治結構沒有大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維護統一價值觀念,並長期積澱為一種深沉意識。

在思想上,自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之後,其獨尊儒術的主張不僅被漢武帝採納,推行於當世,而且在漢代至清代的兩千年間行之久遠。經過長期教化以及歷史的積澱,這種定意識形態為一尊的思想大一統逐步成為多數中華民族的共識,進而轉化為社會各階層人的心理定勢。最終,中華統一意識轉化為對國家統一的認同,鑄就了中華兒女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價值取向。從根本上說,中華統一理念強化了人們的認同國家統一的自覺性,成為中華文化培育統一意識、指導統一實踐、完善統一秩序的顯著標志。(作者:李道湘,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

(原載於2020年第2期《前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