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前羅馬尼亞畫家科爾內留巴巴(1906—1997)的作品較早被介紹到中國,對於嚮往寫實又忌古典細膩的國內新生代西畫學子產生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巴巴的作品明顯受法國印象主義和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當然更多還是後者,因為他的色彩還停留在古典。他在世界藝術大家園中不能成為一流,因為技巧的研發未見創新,被古典色調拖累,僅存表現主義的概括和簡練。但他的作品表現了東歐社會沉重和鄉土的現實,是地區和民族的優秀畫家。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喜歡用大塊面表現的Maggie Siner 是世界公民,她在法國學習印象主義色彩,在中國體驗表現主義與寫意國畫的相互通融,以意大利為創作基地,在歐洲和美洲巡迴展出作品。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Maggie Siner 的作品很容易瞭解,與巴巴的模仿者一樣,爽快的寫實能讓自己擺脫古典的拖拽,令畫家心情愉快,又能一展寫實功夫,這也是西畫傳入我國以來,對古典寫實技術的延續發展。國內的藝術學子們轉入了對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的技術追求,有些人還嫌東方人的扁平臉使他們技窮,不能表現西人藝術的趣味,就乾脆畫西人臉以求觀眾認同。

國內的現代藝術教育還未廣為普及,西畫夢還停留在象與不像之間。新生代藝術學子對古典細膩寫實有老土的陳舊印象,產生了對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寫實的追求。概括寫實、空間和色彩感是大量國內現代畫家擠身為伍的目標,也是為了收藏者看懂藝術家們到底在畫什麼。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藝術學子們沒弄明白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作品的歷史定位,這些繪畫的發明者誕生於100多年前,在創新的意義上他們被載入世界藝術史冊當之無愧。但是作為這些繪畫的追隨者,所畫的人物、頭像,並沒有展示新的觀念和意義,與沉醉於古典寫實技法屬於同一類別:重複。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追隨者畫人物和頭像,並沒展示新觀念和意義

如果他們創新了表現手法和技術,並具新時代的觀念,其作品可被推崇為世界一流。如果他們是赴原創者後塵,卻能表現本民族時代狀況,正如羅馬尼亞的巴巴,他們可稱為地區性民族的大師。如果身在本國,卻沒有本國和世界的視野,在別人創造的繪畫技術中做娛樂性玩樂,儘管製作上精益求精,也只能是人類生活環境裝飾品的一種,用流行語來說就是“商業化”。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