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綢繆穩增長」停滯的小額信貸:隔離之下的運營難題怎麼破

「戰疫·綢繆穩增長」停滯的小額信貸:隔離之下的運營難題怎麼破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讓餐飲、旅遊、住宿等眾多小微企業遭遇生存危機,以小微客戶、個體經營者為主要客群的小額貸款行業也遭遇嚴峻考驗。小貸公司數量、貸款餘額、從業人員數量的“三降”本就讓行業處於大浪淘沙的洗牌期,而疫情的突來更令小貸公司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局。也倒逼小貸行業加快線上化、數字化轉型。危機與轉機總是相伴而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線上數據等尋找和觸達客戶,優化風控方式,成為7000餘家小貸公司“生門”的關鍵所在。

業務開展幾乎停滯

春節期間,一場疫情讓小額信貸行業“雪上加霜”。作為旗下擁有24家小貸公司的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嵐,在參加中國小額信貸聯盟舉辦的關於疫情對小額信貸行業影響分析線上研討會時表示,“疫情之下客戶需求不足,導致小貸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財務可持續性受到了衝擊。”她無奈道,“公司今年整個1月幾乎沒有放貸,而賬面上有幾億的資金需要付息,導致財務成本壓力陡升。”

同樣處境艱難的小貸公司還有很多。通常而言,小貸公司主要服務於“三農”、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等群體,這類群體資金較少、收入較低,抗風險能力更為弱小。疫情持續發酵,各行各業都受到巨大沖擊,餐飲、旅遊等服務行業更是幾乎停滯。多地延長假期,延緩復工,小微企業短時間內要想恢復到往常的生產經營,依舊困難重重。

南充美興和美興四川小貸總經理何良剛也表示,疫情對貸款需求的影響較大,“公司在2月雖然已經開工,但是目前還沒有發放任何貸款,更為擔憂的是不知道何時疫情得到好轉”。儘管疫情爆發後已有1500多名客戶受到嚴重衝擊,但他對行業發展仍持樂觀態度,“只要疫情得到控制,生產得到恢復,我們沒有太大問題”。

唇亡齒寒之下,小貸公司的信貸質量首當其衝。短時間內逾期貸款、風險資產的增加成為必然。何良剛指出,疫情對貸款資產質量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1月疫情爆發後,很多客戶當月底就不能按時還款。該公司1月的風險貸款在此前的基礎上增加了400多萬元。

在這種情況下,對客戶進行貸後回訪,預判疫情影響成為眾多小貸公司的當務之急。根據胡嵐所述,目前對旗下小貸公司的貸後回訪情況簡單統計發現,每家大概有14%-30%不等的客戶明確表示不能按時還款或者還息。這些客戶中一方面是企業經營出現了困難,另一方面是一些農貸客戶不能出門出村,無法按時還款。“這些多方面的因素對我們公司的貸款質量造成了影響,考慮到監管和集團的多項考核,經營壓力非常大的”。

隔離之下的運營難題

在逾期增加、影響研判之下,疫情給小貸公司的貸後管理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與線上消費貸款不同,小貸公司發放的貸款更多是經營性貸款、抵押貸款,需要和客戶面談。在和客戶物理隔離以後,如何更好地繼續運作貸後管理給小貸公司的從業者帶來困擾。

積木美行小貸總經理蒲果對此感受頗深,他坦言,公司主要做純線下的經營性貸款,需要和客戶面對面進行服務,在不能出門展業情況下,無法到現場開展貸後管理。“我們的客戶主要從事服務行業,這些客戶本來準備靠春節賺錢,疫情爆發後,90%以上的客戶面臨現金流困難,這對未來的客戶返款影響很大,也會導致公司風險在一兩個月內高企。”他同時指出,目前主要通過微信、電話與客戶進行聯繫,瞭解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

事實上,對於開展線上業務的小貸公司,貸後管理、風險控制也同樣面臨著考驗。信也科技董事長鬍宏輝在研討會上直言,小額貸款領域,催收是風險管理至關重要的環節。雖然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大部分的催收工作都是由智能語音技術來完成,但是仍然離不開人工催收的介入。疫情導致延時開工、避免密度較高的電話中心作業,顯然會對回款率產生影響。

優勝劣汰洗牌加劇

回顧小貸公司的發展,從2008年5月原銀監會、央行發佈《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算起,已經走過了十一個多年頭。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引導民間融資規範化的使命,小貸行業曾一度風光無限。不過隨著強監管來臨、助貸業務興起,小貸牌照的價值逐步邊緣化,陷入發展瓶頸。

根據央行披露的最新數據,小貸公司面臨著公司數量、貸款規模、從業人員“三降”的局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680家,較2018年末減少453家;貸款餘額9288億元,前三季度減少257億元;從業人員下降至8.31萬人,去年前9個月共有7740人離開小貸行業,另謀出路。

拉長時間線來看,2015年是小貸公司的“分水嶺”,當年末小貸公司達到最高峰8910家。之後風險事件頻發,小貸公司加速優勝劣汰洗牌。從2016年至2019年9月末三年多時間裡,小貸公司數量減少了1230家,且這一數據仍在呈增加趨勢。

在多位小貸公司從業人員看來,疫情籠罩下,小貸公司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凸顯,洗牌的速度將加劇。雲南省小額貸款協會會長毛雁斌表示,小貸公司作為服務民營企業的角色,在疫情加速對民營企業洗牌的過程當中,同樣也較大程度上加劇了對小貸行業的洗牌。這對留下的小貸公司是一種利好,同時也促使小貸行業加速規範和健康發展。他預判,“疫情會加快小貸公司的洗牌速度,有可能過去三年間減少的小貸公司數量,今年一年就可能達到”。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在線下業務受限後,互聯網小貸或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白澄宇認為,此次疫情加速了互聯網經濟的滲透,讓大眾更加接受和習慣在線服務模式,這也促使了不少新需求的產生。在此情況下,小貸行業應加大對於在線服務模式的創新。與之相適應,互聯網小貸業務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疫情之下,新的發展機會已萌芽。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副理事長孫同全分析稱,此次疫情可能會對農民務工影響較大,部分農民工可能更傾向於一段時間內在家鄉附近創業就業,而不是到大中型城市務工,這將會使得農村的生產經營性貸款需求有所增加。

加強科技實力突圍

疫情當前,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為客戶提供服務、跟進客戶情況的同時,也倒逼小貸行業加快線上化、數字化轉型。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7000多家小貸公司絕大多數的業務偏線下,整個業務流程、貸前貸中和貸後均需要通過線下進行。因此,在疫情持續時間較長,線下經濟活動受限嚴重的背景下,小貸公司的業務面臨著較大挑戰。未來小貸公司需要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線上數據等尋找和觸達客戶,優化風控方式,改善業務困境。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因為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而國家經濟的向好基本面,小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的業務大方向不變。在業務形式方面,建議小貸公司加強線上科技能力培養,建立如線上服務平臺等形式的溝通渠道,以減少疫情帶來的短暫衝擊。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已有機構在試水小貸業務數字化平臺。螞蟻金服小貸平臺總經理吳兆波表示,目前小貸行業上雲、數字化是可行的,門檻也越來越低。他介紹稱,螞蟻金服小貸平臺打造了小貸星雲操作系統、螞蟻金服持續建設雲開放平臺,小貸公司可以快速簡單入駐,加入雲端的業務協同。

當前形勢下,小微企業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銀行也在發力小微金融,進行客戶下沉,這都對小貸行業的發展形成影響。要想在市場競爭下突出重圍,經營思路和模式的改變尤為重要。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認為,那些真正願意開展小額信貸業務的機構,應藉此契機順應時代潮流,合理合規運用金融科技、互聯網技術等不斷調整與完善自身的業務模式與運營方式,為日後更好地發展做好準備。

此外,雖然互聯網小貸備受重視,但是目前監管層尚未出臺統一的網絡小貸監管政策,使得行業發展難以得到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多位從業人士呼籲監管加快政策的出臺,同時在稅收、貼息、不良補償等方面希望給予小貸公司扶持。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