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塘街道“保姆式”服務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婁底新聞網訊 “工地上每天消毒兩次,我們員工每天要求測兩次體溫,公司實施封閉式管理……”看到企業在防疫上的種種措施,婁星區黃泥塘街道高溪社區高溪工業園內的民工劉國斌對此之前的復工顧慮煙消雲散,“在這裡工作很放心。”截至2月10日,黃泥塘街道轄區包括高溪工業園在內共有12家企業正式復工復產,復工率近50%。

黄泥塘街道“保姆式”服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湖南菱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復工復產)

黃泥塘街道是重工業區,轄區內在生產的企業達26家,其中高溪工業園是全國率先建設標準化廠房的社區工業園。目前,產值過億的高安環保、格侖新材、華宏科技、暖洋洋電器等10多家企業落戶園區。為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黃泥塘街道黨工委於2月6日組織高溪集團、部分企業負責人召開了“諸葛亮”會,會商研究如何堅持黨的領導,幫助企業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全力引導、支持和組織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為了落實婁底市婁星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10號指令,給企業復工提振信心,提供一個安全、衛生、整潔的大環境,我街道自行購買了一噸消毒液,對公共場所進行了一次‘無死角’的大消毒,大清洗。對復工企業實行全程管理,提供‘ 保姆式’服務,對企業存在的困難列出清單,明確責任,及時解決……”街道黨工委書記說道。

“園區內所有的復工企業必須嚴格落實對所有員工進行排查、外地員工必需提供健康證、隔離觀察一週確保無異常、進出人口登記、每天兩次體溫測量、佩戴口罩、分開就餐、封閉式管理、廠區每天兩次殺菌消毒等諸多防控細節,達到復工標準了才能生產。”高溪集團董事長謝光輝告訴記者,“我工業園區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嚴格做好返企人員疫情核查,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生產、防控兩不誤。”

鑑於目前疫情防控還是很嚴峻的情況,企業正式復工還經歷了種種波折,如何激發企業復工的積極性,如何保證員工的防護物品,如何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高溪工業園積極為企業復工開闢了綠色通道,出臺了幾條“硬措施”,為企業復工創造條件:復工企業頭2個月減免20%的租金、協助辦理復工手續、協助購買防護物資、聯繫運輸車輛、協助產品銷售。目前,高溪工業園區復工率達到了80%。

當日,記者在高溪工業園區看到,防疫和復工復產正在有條不紊進行。湖南利鋼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大門口設有專人在測量體溫、登記進出人員詳情,工地上呈現出一派忙碌景象。“我們在黃泥塘街道黨工委和高溪集團的幫助下於2月1日就開始做復工的前期準備工作了。”湖南利鋼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廠長張海波高興地告訴記者,“真的要感謝黃泥塘街道黨工委和集團的黨員幹部,為我們購買到了防護物資,還為我們聯繫到了運輸車。在他們的幫助下,公司才會順利復工。”張海波為黃泥塘街道的黨員幹部豎起大拇指。和湖南利鋼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一樣,湖南菱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也迎來了復工。乾淨整潔的廠房內,隆隆的機械聲響起。該公司董事長陳德剛告訴記者,廠區內各類場所和器械都己徹底消毒,高溪集團早己為公司準備好了運輸車輛和防護物資。“還幫我們減免了租金,真是雪中送炭。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更有信心了。”陳德剛堅定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