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船公司每週損失高達3.5億美元!大家還能撐多久

“這次的突如其來的疫情之後,是經濟、就業的更大疫情,對於推進五年雙創的中國、對於處於經濟轉型期的社會,對於廣大的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轉型者來說,將是況日持久的挑戰和考驗。”不少企業老闆在自媒體上叫苦稱,“若疫情不好轉,他們的企業將支撐不了3個月。”這還是出自餐飲大咖西貝莜麵村老闆之口,而對於其他企業的衝擊可想而知。


受疫情影響船公司每週損失高達3.5億美元!大家還能撐多久


據百運網瞭解,由於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貿易減少,集裝箱航運公司每週損失高達3.5億美元!因伴隨著全球最大出口市場——中國的進出口貨量減少,逐漸對從造船廠到航運公司的整個海上業務帶來連鎖衝擊,後續將造成更大的損失。

Sea-Intelligence在本週一表示,自上個月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集裝箱貨量,平均每週減少約35萬TEU。如果按每TEU平均運費1000美元來估算,全球航運業每週損失約3.5億美元。

隨著昨天延長的假期結束,中國各企業正開始緩慢恢復生產,為了遏制疫情的擴散,中國部分地區仍有較多限制,許多工廠仍處於停工狀態,復工的工廠生產能力也縮減了一大部分。

以上海和香港為例,這兩個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裝箱航運港口的官員和操作員表示,在原定的2月10日復工日,只有大約一半的碼頭工人如期返回工作崗位!

據統計數據顯示,迄今為止,跨太平洋航線至少有21個航次取消,運力減少約198,500TEU。此前因為新年已經取消61個航次,取消的航次總數已高達82個!

另外,亞歐航線也有10個航次取消,運力減少約151,500TEU。

就在上週,分析機構Alphaliner也指出,為減緩病毒傳播而延長的春節假期,再加上航運公司取消航線的影響,可能導致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在今年第一季度減少約600萬TEU。

自1月20日以來,集裝箱吞吐量減少了20%以上。加上空班計劃會進一步擴大,原本預計春節假期後的貨量提升已基本無望。

史無前例的疫情,史無前例的停航,再加上史無前例的虧損,原本處於行業低谷的全球航運業能挺過這次新冠肺炎的衝擊嗎?按目前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距離下一家船公司倒閉,或許真的不遠了!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想獲得更多外貿新鮮事,國際海運新動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百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