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進行實時監控讓大家更安心-隔離居民如需開門可掃碼通知居委會

記者 楊天弘

晨報訊 “有了這個門體傳感器,就能對轄區內的隔離人員進行實時監控。一旦隔離人員打開家門,系統就會彈出報警提示消息,及時短信通知居委會負責人,提醒工作人員關注該戶隔離人員的開門情況,以便第一時間介入阻止,確保疫情防控全覆蓋、無盲區。此外,還能及時解決隔離人員的日常所需。”石泉路街道有關負責人如是介紹說。

據介紹,該系統採用“主動+被動”機制進行有機結合:主動是指在隔離居民家大門上安裝門體狀態感知傳感器,主動發現居民開門動作;被動是指在隔離居民家中粘貼二維碼,居民如有開門需求(如扔垃圾、收快遞等)或其他需求,可通過二維碼掃碼預報通知居委會。

系統通過對上述數據的採集、比對和分析,對居家隔離居民未正確上報的開門動作實時發短信通知防控人員進行關注,居家隔離居民有其他要求的,也同樣能通過短信及時告知防控人員。這樣一來,既大幅降低了防控人員的巡查強度,又有效減少了與被隔離人員的近距離接觸。同時,街道可以將節約出來的寶貴力量進行“門卡管控”等其他有效再分配,進一步增強社區防控效果。

居委工作人員坦言,安裝前期,本來還擔心居民不願配合。沒想到,此舉受到了被隔離人和鄰居的一致支持,“靜悄悄”進行實時監控能讓大家都更安心。

除嚴密監控外,石泉路街道各居民區也著力解決居家隔離戶日常所需。“我們定期為這些人員買菜上門,基本上他們的任何需求我們都能盡力滿足。”除了做好隔離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外,居委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通過電話或者門外詢問等方式,及時檢查和記錄隔離居民的體溫情況,保證時刻監測好居民的健康情況,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社區中的安全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石泉路街道還主動同“餓了麼”“京東快遞”“叮咚買菜”對接,請他們安排部分春節前後從未離開過上海的健康騎手,用街道定製的騎手《石泉街道通行證》,專門為全家隔離家庭上門送外賣、快遞到門外,騎手只要在進入小區時向門崗人員出示相應證件,即可進入小區為隔離家庭送餐、送菜,解決“最後一百米”問題。

據瞭解,目前石泉路街道已安裝了91個門體傳感器,後續將根據外地返滬家庭情況繼續推進安裝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