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買1000多一點的球鞋過分嗎?

走路的蚊子


高中生的消費情況其實其他年齡的人不應該區別對待,這個要根據家庭條件來看。家庭條件良好,可以給孩子買貴一點的鞋,家庭條件一般的就不要考慮,我上高中的時候買鞋也就是100,200那樣,條件好的學生買1000多也是正常的。但是這個東西不能攀比,量力而行就好。


hello楠神


我父母都是西南大學的教師,退休前都是教授。可惜高中2年,無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一年四季,我就只穿了一雙塑料底的黑布鞋,到最後,前面大指拇和後面腳後跟都是補丁重補丁,再到最後,布料都脆了,好不容易父母才又給我買了一雙新布鞋。哦,忘了,我是高83級的。


自我38167427


高中生主要還是取決你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前我讀高中也特別喜歡科比以及麥迪的鞋子,但是每個月只有500生活費,所以沒辦法買到喜歡的鞋子。直到出來工作了才可以買自己喜歡的。不過現在很多初中、高中孩子家境都挺好的,我覺得買一雙鞋子也未嘗不可,主要還是適度,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


行走的觀察家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有些吃驚!高中生買1000多的鞋子也刷新了我對高中生消費認識的新高度!

可能有人說,人家有那能力買,父母掙的錢多的是!那是啊,如果父母要這樣買給孩子,無可厚非,這是愛嘛!但真正看的遠的父母可能買了也不會告訴他價錢,他們會留意培養孩子勤儉的美德!

如果是孩子要求買的,非要買的!我覺得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一個敗家子已經快培養成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啊!毛主席、周總理他們的衣服是補了又補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勤儉的美德不能丟!

在這裡我要說,孩子的消費觀念與從小父母的行為關係密切,父母在孩子小時就滿足他的一切,他可能不僅不知道儉省,還不懂得感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在求學仍至成長過程中的麻煩就大了!

在此也要勸告孩子們,父母掙錢都不易,在你自己不能掙錢時,吃喝穿戴都得伸手,滿足正常需要即可,且莫超前消費高檔消費!在人前顯擺,滿足了虛榮,卻降低了人品!

謝謝你的閱讀!


荒原十禾


過分,因為你現在只是一個消費者,不是財富的創造者。

我先生年收入大幾十萬,自己都捨不得買一雙過千得鞋。

因為他知道要養家要照顧老人要養小孩。

你在掙錢的父母也如是。

做人子女,不能一味索取!


YUO11


我對鞋子沒什麼要求,只是覺得三四百的耐克就很舒服了,李寧同價位確實沒耐克好,我們班有的同學家裡沒什麼錢,非要買aj,還花了2000多買黑白紅aj1,一看就是假的


前夜尾條


我高一,高二時所穿的鞋全是歐文、科比、aj32等,原因就是為了趕潮流。但到了高三,我偶爾才會買雙較貴鞋,是因為一個道理。你球技的好壞,不是由你的鞋決定的,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鞋對你球技的提升並不大。對於打鋒線人而言你所有的鞋都是可以穿的,後衛的需要挑一挑。與其去琢磨選鞋,不如提升你自己的球技。當然,如果你真的喜歡某一雙鞋,我覺得還是要買。難道一定要等你經濟能力夠了,你再去買嗎?可那時你還會對這個感興趣嗎?叫你去買,不是找父母直接要。可以進行和父母進行條件的交換,或者從零花錢中攢,當然也可以去做一臨時工。






聽歌看球


你要是富二代,1萬多的也不過分。你要是一般的家庭,父母都是以種田為生。農閒是打工掙個錢。你穿500塊錢一雙的鞋也有點過分。要珍惜父母的錢來之不易。等你大學畢業分配。自己能夠掙錢。在有閒錢的情況下,你穿1萬元一方的鞋都不為過。穿衣服穿名牌兒。吃飯吃西餐。要有條件。如農民種地因地制宜。《有個學生家庭一般般。看到別的同學拿蘋果手機,自己也想攀比買一個蘋果手機。結果口袋沒有錢。就用校園貸買手機。進了套路貸的圈套。搞得傾家蕩產。這就是搞攀比的下場。》如果你家庭有錢,穿多少的都不為過!


用戶9991278471770


哎呀媽呀,乍一看嚇了我一跳!現在高中生消費水平都這麼高了!

再一看,買球鞋。1000多還是可以接受的吧!雖然我是女生,但也是打過球的女生,深知一雙好鞋的重要性。

前提是家裡的經濟條件允許。如果家裡全靠老母親或者老父親一雙手起早搭黑的一個月也就掙個三兩千四五千,還是節約一點吧,二三百的鞋也是可以的。

要麼就自己有掙錢的能力,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學習也是能賺錢的,比如學霸筆記,寫作什麼的。

總之要麼是家庭經濟可以,要麼是自己有能力,1000多不過分,如果是打腫臉充胖子,那還是免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