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2月10日(正月十七),是李凌恆小朋友5歲的生日。這天,他的爸爸媽媽一早便急匆匆地出門了,但他們答應兒子,晚上一定會回來陪他一起吹蠟燭、吃蛋糕,慶祝生日。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兒子:等到含著淚水睡著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李凌恆是個乖孩子,他知道,這個春節因為有一個名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怪獸正在作怪,所以他只能聽爸爸媽媽的話,乖乖待在家裡。

“爸爸媽媽會給我準備什麼禮物呢?會給我準備奧特曼的生日蛋糕嗎?”雖然不能出門去遊樂園玩耍,但因為爸爸媽媽答應給他過生日,這一天便充滿了興奮與期待。這些日子以來,李凌恆的爸爸媽媽因為要出門打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怪獸,而不能在家陪小朋友讀繪本、玩遊戲,但在一個五歲的孩子眼中,有玩具車做為生日禮物,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吹生日蠟燭,便可以彌補這些天來的悶悶不樂。

晚飯時間,李凌恆的爸爸媽媽還沒回來。原本期待的心,漸漸有些失落。“爸爸媽媽說,他們要出門打敗怪獸守衛中國。可是病毒真的這麼厲害嗎?他們不能先回來陪我過完生日再去打怪獸嗎?沒關係,他們答應我的一定會做到。晚一點爸爸媽媽一定會回來陪我吹蠟燭的!”小小的李凌恆用他樂觀的心想著,失落的笑臉上迅速再次揚起期待又興福的笑。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八點……九點……十點……李凌恆一次次看著牆上的鐘,卻還沒等來爸爸媽媽的一句生日快樂。“為什麼要食言?爸爸媽媽在打敗怪獸的鬥爭中沒有受傷吧?今天真的沒辦法過生日了嗎?”李凌恆哭了,哭得很傷心,淚花布滿了稚嫩的小臉。當夜色漸深,李凌恆含著淚水睡著了。睡前,他的生日願望是,爸爸媽媽早日打敗怪獸,明年的生日可以有爸爸媽媽的陪伴。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爸爸:"不是不想回去陪你過生日"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原本團圓又祥和的春節因為一場疫情打亂了節奏。李凌恆的父親——李茂德,是國網三明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的綜合主管,負責整個公司疫情防控的防護物資採購、儲備、配送和防護知識的宣傳與傳播。可是疫情發生後,防護物資異常緊缺,採購工作困難重重,尤其是口罩,這關係到三明供電系統數千名戰鬥一線員工的生命安全,李茂德深知責任重大。

1月25日國網三明供電公司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李茂德就一直馬不停蹄地想盡辦法採購疫情防控物資。十幾天來,孩子還在睡夢中,李茂德就早早地出門了。三明市區和周邊縣市的每一家藥店都有李茂德的身影,然而辛苦蒐集來的口罩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只是杯水車薪,隨著疫情的發展,“一罩難求”的困境讓李茂德萬分焦慮。他發動親友、同事四處打聽購買渠道。正月初一,他聽說福州市倉山區一家醫療機構有口罩出售;正月初十,他聽說深圳的朋友可以籌集到測溫儀,每一次收到消息的當下,他都馬不停蹄地驅車前往。他自謙道:“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電網員工,都是最美逆行者。而我,不過是為他們助戰罷了。”

2月10日,是國網三明供電公司錯峰復工的第一天。這一天,公司系統有幾千名員工返回工作崗位,加上原有一直堅持在崗位一線的員工,僅個人防護口罩就得準備近4000套、測溫儀300百餘支,還有消毒液、防護模、衛生紙巾等物品,均得有序快速配送到復工人員、機構的手中。

清早,他親了親正在睡夢中的兒子的小臉,輕輕說聲“生日快樂”便出了門。核對數據、清點貨物、按需分類堆放、裝車送往各地……這一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更需要細緻、謹慎。是的,他沒有忘記今天是兒子的五歲生日,但後勤不"後",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三明供電公司一名保障防疫物資採購與配發的員工,他真的忙得不可開交,他也不能放下"大家"去顧自己的"小家",接到兒子一個又一個的電話,他能做的只是安撫小朋友說,等會再等會。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2月11日的凌晨。熟睡的兒子臉上還看得出點點淚痕。作為國網三明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的綜合主管,他無愧於自己身上的重任。作為孩子的父親,他只能親親兒子的睡顏,悄悄說一聲:“對不起。等到打敗病毒怪獸,爸爸一定帶你去遊樂場補過一次生日!”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媽媽:"有別的小朋友更需要我去照顧"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明電故事」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李凌恆的媽媽呂淵淵,是三明市三元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1月25日,三明市確診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就在她所在的三元區。整個春節假期,她都忙碌在社區工作中。協調物品採購與配置防護用品、強調和宣傳防護知識、一戶一戶地排查返鄉人員信息、一棟樓一棟樓地落實防護措施、、“地毯式”排查,每日跟蹤、登記湖北返鄉人員的健康狀況……

2月4日,三元區實行史上最嚴的出行管控後,她每天都在7點前到達社區,檢查和督促小區嚴控出入人員的落實情況。

按照分工,呂淵淵與其轄內的4戶居家隔離家庭進行結對幫扶反抗疫情。每天,她得密切關注,檢查、記錄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還義務承擔了這些家庭"封城"後所需生活用品的代購代送。

2月10日上午,呂淵淵的微信又響起信息提示:“家裡的蔬菜沒了,麻煩你幫買點,後附採購清單,謝謝!”這是呂淵淵負責結對的一個居家隔離的家庭發來的信息。一整天,呂淵淵先後收到三個家庭的求援採購信息。

18時,夜色降臨,呂淵淵正準備下班回家給兒子過生日,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社區同事小楊打來的。她說,其負責的一家結對幫扶戶的10歲左右的小男孩,由於長達十幾天不能出門,心裡異常地煩躁、焦慮,加上又處叛逆期,非得出門找同學,跟家人吵了一架後已經乘電梯獨自下樓了。小楊怕一個人勸不回孩子,想請呂淵淵幫忙。得及時制止小男孩的行為,這是呂淵淵的第一反應!她迅速和同事小楊一邊向區領導彙報情況,一邊毫不猶豫地火速趕往小男孩子所在的那棟樓。找到男孩兒後,通過三個多月小時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男孩終於心平氣和地回家了。

處理完這一切,已是22點,她重新返回辦公室整理工作日誌和相關材料。趕到家,兒子早就在滿臉淚痕中熟睡了,“對不起寶貝,今天有別的小朋友更需要媽媽。等疫情結束,媽媽一定帶你去吃奧特曼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