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每次加班或者缺乏靈感的時候,我都喜歡到樓下走走,不光是為了換個環境透透氣。”運營小汪推開門向樓外走:“有人會覺得在大望京這種阿里、中航雲集的CBD,都是兩百多米的大樓,走在中間一定壓迫感十足。但其實恰恰相反,隨處可見的綠色就像北邊公園延伸過來了似的,而且辦公樓間的距離舒服得恰到好處,有的甚至還有小廣場,擁擠狹窄完全不存在的。”漫步在樓群間,右側是鬱鬱蔥蔥的草木,她眯著眼表情愜意。

周邊不時有人經過,沒有商業街的擁擠喧鬧,也不會產生類似高牆窄路的壓迫,更像是有著花園氣質的第三空間,綠意、休閒、宜人,一個不少。欣賞著玫瑰金幕牆上的夕陽紅霞、雲捲雲舒,幕牆猶如裙襬般的婀娜曲線 ……繃緊了一天的神經也隨之漸漸放鬆下來。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這樣的景緻似乎和大家印象裡的大望京建築群截然不同。作為未來世界級商務核心、北京第二CBD大望京的門戶工程,它留給人們的印象,更多的是從五環望去閃耀聳立的都市綠洲,又或是駛出機場前往市區時瞥見的生生不息景象。宏偉大氣又舒適宜人,兩種迥然不同的描述在這個建築群中自然融合,而這都要歸功於設計師Andrew Bromberg,他以“與自然共處”理念設計而成的都市綠洲,為使用者與旁觀者提供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觀感體驗。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項目包含三個地塊、四位業主、五種業態,挑戰難度不小。設計將建築按照2-1-3的數量依次從東至西排布,東側為兩座高層辦公樓,中間地塊為包含頂部城市公共綠色空間的商業會展大樓,西側地塊為兩座高層辦公塔樓和一座高層公寓。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城市由人建造,不僅需要注重環境的可持續,更要注意人的可持續。” 設計師Andrew Bromberg將建築中人的體驗放到首位,以柔和的建築邊緣模糊了內與外、私人與公共場所之間的生硬界限,讓建築從內到外都能提供一個親人的環境空間。為了讓建築群尺度宜人,設計在建築體量上極為用心。塔樓最初為方形體量,為了緩解地塊面積緊張帶來的塔樓間距過小,設計將方角改為圓角,並以內彎的立面模擬傲然挺立的修竹,既強化了塔樓的線條,又使有機立面更為硬朗。當步入樓群中,抬頭仰視塔樓,彷彿置身於一片原始的茂林修竹之中,而玻璃有機幕牆在隱隱提醒這是現代都市。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除此之外,建築群與城市肌理無縫連接,以內生的開放性,為整座地塊與周邊社區注入生機。設計用綠洲的概念強化了基地與周邊綠化環境的關係,同時在建築群間設置了多個綠化帶,並在會展中心頂層打造了城市公共綠色空間,為市民提供休閒新去處,以空中綠色平臺與南北的綠色生態呼應,打破建築與自然的界限,形成連接。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的成功不止於此,能夠在設計階段就獲得包括歐洲領先建築師論壇大獎(建築設計綜合建築榮譽獎)、亞太房地產獎(中國最佳高層建築5星獎)、A’設計(建築、樓宇及結構設計金獎)獎等在內的多個國際獎項,建築輪廓的設計也是一大亮點。“我希望它們都能夠沐浴在光線中,像竹一樣,向著它應有的方向生長髮展。”設計師Andrew Bromberg通過巧妙地佈局,讓建築群從五環沿線、機場輕軌又或是其他方向的交通幹道,都可以獲得富有層次的立面展示視覺效果。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北京——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項目:大望京綜合開發項目
位置:中國北京
服務範圍:項目及設計建築師
業主:北京乾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建築面積:571,878平方米
竣工年份:2018年


建築設計:Andrew Bromberg at Aedas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谷德設計網gooood.cn”,景觀設計整理編寫。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