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抗疫一線|穿上防護設備7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這滿牆的日記寫著他們堅持的理由

“今天初次體驗了防護設備。捂7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呼吸困難,護目鏡起霧看不清路,再看著鏡子裡已經變形的臉,有點想哭。可是每次看到衝在前線的醫務人員的各種堅持,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

“今天和兩個小夥伴一起換了8間隔離房間的鋪蓋,做完消毒措施,已經是晚上10點了。感覺喘不過氣,汗水也一顆顆往下滴。但出來看見後勤同事自己沒吃飯還在幫我們熱飯,滿滿的感動。”

直击抗疫一线|穿上防护设备7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这满墙的日记写着他们坚持的理由

在兩江新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有一面特別的牆,上面整整齊齊地貼著愛心形狀的摺紙。走近了你會發現,這些摺紙都是由醫護人員寫下的抗疫日記疊成的。

直击抗疫一线|穿上防护设备7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这满墙的日记写着他们坚持的理由

“一方面是記錄下我們隔離區裡面的點點滴滴,還有就是加油鼓勁。”馮敏是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手麻科護士,進入隔離點以來,她每天都會寫一篇抗疫日記,並折成愛心的形狀。

在日記中,“加油”“堅持”是她用得最多的字眼,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打氣。

“有時候會想孩子,寫日記能減少一些思念。”馮敏有一個5歲的女兒和一個2歲的兒子,抗疫期間,兩個孩子便交給了父母幫忙照顧。“我給孩子寫了抗擊疫情的決心,希望他們長大以後也能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做到善良、有擔當。”

“大家都非常辛苦,尤其是女生。因為每天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10多個小時,時間久了,會覺得呼吸有點困難,但大家還是很團結,互相幫助完成了每天的工作。”朱江山是隔離點醫護人員中少有的男護士,他說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大家相互配合,也就不覺得有什麼難了。

除了隔離區的同事,接受觀察的留觀人員也讓醫護人員感到欣慰。“有的隔離群眾是主動接受隔離的,這說明他們的防範意識非常強,也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朱江山的妻子懷孕了,為了不影響到家人,這段時間都沒有回家。他也沒有讓遠在廣東的父母知道他在隔離點的工作,“還是怕他們擔心,所以就沒有告訴他們”。

當前,針對全面排查出的重點人群,兩江新區將密切接觸者安排在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這裡對留觀人群進行基本情況詢問並做記錄,建立醫學觀察個人檔案,有的已經在這堅守了十餘天。

“今天看到有人在抗擊疫情期間好多天沒有回家了,全中國都在努力,你有什麼理由不堅持?”護士馮敏又寫下了一篇新的日記。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