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或者少部分的80後你們有沒有錯過00年代買房機會而沮喪?為什麼?

我的名字長度有3釐米


你說不後悔,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房產時刻要抓住機會。

對於目前的剛需,有可能就是未來20年後的大家。

目前樓市,處於低迷期,建議剛需買房,等過了疫情期!一來生命遠大於買房;二來疫情期過後房價會非常合適的;三來看準時機,如果一降息,果斷買入,千萬不能猶豫的!建議,現在先看網上售樓部,接著再實地踩盤去!

同時今年二手房會微跌,一是受疫情影響,二是限貸限購的政策影響。如果疫情,限購限貸解除,則又會有一波攻勢,當然這個攻勢不會太大,因為國家要求穩。

2020年甚至以後,房價只會穩,不會大跌與大漲,政府不允許,大漲會更多人沒錢買房,大跌銀行回不來款會影響經濟。

買房儘量靠近地鐵,學校,湖泊,綠地,公園,商場等。




物流TT


我是70後,關於買房有太多想說的了,座標河南洛陽。零幾年時有朋友在媳婦逼迫下結婚買房,一圈朋友都還笑話,因為老公的夥計都是住在附近不遠,(屬於城中村,離麗景門3公里)家家都有宅基地,不差房,我家有倆兒子也從來沒想到買房,當時說倆兒娶倆媳婦也夠住了,到了12年又把家裡的加蓋一層達到一共1050平,又過幾年,房子漲價的聲音越來越高,但平日忙著生意倒也不太關心,15年決定買一套,結果到年底有機會得到一塊地,位置不太好,郊區,於是就蓋了三層380平,然後裝修又花不少錢,這年又買了一臺車20多萬,錢花了心也安定不下來,倆兒子都不太喜歡新蓋的嫌地方偏,(離經營了20年的店很近)而老家的房子面積雖大但不是一套套的那種,是一間間的,居住不舒服,自家房子也沒暖氣,也比較羨慕小區裡的房,去年12月份又交了7成首付90多萬買了一套120平的房,現在還得還房貸,將來也不知道倆兒咋平分,有點後悔15年也有能力買,全款給倆兒子一人一套比如恆大房子,現在也不用背貸款了,不蓋那一棟雞肋的房子,現在都沒啥壓力了,有點後悔沒有早上車。


白璧明珠


題主可能並不瞭解70、80後的消費觀念,像你所說的家中房子都沒買還去買車的現象並不多。特別是70後,都是過過苦日子的一代,對於理財是能存多少存多少,生活是能省多少省多少,因此即便遇到天災人禍,抵抗能力也是強於現代小青年的。而且過去人是手裡有多少錢才花多少錢,沒有錢就少花或不花,根本不會去借錢提前消費(不過當時也沒有網貸這個平臺),在那會要是幹這事的人,都會被別人認為少天無日不會過日子。

正是由於消費觀念不同,很多70、80後在買房方面才會顯得很從容,可以說這部分群體現在基本都不缺房子住,用不著從分文沒有的地步直接面對買房問題,遇到拆遷也有舊房墊底,一步一步穩紮穩打走到了今天。至於現在的高房價對這部分人幾乎沒有影響,因為生活理念也不同,很多人認為房子就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除非用來投資抵抗通脹,有個住的地方就OK,不會超出能力範圍去為高房價買單。

至於你的家庭中遇到的情況,也是各人消費觀念不同吧,既然已經這樣也沒必要去責備長輩。換句話說,你們家在別人普遍都還沒享受汽車給生活帶來的交通便捷時已經提前享受了,應該也沒什麼可懊悔的。所謂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努力賺錢房子總會有的。


抽時間來看看


你好,我是一名從事房地產行業4年有餘的房產經紀人,很高興為你解答此問題。

時過境遷,回首俯瞰,誰又曾有不後悔的事情呢?我們大家來探討一下吧。

時代的變革,人們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你是否有更長元遠的眼光。

中國的經濟騰飛,讓我們見證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一步一步的提高。但又有誰預料到事情的發展型性呢?


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2020年,我們回首去看看40年前人們的追求吧。在八十在80年代我們都知道人們追求的是鳳凰牌單車,來到90年代,人們最追求的是本田摩托車,再來到2000年了,人們更追求了是汽車的發展了。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人們也逐步眼光投向了房產這個行業了。2010年國內人民生產水平也逐步恢復了,也正是房地產騰飛的十年。2010年之後房價一路平穩的發展,截止到2015年,國家又出臺了相關減稅政策,國家又推崇“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其支柱地位不可取代”使得房價一發不可收拾,一路高歌猛漲,直到現在的一線城市只破4萬,二線城市也2萬了,就像普普通通的小縣城都去到8000 ~1萬了。


在同一的起跑線上選擇遠遠大於努力。

兩個一起在深圳工作的朋友,他們都是一起入職一起工作的,工資水平也差不多。然而10年後他們的生活水平相差甚遠。在2010年他們在深圳這座城市,奮鬥終於有了人生的第1桶金。A朋友,當時他選擇在深圳每平米12,000的房價入手了套97平方的三房,當時他首付也不夠,也只能找家人啊,親戚啊,朋友啊,那邊借了錢,每個月的還款壓力都非常大,連平時聚會的話都不敢多去兩次。而朋友幣當時因為首付不夠,所以選擇沒有買房,到時候我再存兩年錢,我就夠錢,去給首付了,然而兩年之後反正漲了,還是沒有錢去給首付,心裡又想著我在工作,過幾年我錢肯定是夠給首付的,就不至於像朋友A那樣過得那麼辛苦。時間不知不覺來到2019年的朋友B終於在忍不住租房的日子了,買了一套小小的兩房60平方,他買房的錢也有,是找家人親戚朋友借的。


朋友a已經供了10年的樓了,親戚朋友的錢也還清了,現在生活也是過得非常的充裕。朋友幣才剛剛開始供樓,而且還要還親戚朋友的錢,每個月月供還是非常高的價格。生活過得十分艱難。朋友b每個月的月供跟朋友a相差4倍。朋友逼,每個月租房子住這些費用已經夠朋友a的房貸了,而且還免費幫別人供了這麼多年房子。

小結:

剛剛同樣的起跑線,同樣的工資收入水平,在10年後他們的生活質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選擇大於努力。2020年的到來,看看中國的房價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了,漲的還是會漲跌的還是會跌,國內在2019年最後兩個月數據報告顯示,跌價超過30%的均為三線以下的城市,而像深圳這些城市還出現了微漲的趨勢。

回看時間我自己也感覺,選擇房地產也有些後悔,再看看同一批朋友在15年他們選擇做電商的,在兩年前他們已經認得盆滿缽滿了,現在已經是轉型做電商培訓課程了。在這個春節時間也跟這個朋友聊了,現在做電商還可以嗎?他回答了我一句,如果能掙到錢呢,我幹嘛還轉去做培訓呢?


有點意思A


如果不是為了炒房剛需置業的沒有什麼好後悔的,我作為一個房產經紀人經歷太多的買賣,好多人都有誤解,覺得房子漲了那麼多,其實裡面存在很大的通貨膨脹,像我們這裡的高端小區湖景國際很多人說原來買來6000現在漲到了25000,但是10年前的100萬和10年後的100萬能一樣嗎。


臨海愛家房產


作為一個80後的工程人,說說你的第一個問題。

我很慶幸,自己趕上了末班車。09年準備婚房,迫於無奈買了一套70平米的頂層老方房。09年,房價正往上漲。結果可以預料到,19個月,房子淨值漲了15萬。很慶幸吧。

原因吧,上邊也說了,被逼無奈啊。結婚需要

婚房,剛需啊。

總的來說,慶幸或者是後悔,都回不到過去了。考慮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眼光吧,能否預感到一個行業的發展。未來沒法準確預估,但大方向對了,也能有收穫。


工程人在線


你們有沒有買了房,從此背上房貸,變成房奴而感到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