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親戚過去很親,但現在關係卻疏遠了,"隔代不親"是為何?

新大風歌


過去大家都種地,雖然有人大度有人小氣,但是格局觀念都差不多,而且農業化社會大家都很閒。所以走來走去聚會。

現在很多農民外出了,經歷見識差距太大。我們家兄妹三人在一個城市居住,但是我經常外出南方做工。我們兄妹三都說不到一起了。另外大家都忙了。這些年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那有時間閒扯。近年老家紅白喜事不得不回去,我都是當天回去當天回來。


農民工老了


別說“隔代不親”,沒隔代都不親了,小時候關係很不錯的,現在都長大了,工作了,娶媳婦了,嫁人了。一點都不親了,在物慾橫流的年代,親戚們也都現實的很,攀比的厲害👍,你有錢有勢,過得比他她好,他她覺得你有用,或者你用不著她他,他們敢搭理你。否則,即使你黑夜到了他們家門前,他們也不會讓你進門的。親戚有時候都不如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前年我家出事,對方有黑社會背景,我進城辦事,貪黑了,我親愛的表弟,就在現場,說晚了沒車了,他送我,我辦完事出來就變卦了,可能是我媽的親妹妹怕她兒子因為我得罪黑社會,對她兒子,她唯一的兒子不利。讓我自己騎自行車回家的,他撒了個謊說他當律師的同學找他有事兒。三十里,十月份末,五點半我騎自行車,天都黑了,七點多到家的。這是親戚嗎?這樣的親戚都不跟陌生人。我和弟弟坐車進城,弟弟抱怨我辦事墨跡,誤了車點,然後我們坐的不到村裡的車,到了離村十里的國道邊下的車,準備走回去呢?剛走幾步,一兩加長麵包車,停在我們邊上,招呼我們上車,說他順路,捎我們一段,然而到了他們村,他沒停,把我們送到了村口,給他錢不要,說做好事,積德行善。他說他認得我,認識我們村的某個人。但是我不認識他。現在這個社會,別說隔代不親,同代都不親,都是自私自利。得自己合適。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親戚親不親的都沒啥用。



香香32887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親戚基本上都在一個鎮上。每逢趕集,大姨二姨都會來姥姥村兒趕集。買了好吃的,中午在姥姥家聚會,一家人在一起熱鬧的吃個午飯,而現在大家買菜都去超市,大家在一起聚會的次數越來越少。。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去走親戚,那時候沒有電話,沒有手機,交通工具也只是自行車兒,現在交通發達了,但是通訊更發達,人們開始打電話拜年,微信拜年,不像以前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只能到家裡,不到家裡,肯定是聯繫不上的,隨著時間的流失,間面的次數越來越少,感情也越來越淡。通訊和交通的方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的同時,卻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小傷卻。真的懷念以前騎著自行車走親戚的時光。騎自行車時的天氣很冷,心卻很熱。我們相隔的距離很遠,心卻很近。而現在,我們的速度很快,心卻很遠。





海島大吳


眾所周知,走親戚是農村的一項傳統習俗,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親戚時間互相串門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一種習慣。記得小時候,最愛過年的時候走親戚了,一來可以跟親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二來可以領到不少的壓歲錢。而且,每到要走親戚的時候,心情都是無比激動的,對走親戚這件事也十分期待。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時代的變化,不少人已經越來越不想走親戚了,與親戚之間的聯繫也變得越來越少了。而且,不少人覺得親戚之間的感情也沒有之前那麼親了,有的時候找親戚辦什麼事情也比較難以開口了。所以,現如今人們走親戚也就變得越來越勉強,有的時候碰面又覺得氣氛有點尷尬,倒不如不走這個親戚。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出現瞭如此的社會現象呢?來聽聽老農是咋說的。

第一點:走親戚不再是純感情,功利心比較重

以前,親戚之間的家庭狀況都比較相當,互相來往也都是因感情因素促使。而現在,如果不是逢年過節,親戚之間可能就不會登門,假如有親戚突然之間出現在了你家門口,那可能就是有求於你。所以說,現代人走親戚也不再是純感情,而是功利心太重了。

第二點:走親戚要拿的禮越來越重,不少人已經走不起親戚

按照傳統習俗,你去親戚家,是需要帶一些禮品的,兩手空空往往會被認為沒有禮貌、不懂事。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走親戚拿的禮卻越來越重,少則一兩百,多則三四百。如果親戚比較多的話,那單單這個禮錢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在如此狀況下,不少人已經走不起親戚。

第三點:親戚之間的貧富差距也越拉越大,不在同一個階層

不少人通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辦法發家致富了,與親戚之間的經濟差距也越拉越大。一般情況下,窮親戚不願意登富家親戚的門,其一是因為自卑;其二是因為窮親戚與富親戚之間已經不在一個階層,聊天什麼的也比較尷尬,有的時候還會被看成勢利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去富人家走親戚呢?



鄉村小曹


身為80後的我,出生在農村,從很小下地看父輩們下地幹活,都是大家庭相互幫助勞作,當時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機械化程度相當低,單個家庭不足以把自個兒的承包責任田幹完,當時的機械也是大家夥兒湊錢買的,比如打麥子機,離地用的拖拉機,播種機,很多機械,當時靠單個家庭買不起,就必須形成一個大家庭,大傢伙抱團,才能將自己的田地經營好,有個好的收成,當時沒有什麼上班了,打工了沒有這個,只能靠地裡的糧食收成,養活一家人,所以當時的親戚鄰里關係處的特別的好,誰都有求到誰的時候?

到現在的大機械化到來,現在種幾畝地,一個人就全部解決了,現代化的大型機械設備,配備人員服務,把糧食都給你送到家了,甚至有些在田裡直接就把糧食帶秸稈一塊賣了,鄰里親戚之間相互,走動就少了,誰也不用相互求誰了,畢竟現在經濟化年代了,人們都以掙錢為大方向,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親戚之間走動少了,隔一輩,所以就都親不起來了,要是親戚家有點能耐,有錢或者有事,那親戚走動,就多一點,反之則少一點,親不親靠走動,不是有句俗話嗎?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現在隔輩不親,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這樣的回答能給廣大網友帶來什麼啟發,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謝謝謝謝。



流量隨手記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發現現在的親戚也變了變得冷漠攀比,我小時候爸媽有事沒事會帶我去走走親戚那怕只是去坐坐聊聊天,親戚們都也很熱情往來不計較那時候親戚來往是正常的有困難也是互相幫忙支持,那個年代是我心中對親戚這兩個字最美好的回憶。

那個年代雖然很窮但充實,現在的親戚來往非常的少,真是有點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城市無親戚,現在的人計較的太多太現實也不好相處了。



農人國平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的精力都投向了經濟與生活,也可能是你太懷舊了,感覺身邊的人都變了,農村小農意識也很強逐漸攀比,經濟差了親戚都會躲也是事實,我上學那年父親出了交通事故,姑姑們都沒有進醫院門看一眼父親,擔心我們開口借錢,後來才明白,我承認自己當時沒有償還能力,親戚也降低他們的風險,擔心以後有債務糾紛,也是嚴重避免或保持關係的方式,自己的誤區是見死不救。

其實有些事經歷了挺過去你就會看明白,什麼都要靠自己不要依賴別人,努力再努力自己就會變得刀槍不入,後來我家經濟好了,親戚朋友也有流動了,但金錢從來不來往,有些疏遠是為了走的更遠,有些疏遠不值留戀,聚財聚友,窮在深山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隴人隴事匯


主要還是現在人們的感情淡了,感情都是互相欠出來的,你幫我一下我幫你一下,以前機械化不方便,農村幹活都是靠親戚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早早幹完弄活,那家活要緊先幫那家幹,有時十天半個月都在一口鍋裡吃飯。

現在機械化方便了用人力的地方少了。親戚鄰里之間都不互相幫忙了,睡不也不用求誰了,都自己忙自己的事了,加上現在外出打工多了,有的甚至三五年都見不上面,感情也就淡了!




袁小余


從現實的生活中確實讓我體會到,現在的人群跟以前相比真的不那麼親了。我個人的看法是由於現在人的勞動強度沒有以前的大,以前不管是做什麼都得依靠雙手,但一些重活靠個人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大家互相幫忙,這樣你有難處時我幫你,我有困難時你幫我。一來二往,大家就親起來了。隨著這些年的經濟的發展,機器逐漸走進農村,許多原本手工的活被機器代替。機器勞動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機器幹活,手工被取代了,大家各做各的,不需要幫忙,幾年下來,大家就都沒有那麼親了。這也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親戚也差不多是這種狀況,雖說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無人曉。由於經濟發展快,農民日子都富裕起來,這樣感覺好象沒有什麼地方用得上親戚,反正做什麼都有專門服務的隊伍,出點錢就行。所以這樣時間一長,這親戚就更疏遠了。


返鄉創業者


這種原因是跟勞動力有關係,以前很少有機器都是人是勞動力。比如收麥子,打麥機一家人忙不過來,這時候近的堂兄弟姐妹都會幫忙。忙完這家再下一家大傢伙天天在一起幹活,當然親啦!現在有了聯合收割機收的快,大家沒必要天天在一起。地裡活少了去外面打工了只有過年時才能見一面,慢慢關係就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