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阿冒”們的由來,莆田是如何成為世界鞋都


隨著各類球鞋APP的火爆和潮流文化的興起,鞋子早已超越了它實際的意義,成為了一種時尚,一種精神。

提起潮鞋,永遠都無法繞開一個城市,那就是世界鞋都——莆田。

大多數人對莆田的印象是負面的,自己上當受騙的經歷彷彿歷歷在目,認為莆田是萬惡的假鞋之都,其實這裡面有太多的偏見。

這篇文章我就為你揭開莆田的神秘面紗:

是什麼原因使莆田成了各大品牌運動鞋的代工廠,又是什麼原因讓它和假鞋產生牽連。

且聽老司機tony娓娓道來,你準備好了嗎?

回顧歷史,“阿冒”們的由來,莆田是如何成為世界鞋都


莆田製鞋已歷史悠久,歷經百年風雨洗禮。

早在清朝光緒年間,莆田縣大路街就已有鞋鋪林立。

民國初期,大路街成了鞋鋪的集中地,三十多家鞋鋪在這裡聚集。

其中創於光緒年間的“彩成”鞋最為出名。

用現在的廣告來描述就是:彩成鞋鋪,高端鞋業領導者,銷量遙遙領先

回顧歷史,“阿冒”們的由來,莆田是如何成為世界鞋都


民國時期大路街鞋鋪老闆在福州鼓山合影留念

彩成鞋的接班人鄭成祖,不但繼承了父親的傳統手藝,還結合了現代工藝加以改良。

鞋底採用了進口的橡膠底,內底是上等的駱駝皮,布料是蘇州產的棉麻料,這種配置在當時相當fashion。

這個偉大的創新,絲毫不亞於現在yeezy的boost科技,而100多年前的橡膠底,讓VANS在它面前充其量只能算個弟弟。

“鞋王”鄭成祖及家人留影

可惜命運無常,造化弄人。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毫無人性地在沿海地區投放瘟疫彈,導致成千上萬的中國同胞細菌感染而亡,莆田也未曾倖免,39歲的鄭成祖與兩個弟弟也毒發身亡。

一代“鞋王”就此隕命。其妻劉嚇德守寡攜兒承其家業,一直苦苦堅守到解放來臨。

1956年,全國開展公私合營運動,原彩成鞋店店面充公,劉嚇德也從鞋王遺孀變成了鞋廠普工。

之後,劉嚇德被冠上資本家身份,被鞋廠除名,後以私制布鞋維持生計。

曾經的莆田鞋革廠廠址

1972年,由於塑料涼鞋上市,手工布鞋受到衝擊,鞋革廠瀕臨倒閉。

這時候又出現了個牛X人物,老一代的鞋匠郭榮,在他的力挽狂瀾下,鞋廠效益突飛猛進,一路高歌。

1976年,鞋廠成功試製麻底爬山鞋,拿下了國外20萬雙訂單。1978組織生產粘膠鞋,成了全國第一家粘膠鞋出口廠。

注塑工藝鞋、高檔功夫鞋、皮面包子鞋……郭榮不斷革故鼎新。

那時的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媲美現在的耐克、阿迪。反觀現在的一些國產品牌,動不動就抄襲國外的設計,簡直讓老祖宗的顏面掃地。

1988年郭榮鞋廠的職工經濟收入已經達到人均

1570元,完爆現在外表光鮮欠著一堆花唄的白領。

那時的莆田鞋從業人數以達到了10W

當時生產的布鞋

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莆田鞋業蓬勃向上,內外需求強勁,鞋業迅速在莆田經濟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1983年建市後被全國譽為“鞋城”,吸引著臺、港、澳地區及歐美商人投資辦鞋廠。

1987年,莆田鞋革廠引進八條運動鞋生產線,生產“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名牌運動鞋。

嗯,請不要再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莆田,畢竟30年前,它生產的全是正品。

而且改革開放初期就吸引了這麼多大牌入住,這是何等的風光,現在的小年輕完全不能理解。

安福電商城,每年賣出的鞋子可以繞地球10圈。

那莆田又是怎麼走上fake這條道路的呢?

因為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那場危機tony到現在都不能忘記。它重創了以代工為主的莆田鞋業。

莆田部分鞋企倒閉,老闆跑路,不知道後來溫州皮革廠的老闆“王八蛋黃鶴”是不是借鑑了這裡。

工人討薪不成與供應商瓜分了鞋廠的機器、材料。技術在手、機器也有,那還不整點咋地?

於是,下崗的鞋廠工人不謀而合地打起仿製名牌的主意。鞋廠倒閉,家庭作坊起了,仿冒鞋悄悄地在莆田落地生根,還催生了一群以賣仿冒鞋為生的人,江湖人稱“阿冒”。

市面上99%的fake從這裡流向世界各地。

以安福電商城為中心,這裡有幾千家鞋廠日夜不停地造鞋,上萬家門店成為中轉站,數十萬大軍開網店、做微商,一個晚上的交易額就能輕鬆破億。

現在你明白了吧,為什麼假鞋通通出自莆田,而不是其他地方。

只因歷史的淵源為它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